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九十八章 皇帝去耕田?

    “如果没有天灾的话,每年的粮食够吃吗?”杨广皱眉。

    “假如全国两千多万人口都吃饱的话,勉强够吃,但是就没有存粮了!”

    “那意思就是粮仓要存粮,就必须要饿死一些人?要是有天灾,死的人就更多?”

    杨广终于明白古代人口为何增长这么慢了!

    “尔等有无什么好办法让粮食增产?”杨广扫视众人。

    “回禀皇上,相关部门一直在想办法,除了增加人力物力,大量开垦荒地,鼓励农民耕种,府兵无战事时参与农耕,还制定了保护水牛法律。”

    “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杨广否定。

    百官面面相觑,这是他们想到最好的办法了,没想到在皇帝心目中屁都不是。

    “欲要提高粮食产量,必须提高生产力!”杨广自信道。

    “生产力?何为生产力?”

    大臣们又是面面相觑。

    李师突然两眼放光,上前躬身道:“皇上,臣等请赐教!”

    “所谓生产力,简单的理解是提高生产效率的能力,它包含各个方面,就拿农业来说吧,改进农耕物,使它提高效率,改进农作物基因,使它增加产量,研究农药杀虫剂,减少虫害,从而增加农作物生存率,研究肥料,使土地肥沃,也能增加农作物产量!这些都属于提高生产力!”杨广耐心给他们科普。

    如果说‘南水北调’是防止天灾,保证粮食生产,那么提高生产力,才是彻底的改变目前人民食不果腹的终极方案!

    大臣们两眼放光,议论纷纷,虽然他们听不懂杨广那些新颖的词汇和知识,但也能明白个大概,他们脑海中出现了一幅幅蓝图:绿油油的稻田,橙黄黄的收割。

    大臣们无不感叹杨广高超的智慧,渊博的知识,但真正去思考,好像又什么都不懂。

    “皇上,能举个例子吗?”李师问道。

    “现在我朝农耕物主要以直辕犁为主,如果把它改成曲辕犁,那个耕地效率至少搞十倍以上!”

    “十倍?怎么可能!”大臣们不可思议!

    一众大臣惟有李师还能保持冷静。

    “曲辕犁是何物?”

    “朕知道你们无法相信,朕现在就带你们去见识一下!让你们体验一下什么叫‘知识就是力量’!”

    杨广站起身来,春风得意,大手一挥。

    “走!”

    ……

    就这样,杨广亲自带领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往城外田间赶去。

    场面之浩荡,堪称史无前例。

    沿途人们指指点点,惊诧无比。

    “发生什么大事了?皇上亲率文武百官去哪里?真是平生难得一见啊!”路人甲说道。

    “听说是皇上要带领他们去耕田呢!”路人乙俨然一副知情人的样子。

    “闹呢!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官们怎么可能会耕田?!更别说皇帝陛下了!打死我都不相信!”路人丙吐了口中的瓜子壳,不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