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章 大战来临

      此时的高丽朝廷正如范进所预料,在李邢敏先期作战失利后,立即开始对“吉州叛军”给予了重视。高丽的地方不大,但是却位于强大的大明和充满野心的倭国,以及野蛮好战的后金中间,所以高丽在北部和东部部署了较多的军队。

  尤其是高丽水师,高丽水师近一半的数量都部署在东南部的沿海,靠近倭国方向。在大明一带的沿海并没有水师驻扎。一来和大明是友好之邦,年年岁贡,二来大明长期施行海禁,没必要在这个方向浪费有限的兵力。

  这就便宜了范进,犹如打在了高丽的七寸上一般,水洞方向此时能战之兵,只有李邢敏不到一千人的步军了。高丽朝廷在几番廷议之下,决议调遣南部警戒倭国的水师,随后从高敞郡、任实郡、居昌郡、高灵郡五个光州北部郡县调拨军队和物资,备齐五千高丽步军,前去水洞迎战。

  随后又命海南郡、珍岛郡和莞岛郡三个光州南部郡县,就地结寨自保,以防备“吉州叛军”从水洞镇向东进犯,并且抽调人手构筑防御。

  水洞镇位于海南郡的西南,背靠大海,前面一片空旷,如果让“吉州叛军”沿着广袤的平面推进,凭借着摧枯拉朽的大败大将李邢敏的战力,估计没多久就会打下光州。光州作为高丽南部最为重要的城市,是万万不能有失的,一旦光州被叛军拿下,将会顺着平原直逼南部大城汉阳。汉江流经的汉阳,是高丽南部最为富庶和人口最为密集的城市,在整个高丽也仅仅比平壤规模小了一点点。而光州正好是汉阳的屏障,被占据了光州之后,整个高丽南部将失去控制。

  一时间水洞的东面和北面纷纷攘攘,好像整个高丽像是一个百足虫,被曹兴旺咬疼了之后开始蜿蜒翻滚,虽然高丽方面能调集的物资和人员非常有限,但深入到敌国作战,让最前线的曹兴旺还是倍感压力。

  好在水洞镇和海南郡连接的地带被海岸线分割成为若干的条状地带,无法通过大规模的军队,所有的陆地进攻,只能从东边的狭长地带过来。曹兴旺按照范进平日里的叮嘱,还有长乐军操典当中的叙述,在东边和北边两个狭长通过的地带上,遍挖壕沟。

  几道挨着的壕沟里面,足有五尺深,而且底部撒满铁蒺藜、四棱刺儿,保证进去的人畜非死即残,而这仅仅是第一道防线。

  在第一道防线往西,大概六十步左右的距离上,是一片空地。空地上有若干个小土堆。长乐大兵只需要把臂盾摘下,每个人蹲在土堆里面,就构成了有效防御。随后在这个鸟铳和滑轮弩都非常的距离上,向着壕沟外面发射,在这么一块狭长的地带,任他人再多,也要考虑考虑长乐大兵的铳子儿和弩箭。

  就算他们千辛万苦的到达了这些壕沟,当翻过去的时候,又要遭受铁蒺藜、四棱刺的双重打击,脚底戳穿都是小事儿,如果急于从这壕沟里面往外爬,那正好给了长乐大兵发射滑轮弩的机会,六十步,破甲。而且长乐大兵的滑轮弩劲力十足,长期使用之后士兵们的准头普遍都很高,于是这几道壕沟和长乐大兵,就交织成了一个死亡的网络,至少也要让敌人填上千把人。

  就算敌人突破了第一道防御,长乐大兵们并不着慌,他们顺着东往西撤退,会越过第二道防线的五道更宽的壕沟,每道沟深约七尺,宽一丈。虽然挖掘起来耽误工夫,但效果肯定会好的出奇,同样的,在六十步外的距离上,又是按照阵型排布好的若干个小土堆。

  长乐大兵路过第二道防御的时候,此时壕沟里面还没有撒铁蒺藜、四棱刺儿,虽然高度挺高的,不利于翻越,但长乐大兵可以利用手臂盾斜撑在底部,用力一踩就迅速的离开。后面的战友继续踩着这些盾牌,就可以最迅速的就位防御。最后的战友们可能会慢一些,但是前面的长乐军已经构成了有效的防御,他们殿后收拾盾牌,再爬出坑来亦不是难事。

  高丽那边频繁调动,长乐军这边也没闲着。

  深处前线第一次异国作战的曹兴旺,在经历了最初几日的惊惶后,渐渐的平静了下来。尤其是深挖了几道防御壕沟后,往日里的从容和自信又逐渐的显现。自从跟着范将军,曹兴旺从一个普通的家丁,做到了现在的团长,从对行伍打仗一窍不通,到现在被寄以厚望独当一面,曹兴旺的心是火热的,报效范进的知遇之恩也是迫切的。之前的大仗打的不多,但小仗不断,接连不断的胜利早已让曹兴旺忘却了何为“恐惧”。

  后续在吉州,由于下手太狠,而且“每每进击犹如雷霆万钧”,脸色黝黑,时间一长,便被吉州人取了“黑阎王”的绰号。曹兴旺知道范进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当用了七日功夫,将所有的壕沟和土工作业完成后,长乐海军的第一批支援到达了。见着身躯威武雄壮的长乐海军舰队,还有那些在船舷一侧高傲耸立的一门门六磅弗朗机炮,曹兴旺把心完全的放到了肚子里。有了海军支援,莫说高丽来几千人阻击,就算是倾高丽全国之力来进攻,曹兴旺也有一战的豪气!

  船队当中,有不下二十余艘“渔船N号”,在卸下了武器和补充的弹药,以及赶来支援的万里英第三团两个营五百长乐大兵后,这二十来艘船便在水洞私港靠近东边陆地一侧停泊下来。带队的正是曹兴旺的老朋友高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