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卷 并州风云,征战塞外 第五十六章 战后余音

    入营以后,陆风便问隆滴道:“先生本是汉人,为何要作匈奴人的军师呀?”

    隆滴道:“大人初到并州,不知大人可曾听说过前任并州别驾丛思之名?”

    隆滴说完,陆风摇了摇头,并目视左右,询问贾诩沮授等人。

    只见沮授起身问道:“可是丛思,丛九渊?”

    隆滴道:“正是!”

    “原来先生竟没有死。”沮授惊讶的说。

    “虽生犹死。”隆滴无奈的说道。

    “那,断愁谷旁之军营,可是先生所立?”沮授问道。

    “不错,正是在下当年所立。”隆滴答道。

    沮授想了想,说道:“先生大才,沮授不如。不过,先生为何要助纣为虐,助匈奴人凌犯我大汉子民呢?”

    隆滴道:“我虽曾为大汉官吏,因没有贿赂宦官而获罪,而我的家人,却全都被大汉腐败的朝廷虐杀了。蒙匈奴左贤王眷顾,我侥幸得生。我既然还活着,为什么就不能回报一下大汉的朝廷?”

    隆滴说完,陆风便道:“大汉朝政腐败,宦官专权,此事人所共知。先生和大汉朝廷之间的恩怨,没有必要转嫁在大汉的百姓身上啊?难道先生曾经不是大汉子民吗?”

    隆滴道:“大汉之子民,亦是愚昧无知之人,一旦为人所构陷,竟群起而诋毁,谁又能分辨是非曲直?而朝廷如此之腐败,竟还想做一方顺民,此诚愚昧至极,故此,吾又何须怜悯之?”

    见隆滴竟说出如此无理之言,沮授便道:“先生数年前的冤案,授也有所耳闻。虽先生含冤不平,然先生毕竟是大汉臣子,既为臣子,就应该恪守君臣之道,先生怎么能背主投敌呢?况且,先生竟帮助异族人凌辱自己的同胞,敢问先生良心何在?”

    隆滴道:“良心之存,在于天理,而今天理都不在了,还要良心作甚?”

    隆滴一语既出,满座皆惊。

    沉默了半晌,陆风说道:“不管怎么样,先生毕竟是汉人啊。先生助匈奴人欺凌汉人,这是不顾民族大义;又襄助外邦对抗大汉朝廷,这是置国家大义于不顾;不仅如此,你还违背忠义之道,竟然背主求荣,丝毫不念君臣之义。有此三不义,你还有何面目苟且于人世?”

    隆滴道:“陆大人辩才了得,我早有耳闻。然陆大人若处在在下之境地又当如何?我虽是汉人,却蒙左贤王再生之恩,故此,我便要为左贤王效犬马之劳。而大汉朝廷,昏君灵帝,对我并无恩德,我又为何要顾念君臣之义?况且,我还有功于朝廷,先前并州若是没有我丛某,早就成匈奴人的牧马场了。而灵帝居然不分是非黑白,自毁长城,我难道就应该引颈就戮吗?”

    听了隆滴的一番话,众人又都无奈了。

    而旋即,隆滴又道:“天地不仁,以百姓为猪狗;朝廷不仁,便以大臣为猪狗。而今朝廷不仁不义,我又何须逆来顺受,做千古冤臣?李陵夷族,因其降于匈奴;而我抵抗匈奴数载,非但没有尺寸之功,竟也遭逢夷族之祸。难道,这世上还有天理吗?我还要恪守那腐朽愚昧的道德伦常吗?”

    隆滴的一番话说完,众人深感震惊,连陆风都不得不承认:这隆滴可真是三国时的一个愤青啊。

    良久,陆风叹了口气说道:“先生之遭遇,我等都深表同情,然先生实不该助匈奴人欺辱汉人啊。所以,先生实不该因为家仇而不顾民族大义啊。”

    隆滴道:“世上之事,唯强者存之。并且,如今我隆滴并非丛思,再不是大汉官吏,大汉子民,而是匈奴左贤王的军师。今日战败被俘,唯死而已,又何须多言?”

    陆风道:“先生料事如神,真奇才呀,只是可惜先生早生了几年,又或者是陆风晚生了几年吧。先生如今一去,不知有何言语留于陆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