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五章 战争红利

      此番远征高丽,完全是长乐军倾尽所有才换来的胜利。最开始范进以为这种规模的小摩擦,十几日即可凯旋,但在突然改变作战意图后,竟然前后断断续续的用了将近一个月时间。所以在这次对外作战当中,消耗了巨大的资源,几乎将所有库存清了零,远远超出了范进的预估。

  莒州私港、胶州私港和下甑岛三处据点建设并未完成,无法进行人力和武器的增援,但三处所囤积将近一年的铁矿石、煤、白银以及粮食等物资消耗殆尽。

  青岛作为最主要的武器供应和人员供应点,已经动员了百分之九十的机动力量,青岛水师和胶州渔船全部出动。吉州作为第一线,也是全民动员。贾飞和万里英驻守吉州虽然并未直接参与到前线的战斗,但是给海、陆两大队伍提供情报、食物,协助运送物资、战俘以及及时补充前线兵员、维持不断涌入当地流民的秩序,都费尽了心神。

  可以说这是倾全长乐军上下之力,又有现成的打埋伏绝佳地点,才险胜高丽的,因此长乐军抓住这次在光州城外进行的议和谈判,从而向高丽最大化的争取利益。笑话,老子可是战胜的一方,这损失当然要战败的高丽来买单了,大不了,你来打我啊!

  整个长乐军团队,除范进带领近卫团单独驻守青岛外,其余的自付坤宏、曹兴旺以下,高级军官全员参加。很多军官都是家丁出身,原本以为这种“光宗耀祖”的好事儿轮不到自己,但是范进偏要给足他们出人头地的机会,只要跟着长乐军,这种以胜利者姿态进行的谈判将会是常事,提前见见世面。

  之所以用《吉州条约》而不是其他的名字,范进自有小九九,只有这样才能凸显出“吉州独立”的意味,让东亚各国都认为这只是高丽朝廷再一次弹压不了吉州而导致的小规模叛乱。范进也并没有狮子大开口,此时虽然大明朝一年的税入不过四百万两白银,敲了高丽三百万两,也就算是高丽全国五年的存货。

  想他李氏王朝经营高丽这么多年,我拿走一点,应该不过分吧?这次损失的确是太大了。

  吉州是必须要的,光州其实处于高丽腹地,直接接收便要直面高丽方面的压力,一旦敌人切断了光州和吉州的连接,那无险可守的光州自然不算一个好的地方。范进的打算是,利用光州的地理位置,当做长乐军出产往北卖的物流基地,而吉州为生产基地,征召光州的高丽居民进行生产,同时将光州作为一个战略缓冲,能够更好的保卫好吉州。

  目前急缺管理人员的范进是不可能一口把偌大一个光州吃下的,吉州面积比山东青州还要大,哪儿弄那么多人去管理?倒不如培养亲近自己的吉州势力,让他们经营光州,自己派人监视即可。如果不听话,这很好办,大不了及时更新就完了。光州还是高丽北部的铜矿中转的重要节点,本身就有两处较大规模的铜矿,有了光州,自此再也不缺铜也!

  开放汉阳、昌元、釜山等地为商埠,这也是范进的经济战的必要条件,长乐军的商品物美价廉,各种低成本的商品,范进只比在倭国卖的贵五倍,相信用不了太长的时间,高丽人就会惊怒的发现,这银子怎么都被换成那些“廉价、无用的生活必需品”了?对此,范进只想说,老子还想研究出更加暴利的纺织品呢,棒子们就知足吧。

  至于“高丽商馆”,本来就是打着吉州的旗号,在高丽应该不会被当地人排斥,有海路的地方,咱直接通商,没海路的,咱们就去商馆,总有做买卖的地方。

  所以谈判时,刚出山就打了大胜仗的长乐军代表付坤宏十分盛气凌人,就连曹兴旺事后形容有有些“气焰嚣张”,但这样的气势的确很提气。他强势的要求高丽割让吉州岛和光州,尤其对吉州岛要“志在必得”。

  长乐军的态度就是:“如果高丽不割地,那吉州追求独立的脚步将永不停歇!”为谈判筹码,将高丽朝廷吓得直哆嗦。

  因为此时长乐军的陆军已经打到光州城外,长乐海军直抵仁川。陆军再往北就是一马平川的高丽清州,海军直接怼到了汉阳城边,这两相比较下,摆出了“如果高丽还不服软,吉州将直接打下无论人口还是规模都是高丽第二大城市的汉阳”的架势,如果吉州叛军取了汉阳,那高丽将彻底的损失掉将近二分之一的领土和一多半的人口。

  这一下就直接打到了李氏王族的七寸上,虽然范进已经是虚张声势,做做样子,但李氏高丽怎能知道他们是真来打,还是来旅游了?

  最终高丽李氏王族为了保全自己在平壤城的利益,便下令答应长乐军提出的割地要求。通过与付坤宏等人三次的正式谈判,长乐军最终“艰难”的从高丽手里割走了吉州岛和光州,加在一起达到了高丽面积的五分之一的领土!

  这份奇葩条约签订后,长乐军代表付坤宏终于长舒了一口气,有点好奇的问到高丽代表,“大明立国不久,将图们江口让与汝之,汝可曾想会有今日?我等乃是吉州追寻自由之士,这吉、光二州,便如当年大明之图们江口,尔等莫要心疼,哈哈,哈哈!”

  只见高丽代表听到竟然不以为意,随便的回答道,“光州、吉州,不毛之地也。”

  这一下倒是气到了这位近来在长乐军里面“德高望重”的付坤宏,但是他眼珠儿一转,脸上立刻堆了笑,

  “吾眼中汝之高丽,亦如不毛之地也,几年后,我等取了便是!”付坤宏走时撂下了这么一句话,让所有的高丽代表惊得各个汗毛倒竖,浑身筛糠。

  当几日后付坤宏押运着如数到位的银锭返回青岛时,受到了最高规格的接待!范进亲自到大港码头迎接,“建章”、“行使”和“监督”三院人员悉数到齐,以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