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94章 难猜的沈墨

    沈墨、何佩君以及一众以孙教授为首的科研人员齐聚燕京,这已经是今年的第三次的奔波了,只是为了确定“地源热泵”的科研成果以及《地源热泵技术施工标准》的确定,虽然沈墨和孙教授等人的出发点不一样,但是都很重视成果的被论证和被认可,这将是填补国内涉及商业生产以及民生住宅的能源类运用的一大空白和重大突破。

    中国能源部还是非常认可孙教授等人的科研成果的,尤其是在对相关核心实验成果进行反复论证后,一致认为科可以作为《中国地源热泵技术施工标准》,只是在是否可以运用到普通民生住宅建筑基础中的讨论中,能源部也惯例性的转交到住建部门,住建部负责人宋成海宋部长提出:没有实际落地项目,是否可以在民生住宅建筑中运用,有待进一步论证,建议暂缓。这已经是赤裸裸的倾向性行业袒护,因为谁都知道宋家想要执地产行业之牛耳之心,”地源热泵“项目通俗的来讲就是整体性的空调,不光光是温度的调节,还有湿度和新风,这跟宋家的”科技住宅“营销模式是一致的,但是又是超越的,宋家没想到沈墨的”地源热泵“这么快就有了成果,按照之前他们的消息来源,要到年底才能落地,宋家缺的是时间,必须将自己的第一代”科技住宅“完全的消化掉,之后就无所谓什么升级版”科技住宅“了,你的产品再好,大部分已经买房的人是没办法在10年内那么随意的就更换房屋的,况且沈默的科技住宅造价不低,即便是有实力的买房人,也会有所犹豫。那么到时候宋家想办法再次拿下沈墨的成果也是可行的,他们从来没有在乎过一个没有背景的小家伙能翻起多大的风浪。

    只是这一次,沈墨很聪明,协同了不少在国内这一领域的重量级高校以及教授,那就不是资本能随便倾轧的了,宋成海虽然暂时用阳谋将其搁置了,但是他很清楚,能源部不见得会听住建部的意见,原本也只是惯例性的询问,现在出现这么一个尴尬的局面,那么背后的人肯定要出手了。

    这一趟就是孙教授打算舌战住建部,力求将研究成果落地的主要目的,不过这一次他们罕见的没有去跟住建部在会议室来回扯皮,直接去了中央秘书处,而黑君这个一直不怎么起眼的秘书处秘书长终于露出了他的真面容。

    既然宋成海代表的住建部提出了看起来非常合理的意见,这种阳谋只能正面化解,而化解的办法就是黑秘书长的阳谋。

    经过多方意见汇总,以及中央秘书处的审核意见,同意《地缘热泵项目》由沈墨的”华夏资本“全资赞助,直接在金陵博物馆改造期间进行全程的施工以及实验,所有的施工参数及技术都将直接呈交到中央秘书处,如果效果显著,将最终的报告将上达天听。

    金陵博物馆馆长徐惠朗在收到通知的时候也是有些懵的,原本他为了金陵博物馆升级改造的事情已经跑了快一年了,一直被卡着,突然收到同意升级改造的通知,并且还有资方资助改造整体室内环境系统的时候,感觉幸福来的好突然,他不知道的时,这个同意书一直被压着,就是在等沈墨的”华夏资本“。

    没有人知道华夏资本是怎么回事,但是既然是中央秘书处的意见书,那么就不可能有问题,至于中央秘书处给出的3个月的施工期,沈墨以及孙教授等人虽然赶到有些压力,但是现在机会来了,那么不得不全力以付,而由朱斌带领的一行19人,按照沈墨的要求,必须保证工地现场不容有失,并且希望朱斌可以再次联系合适的战友前来支援,这个项目工地对于沈默来说,不亚于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战役,所有安保人员3个月的奖金设置为20万每个人,朱斌也从这样的奖金金额里看出来事情的重要性,金陵博物馆本身的安保就很强大,加上朱斌一行的补充,就基本上万无一失,而孙教授以及何佩如、曾爱玲等人直接入驻金陵博物馆宿舍,三个月不出。

    莫大军几乎寸步不离沈墨,他很清楚沈墨这次是发狠了。

    至于沈亚男为首的网络团队,已经搭建了网络直播专用贴,除了铺天盖地的”地源热泵“的科技住宅优点展示,也将通过图文结合少量的视频直播”金陵博物馆“环境系统升级改造的全过程。至于《知乎者也》上更是各种关于”地源热泵“的问答,一时间大量的计划买房的人都选择了观望,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房子,冬暖夏凉,不用额外买空调、新风,那也是很好的选择,至于这样的房子价格如何,暂时也不关心,到时候实在太贵,大不了不买呗,但是暂时的观望是可以的,而且这种直播的形式还是蛮有意义的,甚至为了增加直播的趣味性,沈亚男通过与徐惠朗院长的协商,将不定期的展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介绍,同时开展多样的有奖竞答环境,奖金更是高的离谱,每一个有奖竞答,都会随机抽取10名答对者奖励1万元现金,以及未来购买”恒温恒湿恒氧“住宅的10万元优惠的奖励。

    宋家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一方面大面积的出街广告,按照既定的营销策略,不停的在已开售的项目上逼定原先的意向客户,并且以所见即所得的样板房展示让意向客户口碑相传;另一方面同样在网络上予以反击,甚至罗列的”地源热泵“五宗罪,其中以”这样的科技住宅售价必定高的离谱“;”这种整体性空调系统极具病菌传染性“;”这种高成本设施一旦出现故障,维修成本及周期将成为小区业主的灭顶之灾“三项尤为有说服力。

    沈墨在得到相关汇报以后,笑了,他就在等这一刻,既然开战,又是网络,两世为人,要是输了那就真的白活了。一边让沈亚男将孙教授等著名高校以及著名学者的研究报告公之于众,因为沈墨明白,网络还是要讲究公信力的,单纯的对骂只能是两败俱伤。另一方面,他打电话给鲫鱼:“该你出场了,准备了那么久,赶紧迎接你的高光时刻吧。”

    鲫鱼很兴奋,一年前,沈默就在让他整理相关资料,将来有一场重要的战役需要他站到前台,他也以为沈墨只是在开玩笑,但是需要整理的资料都是他们专业有关的东西,他本身就感兴趣,自然也就很用心。

    鲫鱼以金陵师大专业学科的名义正式开始发布准备已久的网络文章:

    “论所谓新风就是垃圾——一个专业学者的揭露”

    “震惊!你还在为科技住宅交智商税吗?——净水器材料揭秘。”

    “地暖成本大披露,你就知道它有多黑心。”

    “所谓的新风就是一个价值150元的风扇与离心粒子的组装器。”

    “吐血披露:新风不能摇,因为它会散架。”

    “论国际净水器的发展史,我们现在用的只是人家的淘汰品。”

    ................................................

    鲫鱼按照沈墨的叮嘱,大量运用了后世惯用的吸引眼球的发布方式,但是所有的读者点进去看都会发现,内容都是干货,从理论依据到数据,从国际相关产业发展史到国内所谓的初代产品,甚至这类产品的最初实验数据,材料选择,成本造价以及生产工厂的地址都写的非常清楚,每篇文章最后都指明了相关实验最初的团队核心人员的单位以及职务,申明如有作假,欢迎起诉,不服公开产品生产线供民众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