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六章 迎面吹来一串风

    苏络终于明白这场大火为什么会烧得这么轰轰烈烈,不过这玩意在几百年后是资源紧缺、行情暴涨,在现在能做什么?

    看苏络捧着油罐子发呆,镇代表连忙过来介绍,“这是石油。”

    苏络七分隐忍三分掩饰地翻了个白眼,“我知道。”

    “除了不能吃,用处大着呢。”镇代表生怕苏络反悔,连忙回头招呼众镇民并肩子上。

    镇民兄弟自然不能给自己丢份,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能点油灯。”

    “能当蜡烛。”

    “火把。”

    苏络一摆手,“这三个都归于照明类,还有没有别的?”

    “润车轴。”

    “润门页。”

    苏络再次抬手,“明白,润滑剂。”

    “当柴火。”

    “做饭。”

    “炒菜。”

    “蒸地瓜……”

    苏络觉得自己如果不制止的话,这些人能说出千八百个菜名来以证明石油做为“火源”的用途。这些人太狡猾了,一说一大串,听着挺多,都是没用的。而且有点浪费,如果几百年后有人把原油当柴火用,肯定是老美第一个打击的目标,理由:浪费自然资源者可耻,第二个理由是要烧也得我来烧,看你烧我眼气。

    周崇文倒不怕苏络后悔,因为米已经发没了,并且已经吃了不少,他过来只是想安慰她一下,所以他感叹了一句:“用处真是不少啊。”

    苏络无语兼认命,为啥人家穿越就有百度大叔不离左右,自己穿越就脑子空空眼前发黑呢?不管怎么说,油就油吧,先运回去再说,保不齐哪天她遭了雷劈脑子开窍,就能提取汽油塑料,发明汽车航母了。再不济,她回去卖石油蜡烛还不行吗?

    废话少说,苏络马上组织镇里的壮汉运油装车,因为镇上被烧得很严重,好不容易才用从废墟中翻出的锅瓦瓢盆装了近十车石油,不用算,肯定赔本了。好在镇代表们并不奸诈,承诺只要他们重建工作做好,一定还有后报。

    苏络心里这才平衡了点,选了十个精明强干的当车夫,马鞭一甩,离开了桃源镇。全镇老少无不起立欢送,眼含热泪高喊“雷锋慢走~”。

    周崇文不知怎地显得有些沉重,苏络知道他还是担心镇上的情况,长叹一口气,像同情,更像解脱。那样的状况任谁看了也不会无动于衷,但他们已经做了应该做的,本钱都要亏没了。

    薛胖子凑过来,显然他的心胸宽广得多,只担心自己的建材能不能卖出去,问苏络什么时候再来,两人搭个伴。

    苏络说你先帮我把这批油弄出手,薛胖子十分为难,看来这东西就算做为火源,在城里也不是什么紧俏商品。

    这买卖算是赔到家了,苏络不禁感叹自己没有经商的天赋,周崇文感怀了一会,终于跳出了哀伤的情绪,感叹道:“每逢灾年,都有一大批难民出外逃荒,流散于各地,以大明版图之大,像桃源镇这样的地方不知要有多少。”

    薛胖子坐在车夫的位置哼着小曲,听了周崇文的感慨附和一句,“没错啊,这样的地方太多了,朝庭也管不过来。”

    苏络也跟着感叹,“说到底还是百姓太依赖于土地,而大部分土地所有权又掌握皇亲地主手中,农民辛苦一年,所得仅够糊口,到了灾年自然就无余粮可吃,总得什么时候推dao封建主义大山,农民兄弟才算见着曙光。”

    “什么山?”周厮问得仔细,“在哪个地界?”

    看来他想去推一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