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七章 雷厉风行

      就在范进等的望眼欲穿时,四月下旬终于见到了风尘仆仆的李二狗。

  连那高海龙都再次的去往了吉州,李二狗竟然才从登莱返回,范进不得不感慨这大明的办事效率简直低出了自己的认识。

  好歹此行非虚,范进的要求也不高,他就是捐个官而已,啥都行。结果得到充分授权的李二狗就在登莱巡抚左近一番运作,最后求来了这莱州府胶州县国子监教谕的职位。这胶州此时是个县,县一级的国子监教谕,在登莱巡抚衙门就可以任命。只是这拖拉懒散、吃拿卡要之风在明末盛行,就连精明强干的李二狗也吃了瘪,直到现在才回来。

  他将官身送到了范进手中,还有从九品的官服。这官服有两套,分别是带着牛角腰带的公服还有绣着图案的常服。这官服有啥门道,范进一概不知,但是他见自己捐的官虽然小,都不入流,但这两件袍子的用料还是很扎实的。但这颜色范进十分不喜——竟然是两套绿色的袍子。而且那个常服上海绣着个什么鸟,范进有些不爽的道:

  “这不入流的官,捐了甚是无趣。衣服上绣个鸭子,这是戏弄本将军吗?”

  旁边一直艳羡着范进这些行头、装束的冯剑,此刻再也忍不住了,他压抑的有些呈现了绛紫色的脸庞中,闪过了无数的表情,羡慕、憎恶,还是嘲笑——

  “那个……那个将军啊,你这从九品教谕,则相当官学中的老师或行正人员,我等文人自小便梦想这绿袍加身,怎么将军还不满足?这,这是绣的鹌鹑,不是什么鸭子……”

  范进此时才恍然大悟,靠,竟然在小小冯剑面前出了丑,不禁老脸一红。然后他想到,这记忆当中,大明的文官都是绣个啥鸟的,然后武官都绣个猛兽,看来自己虽然捐了个小官,这鹌鹑好歹也是个鸟吧?也罢,鹌鹑就鹌鹑了,穿着这件衣裳去倭国,然后卖的是吉州特产,我就不信那个鸟津松平不把咱当个人物?

  范进这一个月左右就获得官身的速度,其实已经非常快乐。因为他的礼送的很到位,礼金中规中矩,马车特别拉风。登莱巡抚陈应元就偏好这一口,见到这马车轻便、灵动,而且走起来一点噪音没有,装饰考究颇显身份。一高兴下,便直接批示过了。心中想的是:这县级的国子监教谕,已经有多年没有土豪来捐了,难得有人还热衷于县级的教育事业,真是德艺双馨,啊呸,真是德财兼备之人啊,有了这马车,走到哪儿人家不知道是我巡抚大人到了?妙,真妙,这胶州教谕真是个妙人……

  只是范进的话让冯剑非常诧异,“将军”的称呼是武将,而他“费劲心力”捐的这个国子监教谕却是个文官,虽说从九品又无实职不入流,但这根本不搭边啊,便问道:

  “将军,今后可是称你教谕先生,还是仍叫将军?这,恐……恐不合礼制……”

  范进听到这里,眼睛里忽然暴起了精光:

  “小子冯剑,我愿意称将军便是将军,先生便是先生,礼制焉能约束得了我乎?”

  冯剑看到这范大将军有些不善,便软了下来:

  “那个,将军,这文武之别……”

  范进听到这里,立时把手一挥:

  “小子冯剑,在我长乐军内不可提文武有别之事。那是大明朝廷,不是我长乐军。在我长乐军内,只有军人才配拥有至高荣誉和最高的地位,莫要把大明朝那一套拿来我长乐军中!”

  范进盯着冯剑,坚定有力的说出了那番话。这眼神和气势吓得冯剑向后竟然退了两步,

  “冯剑,我且问你,你现在是当的朝廷的官,还是做了我长乐军的兵?”

  冯剑登时汗如雨下,心中不住念叨:大明朝廷……长乐军……,莫不是,莫不是……

  跌坐在地的冯剑,终于知道了范进的野心,自己乃罪人之后,本当客死异乡,但范进好心收留,又授以重任,自己怎么还想着“朝廷”?特么的,哪个朝廷?自此,冯剑心甘情愿受其驱使。而身旁众人无论是军中骁将还是匠作坊能手,也都一同起身,躬身对范进施礼道:

  “我等愿跟随将军,若无将军便无我等,唯效死力尔!”

  范进也是恭敬的对着大家一一回敬。

  这大明朝的官身范进是一点儿也不稀罕,长乐军中所有人也都明白范进的目的,目前自己的衣、食、住,行,无一不是拜“启明星”所赐,那大明朝廷何时管了自己饥饱?不管是出于对神明的敬畏,还是数次生死相托无可比拟的信任,所有人都对范进的任何决定百分百的支持。

  范进见众志成城,便觉这世间再也没有能阻挡自己的困难,一时心情畅怀。

  他让冯剑收好相应物事,对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作何之用都不知道,别再丢了贵重物品。见到那牛角腰带,心中一动,随即屏退众人,去了由李老三代管的成衣作坊。

  这个作坊大概有十几个人,从莒州“请”来的裁缝三人。他们之前已经按照范进图样,将长乐军制式战袄做了改进。主要是利用座头鲸的皮料,在容易被胸甲磨到的地方用皮料加固。并且在裤子的膝盖、大腿正面、腚部等经常摩擦的地方也加了双层棉布,并且在最外层缝上一层鲸鱼皮甲,虽然还没穿在身上,但这些裁缝还是认为这经过范进“调理”过的新军装,不但威风凛凛还更加轻便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