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21章 吃饭问题?保暖问题?

    凌振和汤隆对生产线的概念都不陌生。

    种家的作坊里,就有一条非常粗糙的水泥生产线。

    几乎只需要几个人守着看火候,持续装料,就能从出料口获得源源不绝的水泥。

    凌振和汤隆看到生产线之后,受到了很大触动。

    他们还参与到生产线的改良之中,帮种彦谋对生产线的几个节点进行了改造,大大提高了效率。

    种彦谋在这些方面并不如凌振和汤隆的经验丰富。

    他们更加理解这个年代的工人的知识结构,和操作习惯,改造起来得心应手。

    现在凌振和汤隆都具备了一定的理化基础,种彦谋觉得可以让他们上手一些简单的生产线设计了。

    “用盐酸加压水解面筋,再脱色、浓缩之后,得到一种叫做谷氨酸的物质,将它与氢氧化钠反应,浓缩结晶,就会得到谷氨酸钠。”

    种彦谋作为农学院的学生,在食品化学上花的精力不少。

    如果早知道会穿越,他宁肯在这个学科上花更多的精力。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黑板上写出化学式。

    经过十多天的学习,凌振和汤隆都已经能够毫无困难地看懂化学式了。

    看到种彦谋写的化学式,他们虽然对谷氨酸这玩意是个什么东西,依然一知半解,但是对于其中的化学反应,倒是清楚了。

    凌振问道:“衙内,谷氨酸钠是个什么东西?做这东西出来有什么用?”

    汤隆在旁边插嘴道:“你没听衙内说吗?让我们做一种调料呢!这想必是一种美味吧?”

    种彦谋笑道:“这东西做出来,能给肉菜提鲜,到时候我们种家菜馆的菜色就是全天下大厨都比不上了。不过现在说这些都是空的,你们想法子先做点出来再说。具体怎么设计实验,你们自己想,我就不掺和了。”

    种彦谋的提示已经给的很清楚了,剩下的就看他们自己能不能学以致用。

    对凌振和汤隆的课程告一段落,种彦谋总算是想起来庄子里的上万庄丁了。

    这些人也应该好好教授知识才行,至少得让他们都识字,识数,达到小学文化。

    现在种彦谋成功地让他们吃饱了肚子,又通过毛线和毛衣,让他们大冬天都穿得暖暖和和的,还能卖毛线卖毛衣赚点钱。

    现在他们正是忠心耿耿的时候,强力推行夜间的文化课,正是时候。

    种彦谋将这个设想和吴法天沟通了一番,让吴法天刮目相看。

    “没想到衙内的心胸如此宽广,此事便抱在我身上了!”

    吴法天拍着胸膛接了担子,让种彦谋欣喜得很。

    总算有人为他分忧,这感觉真是好极了!

    现在他总算有时间去准备冬至去皇宫觐见的事情了。

    在宋朝,冬至是个大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