关灯
护眼

59 番外 – 郭子仪篇

    番外 –郭子仪篇

    我有八个孩子,七个男孩儿,一个女孩儿。

    她是最大的一个,却也是最小的一个。说她大,因为她是我的妹妹,说她小,因为她最教我操心。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我们一起生活的前二十年里她叫清河,后来,她叫珍珠。我看她两次走过青涩的少女时代,不,应该说,她一直是那么得小,一直,没来得及长大。

    我十四岁的时候,父母陨于一场空难,留给我的,是若大的郭氏,还有,七岁的她。

    我是幸运的人,郭氏的元老辅佐我,天堂里的双亲辟佑我,还有她,我的妹妹,她用稚嫩的双手抹去我流下的每一滴汗。

    二十岁时我毕业,拿了三个学位,此外,我在跆拳道、剑道、射击界小有名气。时间对于我来说实在是一件奢侈的东西,我一直,努力地在平衡,在探寻分配它的方法。我学商,因为我要继承祖业,我学理,因为我无时无刻在算计于被算计,我习武,因为我有个柔弱的妹妹,我要保护她。

    我曾,叫嚣怒吼着要砸碎急诊室,身边,是高烧不退的她。

    我曾,穿着高中制服去参加她的家长会,手里,是她乏善可陈的成绩单。

    我曾,无数次扔下盛妆约会的美女,只因,电波中的她说,哥哥,书房的灯又不亮了耶。。。好象打雷了,清河有点怕。。。

    我曾,踢走无数个幻想做护花使者的站岗男生,然后,点着她的鼻子说,高中毕业之前不许交男朋友。

    我曾。。。

    太多的我曾,二十年,我看她从吮奶的婴儿,到丫丫学语的幼儿,从人见人爱的小女孩,到亭亭玉立的少女。

    她终于有些长大了,原本,过了那个暑假,她该走进象牙塔,然后,四年,毕业,谈恋爱。。。

    是我,让她跌进了千年之前的历史长河。

    前世的我,是大唐历史上叱咤风云的郭子仪,而前世的她,却无只字片语留于青史。我不知该如何带她回去,只知道,无论是古还是今,是前世还是今生,她,比我生命更重要。

    再过两个月,小丫头又该过生日了哟,十八岁,该送她件什么礼物庆祝她长大成人了呢。。。送她个丈夫。。。呜,有创意!

    “子仪,有何可喜之事?不如说来听听?”

    面前的两人对我千变万化的神态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开口的是沉不住气的老婆大人,旁边那个笑得象狐狸般的人姓李名俶。

    李俶,大唐广平郡王,照史书上记载,公元七六一年即位,是为唐代宗,大唐的第八位皇帝。

    他喜欢我妹妹,求亲三次。

    第一次,他只说想收了我妹妹,我郭子仪的妹妹怎可能做人妾室,我笑着婉拒,心里想的却是——去死!

    第二次,他又开了口,诚意说要娶她为正妃,我才考虑一下,隔日他居然大闹郭府。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嘛,不就是我那亲亲小妹收了个爱慕者的镯子么,做大哥的又请另一位爱慕者小住一夜。这就打翻了醋缸,那你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又怎么说呢?

    第三次,就更不用提了,居然把我妹妹拐到雪山脚下去,还大放撅词说什么杀光我郭家九族——OUT!

    此刻,这位被我OUT过无数次的男人,正撇了浮油,一口一口地喂膝上的小娃儿喝鲜鱼汤,那个,是我的儿子——郭暧,也是,未来的驸马爷。

    “小郭暧,明年春天就住到京城来,做我李家的女婿好不好?”李姓狐狸哄的是小孩,眸底灼灼却是瞟了我,呵呵,终于还是开了口了呀。

    “原来崔妃有喜脉了呀,那真要恭喜殿下了。”我皮笑肉不笑,老婆大人立刻识趣抱娃走人。

    自吐谷浑平定后,这一两年李俶经常来。他在凉州本有个极为隐秘的情报网络,营生敛财,韬养亲信,密探宫帏朝堂,甚至,除去一些本无可奈何之人。

    她去的那年三月,李俶自吐谷浑回京,临行诺诺郭家之仇必百倍报之。十日后,丞相李林甫无疾暴毙,突厥降将葛腊哆供认其与阿波达干约为父子,多年暗地支持吐谷浑巨商阿布思,密谋叛唐。条条铁证,既有两人往来密信为凭,更有朝堂重臣联手弹劾,宰相陈希烈、李之女婿谏议大夫杨齐宣从旁作证。玄宗皇帝制削其官爵,子孙有官者除名,流岭南及黔中,并劈其棺椁,挖取口内珠玉,剥下金紫朝服,另以庶人之仪埋葬。

    四月,李俶返抵灵州祭拜,形容瘦削,憔悴之极,我与他握手言和,此后,凉州情报网络转来灵州,我二人契资人脉联手。

    五月,我进京受封,官拜朔方节度使,领单于都护府,夏、盐等六州,定远、丰安二军,西、东、中三受降城。李光弼明升暗降,为朔方节度副使,居我之下。六月,仆固怀恩升左领军大将军,兼朔方团练。长孙全绪为左羽林大将军,奉调入京,统领长安羽林禁军。

    十月,李俶撮合,敦煌王李承寀与回纥固伦公主那燕定下鸳盟,因公主母薨,则约两年之后纳彩亲迎。

    十二月,李俶纳丞相杨国忠侄女崔氏为孺人,礼仪甚隆。(注:唐制,孺人为亲王妾,二人,视正五品,媵十人,视从六品。)

    次年二月,传崔氏有喜,李杨两家亲近非常,李俶荐陈玄礼为右羽林大将军,崔光远为京兆尹,杨国忠默许,三月,李俶亲请神医独孤藐为崔氏诊脉安胎,岂料神医诊其乃状似有孕,实则身有病疾,李大失所望下请神医留方,未出三月,崔氏痊愈。

    凡此种种,我坐壁上观,默判于心,今时今日,李俶,今非昔比。

    若是我不傻,不痴,该。。。

    “崔氏乃孺人,并非我妻子,称不得崔妃的。”他挑眉,招手唤若鸿同坐,我开始头疼,什么事有我那位粗神经的老婆参与并非好兆。

    果不其然,他闲闲开口,若鸿惊叫跳起。

    “子仪,该把珍珠还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