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一章 遇见

    到了下午,舒涵担心其他人看到野物,对她起疑心,索性把山梨和野物所有东西全部装进空间里,她一人甩手甩脚走路,一身轻松。

    快到家门口,来到一拐弯处,舒涵从空间里拿出几只鸡,就向家里走去。

    舒氏见舒涵身上有些血迹,手上拎着几只鸡和鸟什么的,很是担心。

    “舒涵,你这一上午上哪去了?咋还弄得一身血?”

    舒涵刚才没有注意到,听舒氏说,她低头一看,果然身上沾有血迹,应该是取野物套子的时候,不小心蹭到了。

    在房间里躺在床上的舒信河,听见舒氏的声音,也担心得不行,赶紧从床上挣扎着起身,扶着墙壁走出来,满脸担忧道:

    “舒涵啦,别累坏了身子!等我病好了,我去做工,这个家还得我来顶。”

    舒涵见父母亲都担心她,就随口说她和蓝天一起去抓野物,这身上是野物的血。

    果然,舒信河和舒氏听到蓝天的名字,也就放心了,但还是嘱咐了几句。

    看时辰,差不多要到晚饭点,舒涵今天要亲自下厨,炖一只野鸡吃。

    舒氏一向节俭,这一个只野鸡少说也有七到八斤,她说这么大一只野鸡,不如分两次炖,要吃过老来富,不要有了饱饱胀,没有了看光光。

    舒涵说道,“上次背父亲看病的张伯伯,我们没有好好感谢人家,如果那天不是张伯伯出面,也不知道父亲会是什么后果,我打算给他家送点吃食。”

    “好好,还是女儿懂事!”舒信河当即就同意了,还夸奖舒涵做得好,做人就要这样,懂得知恩图报。

    舒涵让小月儿烧火,赶紧把野鸡收拾好炖了,她偷偷把水缸里的水,全部换成了空间里的灵泉水。用灵泉水煮出来的鸡汤,闻起来香喷喷的,多了甘甜清醇,口味更鲜,香味更浓。

    看时间还早,舒信河叫舒涵吃过饭再给张伯伯家送过去,舒涵确实也是饿了,中午只吃了几个水果,一家人围着桌子,吃得津津有味。

    应该是灵泉水的原因,舒涵一家感觉到这次鸡汤比上次更好喝,全家人都夸舒涵手艺好,以后有好吃的食物干脆就让舒涵做,舒涵满口答应。

    舒涵上世跟着大厨外婆学做一手好菜,加上这鸡汤又是灵泉水炖出来的,平时舒氏做饭不舍得多加调料,加上手艺确实不如舒涵,她也就没有反驳。

    舒氏想着,眼看着舒涵快满15岁,很快就要办及笄礼要出嫁了,不能老是把她当着孩子宠着她,什么都不让她干,要给她锻炼的机会,不然以后嫁人了,可苦了她自己呀!

    吃完饭,舒涵一手提着鸡汤一手提了些太子梨,担心去晚了,错过了张伯伯家吃饭点,她和小月儿俩人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路上遇到村里几个熟人,小月儿嘴巴可甜了见人就打招呼,都夸小月儿能干,小月儿走路蹦跳的更欢了。

    吃过饭,舒信河不停地盯着锦鸡看,这锦鸡不但羽毛颜色鲜艳,与普通鸡形状不一样,高昂着头,气势如虹,看起来十分威武,颇有那种尊贵无比的霸王气势。

    他心中盘算着,过几个月县城的斗鸡大赛就要开始了,他要拿这只锦鸡去试一试,如果在县城决赛中获得冠军,奖金是非常丰厚的。

    还可以参加府城的斗鸡大赛,如果获胜,继续参加朝廷斗鸡赛,如果在朝廷获得冠军,那这鸡就成了无价之宝了。

    古代斗鸡成风,这个习俗一直源远流传,虽然现逢乱世,但斗鸡还是未受影响。

    斗鸡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赌博,有几种比法,有一种就是斗得你死我活,看谁笑到最后;还有一种,据说在比赛中,雄鸡在一小时内连续啼叫了多少次,而啼叫次数最多声音最大的,就是冠军,就是鸡王。

    舒氏听完舒信河的话,大笑不止,“孩子他爹,你不是在做梦吧?这鸡不过长得好看点,咋就成了鸡王,你不会脑袋有问题了?”

    “愚昧无知!”舒信河冲舒氏翻了一个白眼,把锦鸡和其他野物分开装进笼子里,提着锦鸡进了屋子,继续做着鸡王的美梦。

    小月儿欢快地在前面带路,很快到了王伯伯的家,前面出现了一低矮的土墙房,看得出王伯伯家的日子过得艰难,舒涵轻敲门,里面很快有人回应。

    舒涵推门走进屋子,见张伯伯一家六口人,大大小小四个孩子,桌上放着照得出人影的棒子面,一家人围在桌上正要吃饭。

    “是舒涵姐妹俩,来一起吃饭!”王伯伯见到舒涵姐妹,赶紧站起来,热情地打招呼。

    舒涵把鸡汤和太子梨放在桌面上,另外把鸡汤盖子打开,一股鲜香味顿时弥漫着整个房间,张伯伯家的几个孩子盯着一盆子鸡肉,眼睛发亮,口水直往下流。

    “吃吧!这是感谢张伯伯的,那天我父亲多亏了你!”舒涵笑着说道。

    王伯伯知道舒涵家不容易,正要拒绝,几个孩子早就馋得不行,拿起筷子争先恐后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嘴巴里包着鸡肉,一边嚼着一边说着好吃好吃。

    舒涵把一只野鸡分成两半,一半自己家吃,一半带给张伯伯家,按理说也不少了,可张伯伯家的日子过得太苦,一年到头才能吃到肉,所以这几个孩子不顾形象的大吃起来,张伯伯在一边看着直摇头。

    舒涵正要离开,一个五岁左右粉雕玉琢的男孩从外面走进来,一身穿得整整齐齐,他闻着鸡肉的香味,吵着要吃,张伯伯赶紧拿出一副碗筷,让他上桌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