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九十一章 为妾(一更)

      姚璎姵坐在一边捧了一盏茶笑眯眯地看着自家小妹,瞧着她被宫嬷嬷教训的像是一只乖顺的猫儿,想着除了母亲,这府里小妹终于又有一个害怕的人了。

  她准备晚上去跟母亲说一说,该教茜宝些有用的事情了,不能再让她这样单纯下去了。

  而正被宫嬷嬷盯着练习的姚璎茜,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大姐姐正在琢磨着要给自己加课。

  “六姑娘前几天回去了之后是不是没有好好练习?寻常的世家女到了六姑娘的年纪,哪一个不是举止有度,行动优雅。夫人先前真的是太宠着六姑娘了,六姑娘心里也别有太多埋怨,不管是谁,哪个学规矩的姑娘都得经过这一遭。”宫嬷嬷瞧着姚璎茜悄悄松懈下来的双肩,手中的戒尺又当空挥了挥,只不过依然没有落到姚璎茜的身上,绷着脸色说道。

  姚璎茜的小脸皱成一团,她也不知道宫嬷嬷是怎么了,从前两天开始她就对自己变得更严厉了,还加课。

  以前一个时辰的课现在变成了一下午,导致她从落英院回到自己的院子就什么都不想干了,一心只想摊着。

  她尝试过跟宫嬷嬷装可怜,也尝试过跟白氏和姚璎姵撒娇,但是都没有用,这些人哪一个都不松口给她减轻课业。

  “六姑娘!”宫嬷嬷察觉到姚璎茜走神了,戒尺一挥,叫了她一声。

  姚璎茜被宫嬷嬷的声音给唤回了神,脸上的表情瞬间就恢复正常,目不斜视,嘴角还微微上翘,一派端庄娴静的样子。

  宫嬷嬷瞧着姚璎茜,满意地点了点头,晃悠着手里的戒尺走到桌边,端起茶喝了一口。

  “宫嬷嬷,我可不可以喝口茶?”姚璎茜又站了一会儿,可怜兮兮的对宫嬷嬷说道。

  “宫嬷嬷,今天时辰也差不多了,就先到这吧。”姚璎姵收起了脸上的笑意,放下茶盏,对宫嬷嬷说道。

  宫嬷嬷对姚璎茜说道:“既然大姑娘开口了,那今天就到这吧。六姑娘回去之后,记得勤加练习,明天我们要学新的东西了。”

  姚璎茜完全没在意宫嬷嬷说了什么,只等着她的话一说完,她欢呼一声,就跑到了姚璎姵身边,一屁股就坐了下来。

  宫嬷嬷和姚璎姵看见姚璎茜这一系列动作,脸上都是无奈的笑。

  她这规矩,怕是都白学了。

  姚璎姵不赞同地看着姚璎茜,姚璎茜丝毫不在意,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碗茶,就喝了起来。

  “宫嬷嬷你先去歇着吧,我和六妹妹说说话。”姚璎姵不敢再让宫嬷嬷留在这里看着,不然她担心明天姚璎茜学不了新东西,反而还得继续跟着宫嬷嬷复习以前学的规矩。

  宫嬷嬷临离开之前,还看了姚璎茜一眼。

  姚璎茜没心没肺的对着她笑了笑,还举起手对着她挥了挥。

  宫嬷嬷闭了闭眼,在心里提醒自己不要生气,这是国公府的姑娘,是自己教导出来,没有学好,再教就好了,没必要发火,真的没有必要。

  “你啊,长点心吧。你都十岁了,不小了,跟着母亲出门,那些夫人们是不会再把你看做是小孩子的。你看看和你交好的许聆殊,人家的行动坐卧,可比你不只好上一点半点。”姚璎姵换了个角度劝姚璎茜,但也是一样的语重心长。

  姚璎茜没有太大的反应,只等着姚璎姵说完了话,她才说道:“大姐姐,你也觉得聆殊的规矩好对不对?我往日就这样说过,可是她根本就不信我的话,认为我是在吹捧她。还说我家里有规矩那么好的大姐姐在,她学的那些根本就及不上大姐姐一根头发。”

  姚璎姵差点被姚璎茜气吐血,她跟姚璎茜提她朋友规矩好的意思是想要鞭策她好好学规矩,哪想到到了姚璎茜那里就变成了她夸许聆殊了?

  这小丫头脑子里到底都在想些什么啊?

  姚璎茜看着姚璎姵脸色一会一变,敏锐的觉得自己要是再在这里待下去的话,可能就要被大姐姐教训了,所以她飞快地放下茶盏,带着随心就回了自己的院子里。

  *

  靖远侯夫人第二天是和平昌伯夫人文氏一起来卫国公府的,平昌伯在一众权贵中地位不显,但是平昌伯夫人出身承恩公府文家,是宫里太后的堂妹。

  她叫上文氏一起过来,是想要借一下她和宫里太后的关系的。

  靖远侯夫人想着有文氏在边上,那卫国公府就算是门第比自己家高上一些,也断不能以势压人,逼着自己把孟月颜那个家里没有什么权势的姑娘娶进门。

  她在家里的时候已经跟靖远侯商量好了,他们只能接受孟月颜做刘骥才的妾,正室他们之前属意姚璎姵,现在姚璎姵是不可能了,他们就又选了几个高门大户家的姑娘,准备解决了孟家的事再决定下来。

  他们商量这些事情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在意刘骥才现在在外人那里的名声如何,还当他们的儿子是京城才子,多家姑娘等着嫁呢。

  等到三方人都到全了,事情就开始谈了。

  孟老夫人和姚老夫人并排坐在上首,下首一边坐着孟老爷还有孟夫人,另一边坐着靖远侯夫人和文氏,姚家其他的夫人并没有在场。

  杨氏称病,宋氏娘家有事,白氏早前接了靖国公府的帖子,出门做客去了。

  孟老夫人率先开口说道:“今日我托个大,先来商量商量我们家月颜和靖远侯世子的亲事。侯夫人,如今我们家月颜已经成了世子的人了,他们的亲事咱们也就别再拖着了,赶紧挑个吉日,让两人完婚。拖久了,万一月颜这边……”

  孟老夫人说的很客气,但是语气里的威胁一丝都不少,明里暗里地说着孟月颜可能会有刘家的骨肉,威逼着刘家尽快同意婚事。

  靖远侯夫人回去后的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她合计来合计去,怎么想都是自己和姚家人被孟月颜那个不知廉耻的丫头给摆了一道。

  她儿子明明要生米做成熟饭的人是姚璎姵,而她找的人也确实是把姚璎姵给引走了,但是为什么最后和她儿子在一起的人会变成孟月颜?

  她相信她儿子不可能做出阳奉阴违的事情来,所以问题一定就出现在了孟月颜的身上。

  这样心机深沉的女人,要不是因为有了那事,她根本就不会让她进侯府。

  “孟老夫人莫急,这两个孩子的事情,也不能是我们两家人就这么简单的说一下就能定下来的。咱们两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办事情都是有章程规矩的,您老说是不是?”靖远侯夫人唇边含笑地说道,瞧着她笑着的样子,不知道的人还都以为她是重视两家的亲事呢。

  孟老夫人觉得靖远侯夫人说的有道理,但是她心里对靖远侯夫人还是带着戒备的,从之前发生的种种事情来看,她觉得靖远侯府并不情愿和他们家的亲事。

  “咱们这样的人家,确实是要重视规矩的。不过既然两个孩子已经先破了规矩了,我们做长辈的也没有必要继续守着规矩。有句话叫‘事急从权’,如今我们两家的事情,依我这个老太婆看,我们现在正是这样。那些繁文缛节的,我们就不要计较那么多了,先说定成亲的事情,然后再请媒人过来提亲。”孟老夫人嘴角微抿,打算倚老卖老了。

  靖远侯夫人心里冷笑了两声,她对上姚老夫人是会考虑一下卫国公府的面子,但是面对没有诰命在身的孟老夫人,她可是什么都不用在意的。

  况且,她今天可不是一个人来的。

  靖远侯夫人看了眼自顾自喝茶的文氏,文氏会意,把茶碗放了下来。

  “是孟老夫人吧?容我说句话,你和侯夫人都说自己家是有规矩的人家,那么也都应当知道嫁人娶妇讲究个门当户对。我这人言语直接,孟老夫人听了我的话也别恼。孟家的门楣和靖远侯府的,实在不相当。”文氏轻缓地说道。

  文氏和靖远侯夫人是最近才走的近些的,她为人虚荣,爱听奉承话,靖远侯夫人当初是为了自己和儿子的计划能够顺利进行,很是下功夫笼络了几个夫人,文氏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