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章:少年作家

    深水埗在香江来说算是穷人扎堆的地方,人口也相对比较密集。很多家庭一家五六口都挤在一间不足四十平的房子里,不得不把锅碗瓢盆什么的摆在外面,房间里面是没办法生火做饭的。人口密集又相对贫穷,治安就好不到哪里去了。一般住在里面的家庭如果有钱了的话,第一时间要做的事就是从这里搬出去,老宅或租或卖。李学初的房东就是这种情况。

    李学初住的这里倒是相对要好得多,算是里面还算体面的住处。这样的地方要找起来也相对容易些。

    徐飞没花太多时间就找到了地址,敲了敲房门。没等多久,门开了,开门的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

    “请问找谁?”少年开口问道,用的是普通话。徐飞在心里把他的年龄又降了两岁,还在变声期,十三四岁吧,长得倒挺高。口音不像台湾人,应该是来香江的大陆知识分子家庭吧。

    “打搅了,请问李学初先生在吗?”徐飞尽量降低语速问道,普通话他会听写但不会说。

    “我就是,请问您是?”李学初听懂了,毕竟还是恶补了一个月香江话。

    这下徐飞呆住了,他原先虽然也认为作者是新手,但感觉应该是个起码二十出头的样子,没想到碰到个未成年的。

    “李先生你好,我是明报的责任编辑徐飞。”徐飞亮了亮自己的证件,“我们能谈一下吗?”

    毕竟是见多识广的编辑,虽然有点出乎意料但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年少成名的作家其实也不少了,何况还只是未出道的。

    “你好徐先生,请进来谈吧。”李学初将徐飞让进屋里。

    介绍完了,两人开始交谈。几句话下来颇为麻烦,一个不会说普通话好歹能听得懂,另一个香江话才学一个月不到,熟悉的香江话仅限一些日常交流用语和脏话(不管什么方言,貌似脏话是最先学会的)。知道。。。

    “canyouspeakenglish?”说得有些不耐烦的李学初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sure.”徐飞更惊讶了,80年的内地,会外语的人算起来也不算很少,但都是学俄语的居多,会英语的确实不太多。

    结果,两个黄皮肤的中国人愣是各自操着一口中国校园英语和粤式英语交谈了。谈话方式虽然蛋疼,好歹能顺利交流了。李学初暗下决心,一定要在三个月内学好香江话。

    “李先生是内地人吧,是什么时候到香江的?”徐飞问道。

    “前两天才刚领到居民身份证呢,来了大概一个月了。”

    “李先生看着真年轻啊。”

    “呵呵,今年十六了。”李学初知道他想问的是什么,“声音有时候会让人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