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9章:文战赋:为学之人,会友以文。

    范进回到广学客栈的时候,胡小芸还在给范进祈祷,突然听到房门声响了,从床上爬了起来,轻声问道:“谁?”

    “是我,芸姐。”

    范进的声音让胡小芸一懵,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范进?”

    胡小芸半信半疑的打开门,随后就看到范进一脸傻笑的站在门口。

    “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范进看着胡小芸,咧着嘴笑着说道。

    胡小芸摸了摸范进的肩膀,喃喃自语道:“居然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芸姐,我们进去说。”

    范进拉着胡小芸进了丁字七号房。

    进了房间后,胡小芸看着范进,皱着眉头问道:“到底怎么回事,你不是去参加县试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这才过了一个时辰。”

    辰时开始考试,现如今才是巳时,范进却已经回来了,实在是让人有些不敢相信,范进这一个时辰到底做了什么。

    范进看着胡小芸满脸疑惑的模样说道:“嘿嘿,放心吧,芸姐,我都答题交卷完毕了。”

    “请圣言是不允许更改的,所以写完了我就交卷了。”

    胡小芸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也知道科举的严格和苦难,看着范进担忧的说道:“你答得这么快,岂不是容易出错,而且不能涂改,应该在脑子里多过几遍再行落笔的。”

    “芸姐,放心吧,我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我不是说了要教你识字的吗,就从今天开始,我们先从认识字开始。”

    二月初六到二月初八这三天时间,范进买了套文房四宝,给胡小芸认字,练字用。

    从拼音到偏旁部首,来对照着去讲解。

    胡小芸学的不算快,但是也不算慢,基本上一些常用字都已经会读会写。

    这三天间,也有学子来拜访范进,想要和范进探讨第三场考试律赋和试帖诗的问题。

    之所以来找范进,就是因为范进第一个交卷之后,张知县和其余两位考官当场就给范进批阅试卷,最后的结果就是全对,并且让每个交卷的学子都瞻仰了下范进的试卷笔迹。

    范进也不好推脱,毕竟大家都是同县学子,日后说不定也有个照应。

    范进受邀和这些学子在客栈一楼边吃边聊了会,将自己脑海中的一些见解告诉了他们。

    有着华夏五千年历史传承的范进,在一番简单明了的总结讲解后,让众多广学客栈的学子受益匪浅。

    初八晚上,诸位学子做东,请范进在客栈吃了顿好吃的,也算是众多学子的聚餐。

    因为这场律赋和试帖诗,注定要刷下不少人。

    第二天一早,众多学子迎着还没升起的朝阳,意气风发的朝着文院走去。

    当所有考生学子到达了考场后,发现今天杨礼安也在场,纷纷不由得紧张起来。

    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所有人都看到律赋和试帖诗的题目后,都一阵头皮发麻。

    律赋:文战赋,以【士之角文,当如战敌】为韵。

    五言六韵试帖诗:以“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器为韵脚,不超过400字。

    这两道题目直接给范进看傻了,在场所有的考生全部倒吸一口凉气,这也太难了吧!

    范进发誓,要是自己有一天能够上书皇帝,一定要取消科举这么严格的制度,律在工整,辞藻华丽的同时,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应试品。

    少有传世佳作,就是这个原因。

    “答题开始!”

    在张知县的下令声中,所有考生开始答题。

    然而答题时间开始了,但是下笔的手却是不知道如何落笔。

    好在这次除了试卷,还发了不少宣纸可以用来打草稿,写试篇。

    要是草稿纸都没有,全靠脑子里记忆的话,那就是妥妥的七步诗难度。

    毕竟律赋和试帖诗的讲究实在是太多了。

    律赋讲究音韵谐和,对偶工整,于音律,押韵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而且还要贴合命题,在九灵大陆这么多年的发展中,传世的律赋少之又少。

    至于试帖诗同样如此,做出来的诗词倒是多,但是传世的却寥寥无几。

    范进决定先写律赋,命宫中的五爪金龙开始慢慢的吸收着范进身体里的才气,当范进的才气被吸收的一干二净后。

    五爪金龙开始吐气成云,化作一个个字体,出现在范进的脑海中。

    范进的脑海中浮现的律赋是曾经华夏历史上唐朝一位名为林滋的科举学子所作的律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