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二章、给我一点时间

    “我好多了。高明,你还是坐到对面吧。”易楚楚轻轻地说。高明想了想,觉得下面的内容涉及欧之洋,两个人还坐得那么亲密确实有些不合时宜,就说了声“好”,又坐了回去。

    “结识欧之洋,缘于省电力系统与省城晚报组织的一次‘手拉手’爱心活动。当时,从全省各地的中小学中推荐挑选了100个生活困难、濒临失学的孩子,把照片和简介登在报纸上,省电的干部自愿选择帮扶对象,结成对子。当时,欧之洋是省电干部储备库的后备干部,知道我的境遇后,他决定一直资助到我大学毕业。”

    楚楚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从此,我每个月都会收到他打到我存折上的钱,这些钱,不算多,但足够我平时的生活,如果有突然需要用钱的地方,只要跟他打个电话,他都会第一时间给我汇过来,甚至都不问原因。而我,也从来不乱花不乱要,因为,我知道,我还能坐在课堂上,我还能一天天地长大,都来之不易。有四五年的时间,我们并没有见过面,但我每隔一段时间会给他写封信,汇报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而他,偶而也会回个信打个电话,嘱咐我要好好学习。”

    她说得平静自然,高明听得入神仔细。其间竟还有这样的曲折经历,是他没有料到的。

    “在我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前几天,一个周六上午,我正在教室里专心复习。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会风尘仆仆地出现在教室门口。那时,他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却已经做到省电生技部的部长,这次下基层检查工作,他特意抽空来看看我。”

    “他的笑容犹如一道闪电,瞬间划过我的心扉。”易楚楚的脸上重新焕发出光辉。忽然,她意识到什么,抬起眼睛看看高明,见高明正一眼不眨地盯着自己,她有点慌乱:“高明对不起,我必须坦承这些事实。”

    高明的心里酸溜溜地,但是听了楚楚的话,他点点头,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神:“没关系,你继续说。”

    “那天他请我在县城一家酒店吃饭。我们聊了很多。他说,你的手指这么修长,不拉小提琴或都弹钢琴,就太可惜了。他当时不经意地说了这一句话,我却牢牢地记住了。以后的日子里,只要一想到他那样温暖的笑容,我就会注入无穷的动力。我下定决心要考上省城的大学。”

    “那次看过我后,他给我打电话写信频繁了一点,每个寒暑假,还会不由分说地额外给我一笔钱,他说让我出去旅游,见见外面的世界。不过,这笔钱我没有动过一分。旅游,对我来说,是太奢侈的享受,我无权浪费。”

    “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这个城市的一所大学,国际商务系。可能因为爸爸的遗传,我很有音乐天赋,学校唱歌比赛,我是亚军呢。”说到这儿,易楚楚露出了一丝笑容:“这个时候,我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学习小提琴,为他。那笔旅游的钱,以及做家教得到的报酬,被我用做学费了。除了学校课程的学习,我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刻苦练习小提琴上了。虽然有些晚,但是我的悟性高,而且又是那么渴望把它学好。”

    “大三那年,在当届毕业生的欢送晚会上,我表演了一首独奏曲:《梁祝》。这个曲子花了我三个月的时间来练习,就是为了邀请他来听我的演奏。其实现在来看,我那时拉得一点也不好,但那一晚,他的震惊和喜悦,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不知道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或许只是对他这么多年的关心帮助,一种回报的方式吧。他坚持让我师从省艺术学院的孟教授,并且一次付清一年的上课费用。我的琴艺突飞猛进。”

    “歇一会儿吧。来,喝口水。”高明又招来服务员,叫了一壶水果茶。清甜的茶水滋润了易楚楚的嗓子:“我已经很久没有一下子说这么多话了!”

    “我也很久没有听这么多话了!”高明说。这时,他的手机响了一下,一看是个很有趣的短信,他就读给易楚楚听,逗得两个人都笑起来。易楚楚却笑得有点勉强苦涩。

    “应该说欧之洋有一个幸福的家。他太太是市地税局的中层干部,但是身体不太好,前两年病退回家了。我没有见过她,只看过一张钱包里的照片,一家三口的照片。他的儿子也才上大学。我只了解这么多。他是个事业型的男人,把工作做得风声水起,对家庭,却很少提及。自从看过那场演出后,我感觉到他对我的态度有很大不同。他常常让我和他一起吃饭。他说,哪怕是和我坐在茶座里下下棋,看看书,他都会觉得轻松快乐。”

    易楚楚一只手托着腮帮,眼神又变得迷离:“其实那时候,我正经历着我的初恋。他是我们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小许,一个很优秀的男生。”她的眼前浮现出许天舒神采奕奕、自信满满的样子:“可能因为太出色了,他有些傲气,但我是个与世无争的人,所以我们倒也相处得挺好。那是一段快乐时光,我也以为从此找到了可以依靠的人。直到那晚欧之洋来看我的首次小提琴演出后,做东请我和小许吃夜宵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