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6章 宋道理的反击

    送走了韩信,宋道理又重新回到床榻上。

    宋道理在见过吴臣之后,就好好总结过为什么一直来自己都这般被动。

    最终,宋道理归结出如下三层原因。

    首先,自己做事畏首畏尾,不敢直面寿春淠河局势。

    从一开始,宋道理想得就是尽快逃出寿春去,而不想搅和进寿春的局势里。

    但自从进入寿春开始,县尉的身份以及吴兵的假身份就注定了宋道理没办法轻松走出寿春的城门。

    所以接下来,宋道理决定主动出击,分清各方虚实,抓住各方命脉,在迷雾中自己开辟出一条路来。

    其次,以前的宋道理就算猜到了一部分淠河寿春的局势,但行动依旧完全依靠于别人。

    就好比之前在淠河,将自己的生死交到了吴臣这样的人身上,要不是期间出现变故,恐怕宋道理早就凉了。

    而从现在开始,宋道理决定借助别人的力量,但绝不全心依靠,先站稳脚跟,在图发展。

    最后,宋道理以往的分析太过繁琐,分不清主次,总是以时间为中心,而忽略了主谋者自身的目的。

    寿春是一个大舞台,这里集合了许许多多的反秦势力。

    据宋道理自己猜测,这里起码有六种甚至更多势力,这些势力盘庚错杂,明暗交加,根本无法知道全部。

    而以前的宋道理总想着靠着一些细节就能猜测揣度事件的全貌,这种想法陷入了无限的阴谋论之中,既脱离了实际,又不能准确把握各方势力的命脉。

    说到底,每个人的行动都是为了目的而服务的,只要了解到了一方势力的目标,自然可以理解到这一方面势力的全部行为,甚至可以将所有的势力进行完美区分。

    有了这样的自我批评,宋道理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首次是淠河势力。

    这一势力以吴芮英布为主导,手下有姚奉、吴臣等吴家五个兄弟,最重要的是其中有吴绫这个穿越者。

    他们的目的是乘着其他反秦势力并未做大,高举首义之旗,逼得众诸侯奉其为首领。

    而首义之旗不好举,淠河势力必须要有一个有力支持,曹咎就是他们有力的支持。

    所以争取曹咎的支持也是他们的目标之一。

    其次是寿春第一大势力,曹咎势力。

    人物有寿春县令曹咎、县丞周兴、代理县尉田臧以及义弟韩信,这帮人以曹咎为首,以巩固己方在寿春的势力、增加自己在反秦队伍中的分量、等待首义之人为目的。

    然后是寿春贼人势力。

    这帮势力以陈胜为首领,旗下有葛婴、文苴以及城内的内奸。

    这帮人原来是宋道理率领的戍卒队伍,后来与寿春本地贼人合流而形成的势力。

    他们均是亡命之徒,秦朝统治下已经走投无路,只能揭竿而起,加入反秦阵营。

    而这帮人的目标很明显,就是颠覆寿春,打好起义第一仗。

    最后,这是寿春可能存在的一方势力——大秦势力。

    寿春无法解释的变局,不合理的局势,都很可能与这帮人有关,其中周兴周县丞可能就是这一势力的主持者,另外还有一个人如果他还没离开的话,可能也是这一势力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