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0章 第70章

    萧青鸾听出他的笑意,顿时有点脊背发麻,脸颊发热。但她还是强行镇定,轻轻地点了点头。

    “差不多是这样……哈哈,殿下要是早有准备,那就当我是杞人忧天吧!”

    “多谢了,我会注意的。”

    宣凛见她真诚,嘴角的弧度也更加上扬了一丝。见萧青鸾还没吃完饭,他甚至放下弓箭快步走近,亲手为两人倒了一碗热奶茶。

    烤包子,奶茶……

    萧青鸾眨了眨眼,脑海中顿时灵光一闪。

    她想起来了,这些都是边地才流行的小吃,京城里则十分少有,怪不得自己会觉得很新鲜。

    秦王府的厨子能把这类小吃做的如此美味,光从这一点看,宣凛关注宾州等边地就不是一两天了,果然不需要多操心。

    萧青鸾闻着浓郁的甜香,心头顿时好像被熨斗烫平了,弥漫着一股舒心和安然的感觉。

    抱着碗一口气喝完奶茶,她快乐地呼出一口气,擦了嘴角,立刻便叫人抬来一个大箱子。

    “这是什么?”

    萧青鸾骄傲道:“棉花种子,我特地找人培育过,是更大朵更耐旱的类型。”

    众所周知,宾州民生艰难,粮食不多还得供应边军,据说贺节度之前就为用度不足苦恼,此番回京,他也有争取朝廷减税的考虑。

    她摸着木箱子的表面,笑着对宣凛解释。

    “贺大人是一片忠义,但朝廷却总是对边地将门疑心重重,多半不会答应。节流不成,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开源了。我看这两年宫廷奢侈无度,民间棉布也随之价高,供不应求,宾州正适合多开棉田筹措军费。”

    “殿下最近不是要拉拢贺节度吗?这些东西肯定用得上。”

    宣凛打开木箱,一袋袋种子整齐饱满,还夹着几本厚厚的农学书籍。

    里面的内容无比详细,显然是有经验的老农所授技巧,把种植方面的问题都考虑到了!

    宾州这类边境要稳固,民生正是其中根本。看到这么沉重的一份礼物,宣凛除了震撼,一时间竟然不知该如何表示。

    “棉花从种到收,至少也要大半年时间……难道你很久之前就在准备这些了?”

    “是啊,我家的田庄有好几处,平时有专人在培育新种。不过棉花只是顺便弄出来的,其他瓜菜果子都是为了自己吃,不适合送到别处种……你可别嫌少啊。”

    萧青鸾语气轻快,又列举了几种她认为不错的水果。

    比如苹果、蜜桔、青枣,都是她多次实验下来,选出了比较好吃的品种。现在萧家有多余的就拿出去售卖,每次都被人哄抢,成了一果难觅的高级礼品了。

    她还信誓旦旦地拍着心口,说会送点试吃,保准叫宣凛大开眼界,一个赛一个的甜。

    听着那泉水般的嗓音笑语不断,宣凛眼里的光芒渐渐平静,却越发专注和温和了。

    原来这种子真是萧家培育出来的,优点明确,说是价值连城也不为过。

    而且,这和他方才的念头也不一样。

    萧家并没有针对时局提前谋划什么,算计什么,试图将势力拓展到宾州,而是萧青鸾兴趣广泛,歪打正着的结果。

    宣凛啊宣凛,你真是在鬼蜮阴谋里泡太久了。

    他看着眼前侃侃而谈的少女,心头顿时升起一阵柔软的愧疚。

    认识萧青鸾这么久了,她一向为人坦率,不慕荣华,处处相助一个无权无势的边缘皇子。你不是父皇,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恐惧,又怎可随随便便就疑心于她?

    宣凛深吸一口气,将这份礼物妥善收起,认真道:“你对宾州百姓有如此心意关怀,我会和贺尊说明的。”

    萧青鸾微微一怔,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尖,小声道:“其实你不用……”

    “当然要说。”

    宣凛抬手,果断地打断了她的话。

    他自然知道,萧青鸾的意思是这个人情她不在乎,本就是送来给自己用的。可轻易拿走旁人的辛苦成果,给自己贴金,宣凛总归会觉得过意不去。

    毕竟,萧青鸾既不是他的下属,又不是他的臣子,而是他重要的……同盟。

    ……

    珠绣:“姑娘,这么多烤包子,你是打算吃多少天啊!”

    萧青鸾看了看院子里的三大筐烤饼,一个个金黄酥脆,香甜可爱,充满了主人家的热情好客之意。

    虽然的确很好吃,但这数量也太多了吧!粗略一看就有七八百个,宣凛这是填鸭式送饭,要让她一口气吃到厌?

    她无奈地叫回珠绣,说不必再清点了,“还是都拿去书院吧,分给学生们一起尝尝。”

    回到了家中,萧青鸾先写信给王无咎,打探了一番贺尊节度使的情报,得知不久前,朝会上刚刚有过一次争论。

    按照以往惯例,秋收时分,宾州时有狄族骚扰,不能长时间没有主帅镇守边境。

    但贺尊述职的奏折洋洋洒洒万字,内容详实,毫无破绽,态度也显得恭敬有加。这样的表现,反倒叫许多朝臣看他越发不爽了。

    “这些年随着朝政荒废,朝廷对边境的控制力越发减弱,边将越是完美无缺,便越是引人忌惮。贺大人在宾州威望很高,传闻之中,当地百姓只知贺节度,不知道当朝天子姓甚名谁。”

    王无咎的回信说道:“像左相、礼部尚书、刑部尚书等保守派,就极力主张阻止他回宾州,而是要另外选人担任宾州节度。”

    “具体人选么……主要有两人,一者是齐王亲信,京畿守备赵天虎,第二就是我的族兄王冲,在蜀州任过十年的团练使。”

    这两人都不是什么著名武将,萧青鸾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全无印象。

    她干脆书信里直接问了,“那你的选择呢?”

    “凭立场说,我自然是要支持族兄,与我父亲统一立场,但对萧家五小姐么……既得美人在侧,我还是得讲点良心的。”

    王无咎的笔触风流潇洒,似乎带着调侃的笑意,落笔的内容却很是直白,调侃起来不留余地。

    “除了贺尊外,统领宾州军谁去都不行。虽然秦王殿下颇有意动的样子,但他年纪太轻,陛下信不过。那位赵大人则从来没有外任的经验,我那族兄,更是一个一等一的草包。要是被派去了边地,恐怕不出半月,就得被那里的艰苦吓破胆吧!”

    很显然,这段时间他和姚玉桃过的还不错。

    萧青鸾拿着信纸,忍不住促狭地微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