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2章 VIP

    包桐少了看守韩氏这个任务,便空了出来,诸葛盈仍安排他负责盯紧晏君乐,以及某些朝臣。他一个人要是完不成的任务,可以分一些给他江湖上的朋友。至于酬劳,不需要担心。

    当然,包桐要找人,肯定也会小心谨慎,挑那种可靠的、嘴严的。并且,也不会告诉他们自己的主子到底是谁。

    定蓟公主的身份还是要保密的。

    诸葛盈晚上回了宫殿,洗去了和韩氏接触的晦气之后,才躺在床上看看今日倾北部的情报。

    她还没看多少呢,暗卫就忽然出现。诸葛盈之前为了方便,在心里给二人起了外号,高一点的叫阿竹,黑一点的叫飞飞。暗卫没有真名,从生到死,都是龙泉卫的人。

    她派去接替包桐看着韩氏的是飞飞,留了阿竹在身边。

    可飞飞这时候居然回来了。

    诸葛盈:?

    飞飞主动禀报道:“太上皇得知公主身边少了一人,便派了暗五却接替我,让我仍回来守着公主。公主身边只有暗三一人不行。”

    诸葛盈:……

    所以,阿竹就是暗三了。阿竹还是一个女子。想来太上皇也挺均衡分配的,想着有些事她可以吩咐暗三去做,有些事可以吩咐暗四去。

    “那你呢。”

    “属下暗四。”

    行叭。暗三和暗四。不管怎么样,她还在心里叫他们阿竹和飞飞。

    她皱着眉头道:“你私自联系祖父了?”

    飞飞脚一软,跪下来:“属下也是怕公主身边只有一人难免看护不周。这事是属下有失分寸,自会领罚。”

    诸葛盈一想,也是,暗卫就算一天到晚盯着她,也有个吃喝拉撒,总得二人比较好,好歹有个轮换嘛。这样一想,她脸色也好了许多:“我并未生气,只是你这等背着我与祖父联系的行为,让我很不喜欢。祖父既然把你给了我,你们都要听我的话。”

    飞飞与阿竹对视一眼,二人都俯首道:“遵公主令。”

    乖乖。这位公主的能耐,他们也是亲眼所见的。她真的倔起脾气来,太上皇都吵不过她。今日不就是这样。他们二人,在龙泉卫这么多暗卫里头,也是有名有姓有排位的,太上皇是信任他们,才把他们赐给公主。他们可不能得罪公主,要是就这么回去了,太上皇罚他们不说,他们还得在兄弟里边丢脸。

    绝不能被公主嫌弃!二人对视一眼,眼神里都是满满决心。公主就是他们唯一的主子!

    诸葛盈则继续处理情报。

    燕京处处都在过年,皇帝都与民同乐,停下了上朝的步伐,封笔、封玺了,可是此前北上与北翟使者在云州交接,一个耶律提就换回了蓟州,这买卖是真的划算。

    如果不是知道不可能,诸葛盈简直恨不得北翟的其他小郡王也跑过来打定蓟公主的主意,然后再让她一网打尽。

    对大安来说,自然是好处多多。可是对北翟来说,多的是人不乐意。尤其以康王为首,他明面上不敢对代王如何,私底下却恨透了代王,甚至说过他要是新城郡王,他恨不得上吊自杀算了的话。

    诸葛盈知道,北翟的情况和大安很是不同,老皇帝应该就是属意代王和康王其中一个了。他们都是嫡子,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身份差不多,北翟又不管年龄长幼。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二者都会你争我夺――除非老皇帝决意定下其中一个,而且保证另一个不会闹腾起来。

    所以即便代王和康王此时此刻都知道,不应该内斗让大安有了可趁之机,可也要看是什么情况啊。这种大格局,在平时咱兄弟俩可能还有,可现在争的是皇位啊!父皇当年和叔叔伯伯们争皇位的时候,不也是拼尽全力么?

    先斗倒我的兄弟,等我做了太子,再找大安报仇!

    兄弟两个不约而同地想着。

    两国使者会面,本就已经定好了基调,在云州交换也是为了走流程。就在年初三这一日,也就是前日,蓟州正式回到了大安的怀抱,而新城郡王耶律提也获得了人身自由。

    耶律提此番是恨毒了大安,更恨毒了定蓟公主诸葛盈。等他翻身那一日,他绝对不会放过诸葛盈的。

    诸葛盈可不管她那么多,蓟州回归就好了。她满意得很。不管蓟州是不是真的作为她的封地,她都心满意足。

    人活一世,总不是仅仅为了功绩和名声的。她也有一个统一梦。

    再说回北翟。其实照诸葛盈的了解,康王鲁莽勇猛,但并不算十分聪明,反而是代王阴险狡诈,心机颇深。如果非要从他们里边选一个做北翟将来的皇帝,她宁可是康王,也不要是代王。

    而这一次,代王长子在大安马失前蹄,纵使有命回去,必然也有不少风波。诸葛盈稍微派了一些人在北翟煽动康王一派,让康王本就充分的怒火变得更多。

    代王本就失势,如今儿子又惹祸,他是想韬光养晦来着。她不能帮着康王,不然就成了叛徒,但她可以挑拨丽都的风云,让他们更加无暇他顾。这个时候,大安也就可以修生养息,慢慢发展了。

    毕竟她入了朝,朝中必然也不会安稳的。

    新城郡王回丽都这一路,诸葛盈依然不放心。在北翟使者团中,也有一个是潜伏在丽都多年的医者,此次跟着出来了,代王怕新城郡王在大安受到了虐待。若是郡王有个什么不对的,他会立刻传信给燕京。

    她脑子里一边转着千里之外北翟国内的消息,一边则处理着情报,时不时做些批注什么的,如果有重要的情报需要有对策的,她也会标记好,吩咐属下去做。再重要一些的,则必须经过大统领的准允了。

    由于她此前确实立下大功,不仅大统领对她赞誉有加,就连万罗殿内部对她的风评也都好了起来,之前对她有些不服气的,也改了口风。可见人还是要有些实绩在身上的。她之前那样,简直是空降,别人不服也是正常。诸葛盈并不计较。

    一条消息忽然标红了出现在眼前:新城郡王在沈州府遇刺,险些丧命。如今已急速运回燕京就医。

    用了“急速”这个词,看来新城郡王是受伤很严重了。因为他们那一行本就是急着回燕京了,耶律提得赶紧回去请罪,越早越好。总不能还一路游山玩水的回去吧。

    诸葛盈以手支颐,脑子里迅速运转:这到底是谁的手笔呢?康王难道真的这么蠢,直接就对着侄子下手?新城郡王本就有了输了蓟州的污点,就算老皇帝很宠爱这个孙子,等他回朝后必然也要冷遇一阵子的,这个时候将新城郡王杀了,对康王来说,没有很大益处,还会招来猜忌。

    可是,万一他就是抓住正常人这样的心理,因此才对耶律提下手的呢?要知道,耶律提是代王长子,也是代王唯一的嫡子。代王妃据说生完他之后就不能再生了。耶律提和代王妃是连接代王和萧枢密使的重要枢纽。若是耶律提凉了,萧枢密使估计也不会偏帮代王了。

    帮他也没意义了啊。就算萧枢密使真的帮代王拿下了太子之位,代王登基,代王妃做了皇后,可是没有孩子,代王妃也是为人做嫁衣。还得看着代王和其他女子的孩子上位。

    萧枢密使没有那么蠢。

    所以,没准真的是康王干的好事。他搏了一把,就想着把新城郡王弄死。但想着好死不死的,耶律提没有完全死透,还能回丽都。

    到时候丽都必然又是风雨欲来。

    诸葛盈感叹,果然夺嫡之争,自古就是腥风血雨的。连同胞兄弟也不例外。之前谁不说康王和代王感情深,代王帮着自己的亲兄长一路碾压其他兄弟,康王对代王也颇为放心――他属实放心的太早了。

    代王放长线钓大鱼的本事,倒是足足的。

    诸葛盈如今只庆幸,好在新城郡王不是死在大安的,否则这笔黑锅又是大安背了。蓟州都未必能拿回来。

    对于老皇帝来说,一个活着的好圣孙是值得的,可是一个已经死了的孙子,就必须拿他来谋取最大利益了。

    她批注道:再探,再报。

    之后她又发出一封密信,给新城郡王一行人里的医者,让他注意新城郡王是不是真的快死了。

    等处理完所有情报后,诸葛盈才躺下来睡了,明日还要上朝呢。是她定蓟公主第一日上朝。不知道还有多少闲言碎语呢。朝中的某些老大人,说起闲话来,半点不比他们口中瞧不起的“长舌妇人”差。

    飞飞和阿竹二人对视一眼,看着公主熄灯了,才小声交谈道:“公主果真辛苦。”

    “是啊。她如今又要入朝,又要继续处理万罗殿的消息。咱们得还好护着公主才是。”

    如果说二人本来是听命太上皇,才保护公主的话,现在他们也已经被公主折服了。都在心里暗暗发誓要以性命保护公主周全。

    第二日上朝。所有官员都打足精神,等着看定蓟公主第一次上朝,是个什么模样。

    由于皇帝还未给自己的两子一女分配去哪个部,他们因循旧例站在最前面,如同之前晏恕做太子的时候一样。

    他们先撇开女儿身的定蓟公主不提,看向二皇子和三皇子。唉,三皇子真的是烂泥扶不上墙,站姿倒是有,可惜看起来昏昏欲睡的,还当他在床上呢。

    倒是二皇子,从背影看,颇有几分芝兰玉树之态。一看就很认真,比三皇子强。

    就有人偷偷用眼神示意吏部侍郎之一的郦大人,也就是三皇子的亲舅舅,看看,你这外甥,实在是太不像话了,和人家二皇子差远了,你还不管管!

    郦大人接收了信息,却一点反应也没有,就当做没看到三皇子如此。

    那些人便觉得没意思。连人家亲舅舅都懒得管了,看来这三皇子是真的不成器。算了算了,去支持二皇子吧。那可是陛下的长子!

    另一个吏部侍郎,也就是晏君乐,仍在神思九天之外。他还在想着除夕那日发生的诡异事件。他回到家中,就看到一封匿名信,说韩氏还活着,登时将他吓出了七八个猜想。韩氏分明已经在菜市口被枭首了,还有不少百姓拍手称快呢。

    最后他得出结论,定然是皇帝舍不得韩氏,才将她救了下来。且不说那么多,那给她写信的人,究竟是谁呢。肯定不是皇帝,皇帝只想着抱着韩氏只羡鸳鸯不羡仙呢。

    那就有可能是他的政敌。晏大人在朝中多年,要说一个人也没得罪,绝无可能。尤其是他上任首辅之位后,更是树大招风。朝中有不少的倒晏派官员在暗流涌动。

    按道理,晏君乐不应该跳那个坑的。可是涉及韩氏,韩氏又关涉到多年前掉换皇室血脉的那件事,韩氏又是不能见光的人,所以晏君乐没有让属下去查,而是自己亲自深夜前往兴南坊,去信上的那个地址看一看。

    可惜,他并没有见到任何可疑的人。

    晏君乐只好一头雾水地回来了。直到现在,这还是他的一个谜团。据说他走后不久,兴南坊有一处院子失火了,晏君乐直觉不对,让人去查问了,好不容易才撬出了一点消息来:原来院子主人是一个三十多的夫人。不过在失火之后,他们就全部搬走了。

    晏君乐有直觉,那个夫人就是他的妻子,韩氏。

    但聪明如他,依然没有察觉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何韩氏会忽然离开?是皇帝知情的么?

    因为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晏君乐连自己的仇人定蓟公主今日上朝,都暂时顾不得了。

    但是,晏君乐不出马,也多的是来狙击诸葛盈的。他们早就憋了多日了,差点连年都没有过好,让陛下给耍了一通,送上去的奏本陛下压根就没有看,反正他有理由――已经封笔了。这你能怪他不成?

    好不容易盼来了这年假后的第一次上朝,不少人都摩拳擦掌,一定要将定蓟公主从朝堂上“赶”下去,否则男子雄风何振?

    届时家中妇人、女儿个个都学得定蓟公主那样,那他们为人夫、为人兄的,还怎么做一家之主,怎么逞威风?

    皇帝在龙椅之上,眼观鼻,鼻观心。

    御前太监常希道:“诸位大人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太常寺卿龚大人出列:“臣有一事不明,定蓟公主身为女子之身,如何能出列在此?恕臣失言,公主确实有功,但如此争强好胜,实在有违女德。”

    诸葛盈:???

    我可去你爹吧。

    女德,女德,你倒是自己先讲讲男德好么!

    好在有人帮她说话。大理寺卿刘煜道:“龚大人此言,本官不能苟同。若论功劳,定蓟公主帮助朝廷收回了蓟州,而你龚大人自科考为官,已有三十载,可曾有过类似的功劳?”

    不少人都垂眸,无声地笑。确然如此。

    龚大人被刘煜的这一波攻击搞得面色发红:“你!本官在其位谋其政,军事本就与我无关。”

    刘煜叹了口气:“如果真的按照你这么说,定蓟公主本就是荣华富贵应有尽有,她便是不入朝参政,也不影响她安享富贵。她要是真的觉得军国大事与她无关,那么此时蓟州仍在北翟手中,如何能回到我大安呢?龚大人,你说公主‘争强好胜’,若是‘争强好胜’便能回归一个州,本官也愿意‘争强好胜’了。”

    上官打前锋,大理寺的其余人也不能看着他一个人如此。

    闻言,大理寺少卿便也出列道:“下官也愿意‘争强好胜’。”

    龚大人:“……”

    得得得,就你们大理寺能说!

    皇帝坐在上头,见刘煜三下五除二就把龚大人打趴下,心下一片暗爽,便道:“刘卿所言有理。”

    龚大人节节败退,又有礼部尚书孔漫出列。他是正儿八经的孔家人,孔子后代,虽然中间断过很多层,但他自称是孔子后代,又有谱系为证,新朝初立之时,确实将这孔家立为了一个儒门牌坊。

    诸葛盈知道,这如今的孔家,就是一个活招牌。

    有些孔家人的做派,只怕是孔圣人还在世,看了也得要厥过去的那种。

    孔漫理直气壮道:“公主身为天家之女,本该做天下女子典范,如何能与我等男子同处一室议事?敢问公主,你可读过女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