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卷 群雄逐鹿 第四章 安抚军心

    徐行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这个时候,他纵然不说话,仅仅只是用动作,也足以让仁孝和独眼刀疤感觉到极致的恐惧,或者用绝望来形容,更加贴切,毕竟,独眼刀疤的眼神之中,已经没有什么光彩了。

    仁孝和独眼刀疤的死,本质上来说,完全不值一提,但是,他们的下场,却可以引起很多褒贬不一的影响。

    徐行按照上官雄的指点,命令人把仁孝和独眼刀疤的头颅,分别悬挂在南城门和北城门,其实也是有特殊用意的。

    仁孝的头颅,被悬挂在了南城门。

    吴城之南,就是越城。

    仁孝是仁天收的义子,仁天是仁山的亲哥哥,这个做法,等同于是告诉仁山,你的侄子被杀了,头颅还被悬挂了起来,以儆效尤。

    不过,仁山并不吃这一套,毕竟,接下来他会收到的一封书信,这封书信才是真正推动他计划的原动力。

    独眼刀疤的头颅,没有仁孝的值钱,作用性也不大,如果不是因为,其他人不是主谋的话,徐行还准备多挂几个头颅到城门口呢。

    重点并不是谁的头颅,而是告诉北城门以外的那些楚城势力,吴城军纪严明,纵然有变故和反叛,也能够迅速解决,解决之后,处理反叛者的方法,也非常的简单。

    市井绞杀。

    城楼枭首。

    徐行在处理完了造反事件之后,并没有时间休息,因为他必须亲自出面,稳定军心。

    “师父,您觉得,自从造反事件之后,南营和北营,应该如何安抚呢?”

    上官雄没有说话,徐行也第一时间明白了他的意思。

    “师父,您不用在意,钱开是自己人,您可以畅所欲言。”

    钱开也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开着车,现在这个越野车上,只有作为驾驶员的钱开,还有坐在后座的上官雄和徐行。

    “为师也不清楚,安抚军队的事,要看你自己随机应变,等安抚结束之后,务必扩充军队。”

    按照上官雄的说法,吴城属于是南方小城市,地盘相比于晋,秦,楚要小很多,所以,人口限制就非常严重,如果可以的话,对外扩张,是最合理的发展计划。

    既然要对外扩张,那么军事力量,就必须提升,而提升军事力量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扩充军队的数量,只有投入更多的军人,战争的胜率,才有所保证,纵然不是为了对外扩张,仅仅只是为了保护自己一方水土的安宁,军事力量,也是不可缺少的。

    南营的军队,这次有功,因为他们打退了北营的军队,并且伤亡程度,是微乎其微的,四万打两万,势如破竹的情况下,南营伤亡,北营受伤居多,死亡人数仅仅只有不到五十人,这种规模的战斗,虽然算不上什么旷世大战,但是也算是很难避免伤亡的程度了。

    北营的军队,这次有过,因为他们服从于两个造反者,攻击自己人,还造成了吴城内部的慌乱,不过,徐行并不会把这种事放在明面上说。

    事实上,在那个夜晚结束之后,玫瑰迅速的修整了北营军队,并且给他们打了一针强心剂,要知道,现在吴城的发展,仅仅只是刚刚开始,如果在这个时候,追究这些人的责任,那么小矛盾,就会升级成大矛盾,甚至引发第二次冲突,而这第二次冲突,必然是死战到底的,是吴城内部,难以承受的。

    徐行到了南营之后,仅仅只是三言两句,就走完了过场,南营之中的军人,几乎都认为,这个只有十七岁的少年郎,可能真的不适合作为吴城的城主,如果说他年轻有为,那么顶多作为一个将军,守护城市边防,而手段和权谋,则略有不足,至少,是不足以担任城主之位的。

    当然,想是这样想,说是这样说。

    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他们纵然心里面对于徐行,已经产生了不满和不甘的情绪,看到虎符的那个瞬间,还是会绝对服从,因为,勾心斗角的事,和他们无关,他们只认虎符,不认人,这就是特殊的职业,对于特殊人群的约束。

    或许,用约束来形容,有点不合适,在乱世之中,这更像是一种生存本能。

    若无大家,何来小家,徐行虽然没有投身于军旅之中,却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们一直把军事力量,放在城市发展的第一位。

    医疗,教育,还有各种各类的职业,在突发情况之下,必须无条件的,给军事力量让路,因为拳头,永远比嘴巴硬,这也是上官雄和徐行,为什么那么重视兵法的原因。

    兵法可以让一个普通人,开启智慧的大门,而当智慧的大门开启的那个瞬间,不管是功成名就,还是功名利禄,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它们会开启欲望的大门,而当欲望的大门开启的那个瞬间,就一定要注意脚下,因为这个时候,走错一步,都有可能,万劫不复。

    “师父,南营的事,基本都处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