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八十七章 崔胤矫诏,朱温进京

    长安城地底的一处隧道。

    “相爷,上面似乎没动静了。”一名护卫说。

    “再过一阵子派个人去上面看一下。”崔胤点点头。

    崔胤好像又想起什么似的,有补充了一句:“草屋有纸笔,等等拿下来。”

    “是,相爷。”护卫回答,他也不会多想,也不会多问。

    崔胤挥手示意护卫退下之后,用手摸了摸衣服:“还好,还在。”崔胤松了口气。

    “相爷,上面已经没人了。”一名刚刚上去查探过的护卫报告道。

    “你去上面找点粮食下来给大家,顺便给我拿纸笔下来。”崔胤说道,终于啊,他等了足足一日,对他的搜捕才消减下来。

    “好。”护卫回应一声,然后从隧道中上地面。

    不一会,护卫就带着许多的干粮回来了,护卫将干粮都分给弟兄们后,走到了崔胤面前,拿出纸笔,伸向崔胤:“相爷,您要的纸笔。”

    崔胤接过纸笔,朝护卫点头:“你去休息吧,没给弟兄们带水吗?”

    “属下让几位弟兄一起去抬水了。”护卫回道。

    “那就行了,退下吧。”

    看着护卫们坐在一起吃干粮,聊天,崔胤便调整坐姿,变成了盘坐。崔胤将纸张铺平放在自己的腿上,拿起笔,开始写道:

    梁王殿下,如今长安内乱,韩全诲这阉人挟持了皇上,在宫中大开杀戒,臣崔胤无能,没有守护好皇上。

    长安虽然有李翩鹤,但是,韩全诲宫变的速度太快了,李翩鹤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召集兵力。只能仍由韩全诲在长安作乱。

    臣虽身居相位,但却不如梁王殿下这般有着自己的势力了,如今,普天之下,臣想不到有比殿下更适合来到京城中主持大局的人物,臣有能让殿下主持大局的信物。还请殿下速来长安。

    写完,崔胤从怀中拿出皇上的私人玉玺,重重的往信上一盖,随后小心翼翼的将玉玺收起。

    崔胤将信小心的叠好:“石戬,你悄悄的将这封信寄给梁王。”

    “属下明白。”

    在毫无人烟的一处树林中一匹奔驰的骏马冲出,正是石戬,他必须想方设法,以最快速度将这封信送到梁王手上。

    经过一日一夜的长途跋涉,他总算来到了汴州。

    “殿下,来信了。”一位下人恭敬的向朱温道。

    “拿过来。”朱温伸出手。

    朱温接过信后,挥手示意下人离开。

    朱温快速的看完信的内容,刚想叠起,猛然看到信纸的最下方盖着一个印,这是玉玺!

    朱温看着这个印章,忍不住大笑:“这原来不是信,是求救的诏书!”

    随后,朱温皱起了眉头:“韩全诲劫持皇帝?建宁王之子李翩鹤在长安?看来在本王不在的这一段时间内,发生了很多事呀,长安。”

    这段时间在汴州休养等待时机,看来机会真的已经来了。

    “敬翔!”

    “属下在。”敬翔缓缓地走进来,李振最为传递消息的人,还在长安未曾回来,这样一来,敬翔就成最为信赖的谋士。

    朱温将崔胤写给他的信丢给敬翔看:“你怎么看?”

    敬翔看过后,笑道:“殿下,这是一个好机会,崔胤连玉玺都愿意交给您,这不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么?”

    “确实,但是,如果他不给呢?”朱温像是在故意问敬翔。

    敬翔只是笑着说:“崔胤他敢不给吗?对崔胤来说,交出玉玺,让殿下掌握长安大局,这是最好的选择了,同时对于殿下也是最好的机会。”

    “那就准备准备吧,准备向长安出发,这次本王要一举拿下长安!”朱温自信的说道。

    “那殿下打算带多少大军前往?”敬翔问。

    “长安似乎有不少有本事的人物在,既然要一举拿下长安,那么自然就应该用最精锐的力量去。”朱温顿了一下,然后说道:“带上我们最精锐的十万大军,向长安出发!”

    “是,殿下!”

    “让氏叔琮领兵先锋先行,本王亲自坐镇中军。”朱温说。

    “殿下,您不当前锋先进城?”敬翔感到一丝疑惑。

    不了,“让氏叔琮当前锋就行,毕竟长安城内还有不少人不想让本王进京的,防止遭人非议,认为本王太过急不可耐。”朱温顿了一下

    “况且,本王还有些事要了解一下。”

    敬翔瞟了一眼朱温,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退下。

    朱温叫住了敬翔,“叫兄弟们调整好再出发。”

    “好。”敬翔点头,随后便离开了。

    .........

    “公子,韩全诲就这么离开了,我们就这么看着他走?”林啖气愤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