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章 成佛

      大燕从起势之初,军伍内便有道人身影,只是数量极少,神出鬼没,鲜有露脸。

  个中缘由,大概只有少数人知道。

  江面年轻僧人看向三个道人,双眼微虚。

  迎着前者目光,高个儿中年道人皱眉道:“脚踏虚空,已至臻境。”

  矮个儿道人摇了摇头,“踏浪而行,仍借外力。”

  紫衣老道人轻抚胡须,依旧泰然自若。

  李沅向为首的紫衣老道说道:“道长可瞧出眉目?”

  老道人没有马上回应,好一会儿才缓缓点头,只说了一句现在连普通兵卒都知道的事,“是修行者。”

  李沅继续问道:“道长可有应对之法?”

  老道人仍是一副轻描淡写,“在想。”

  面对如此明显的敷衍,在李沅一旁的程知金等诸将面有怒容,而前者只是悄然握了握拳头,耐心道:“还请道长细想。”

  两个中年道士一脸笑意。

  燕军阵前氛围玩味。

  时间流逝,场间道士仍然丝毫没有出手的想法。李沅嘴角终于露出一丝不屑,他冷哼一声拔剑令道:“强弩营待令!”

  唰唰唰,燕军右阵传来一片声音,三列上万名弓弩手应声抽弓搭箭,瞄向江面僧人。

  李沅瞥了眼紫衣老道,见其未有任何反应,喝道:“放!”

  笃笃笃!箭簇离弦,第一弓阵千支齐发!箭尖直指江面年轻僧人!

  面对如此攻势,年轻僧人看了一眼,然后闭上双眼......

  只看那密密麻麻宛若漫天蝗灾的箭雨竟是在那僧人身前三尺便停了下来!

  一瞬,最先到达的数十支箭羽便被随后而至的更多箭尖射成残渣,伴随着越来越多折损的箭簇落入年轻僧人脚下江水随波消失,那片箭雨形成的黑幕在僧人身前两尺处硬是再难推进一丝一毫!

  箭势罢,年轻僧人显出身形,僧衣飘飘,“毫发”无损。

  饶是早已认定此番攻势并无太大效果的李沅,此时见到这幕内心依旧震撼!

  第二弓阵已经替换上前,一阵哗然后,数千燕军弓弩手马上恢复整齐严谨,只待李沅一声令下便会进行下一轮攻势。

  李沅紧抿着嘴,稍作沉吟。

  毕竟戎马数载便打下大梁江山的燕帝李沅很快又下令道:“中军后撤!游骑重骑向左而动!弓弩营移居中位!三阵合一成方!”

  将令下,兵位移。

  人足兵器声铿锵作响,马蹄重甲声不绝于耳。

  伴随着巨大沙尘消散,数万燕军腾空,一万余弓弩手集结于更为靠近僧人的前阵。

  燕帝李沅帅剑一挥,嗒,阵前又是一片整齐的上弩声。

  耗时极短,一气呵成。

  论天下军队战力,大燕独居一档!

  “放!”

  一声令下,万箭齐发!

  时值正午,此刻却宛如昼夜颠倒,天空瞬间变为一片黑暗。

  两个中年道人也不禁仰头发出一声赞叹,而紫衣老道看向那个此时显得伟岸耀眼的统帅身影,若有所思。

  年轻僧人看向头顶那道箭幕,也在想着些什么,然后他便“坐”了下来。

  僧人盘膝而坐,左手置于头顶画掌,掌面朝上;右手放于胸前,比拈花指。

  双唇紧闭,以待箭来。

  霎时,箭至。

  年轻僧人的身影眨眼间便被黑色箭矢淹没!

  万余利箭,依旧源源不断覆于其上,刹那间断箭残留便垒成了一个小山状。

  ......

  天空重现光明,都泥江两岸,燕离两国数万将士目光齐聚于江中,齐聚于那个瞬间形成的“小山头“上。

  万人屏息。

  十息。

  箭堆毫无动静。

  一刻。

  僧人依旧无影。

  两刻。

  燕军阵营隐有喝彩。

  三刻。

  离国已有哭腔。

  “这下算是真惹恼了那个李沅了!”

  “陛下!现在投诚可还来得及?”

  “......”

  燕军阵前,程知金睁大双眼仍然死盯着那处,直到眼睛犯酸,他轻声对李沅说道:“陛下,这下......该是给拾掇了吧?”

  李沅面色凝重,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包括紫衣老道在内的几个道士也都紧皱眉头,破天荒没了那股子风轻云淡。

  都泥江声咆哮,那座由残箭形成的小山头随江水渐渐流......

  不一会儿,江南崖畔传来一阵惊呼。

  只见那道盘膝身影渐渐浮现出来,年轻僧人依然静坐江面,丝毫无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