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3章 三问题

      
义庄总结起来只有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租金赋税。
义庄的租金,朝廷的赋税。
农户秋收后第一笔上缴的赋税是朝廷,第二笔才是义庄的租金。
盛德皇帝一统武国后休养生息,中期之前实行三十税一政策。
盛德皇帝莫名消息之前,赋税更是达到了四十税一的地步,也就是说农户产粮四十斤只需上缴一斤即可。
而今竟可怕到四税一的地步,四斤粮食就要上缴一斤,整整缩水了十倍有余。
李乐怕是只知武国表面,不知武国的真实情况,胡乱修改政策,也有可能是朝廷官员怂恿李乐这般做。
对朝廷官员来说,赋税高低和他们没有直接关联,他们的封地内该收多少还是多少。
但对于武国,对于李乐,却是极大的损伤,最终遭殃的还是百姓。
武国发展好只是表面现象,征收重税朝廷钱粮是丰盈了,却让百姓叫苦不迭。
即便河北天灾,即便武国要积蓄财力攻打他国,也不能横征暴敛啊。
秦时统治者赋税高达三税二,与武国如今的四税一没有多大区别。
武国可非秦时年代,武国人口基数大,四税一可在短短十年内装下两个含嘉仓。
含嘉仓素有‘天下第一仓’美誉,唐时期就已能装下六百万石粮食,几经扩建足可容纳八百万石。
两个含嘉仓啊,一千六百万石粮食啊。
曾斌不理解李乐是怎么想的。
这个时代一亩地能出产三百多斤麦子已是极限,四百斤算是逆天了,除去麦壳能剩多少白米。
四税一,百姓只能堪堪填饱肚子。
曾斌只能认为是李乐准备攻打南诏而抓紧蓄力,同时防止他国侵扰多储存些粮食吧。
“公……公子。”阿德终于缓过神来,也终于明白这个年纪轻轻的庄主必定是某个大人物的大公子,不然哪有这等魄力随随便便将三五万两银子当叶子随意扔。
“你来了。”曾斌听得是阿德的声音,翻阅的同时问道:“我且问你,朝廷四税一是何时征收的,七税一又是何时征收的?”
阿德想了想说道:“十年前是三十二税一,八年前是二十税一,六年前是十二税一,七税一应是四年前,四税一是一年前才开始征收的。”
听得阿德所言,曾斌松了一口气。
李乐非昏君也。
李乐是在做准备无疑,估计两三年储存足够的钱粮后,李乐开始恢复赋税,也开始准备向南诏进军了。
真是如此的话,两三年后百姓的生活就会恢复到二代武国时期。
曾斌拿起毛笔想要标注,却发现还未研磨,刚欲放下毛笔,阿德便已开始滴水研磨了。
曾斌抓着毛笔说道:“阿德你得尽快识字,我这里可不收连字都不识的仆役,哪怕你对整个武国了如指掌也不行。”
阿德一边研磨,一边苦着脸说道:“公子,小人年纪大了,有心无力啊。”
曾斌摇头说道:“这与年龄无关,只要肯努力,没什么学不会,铁杵磨针你听过没有?”
“小的听过这个典故。”阿德说道。
曾斌黏墨,边标志边说道:“借口往往会使人懒惰,如果你还想呆在义庄,现在就去做,义庄一年半载估计也用不上你这个百事通,其他人也是如此。”
阿德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狠狠点头,然后问道:“公子,那里面九位仆役呢,他们虽识字,但只是略识几个而已,小人怕坏了公子内院啊。”
曾斌说道:“表忠可以,但以后少在人背后说三道四,省得祸从口出,哪天我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什么都处理好了,唯独你这里出了问题,你想害死我?”
阿德惊诧,咽了咽唾沫,本想问曾斌是什么大事,却说道:“那小人替公子都遣散了?”
曾斌说道:“你自己决定吧,他们最后能不能留下来,还得看你们夫人的意思。”
第二问题是春耕问题。
义庄每年春耕比别地多了半个月,麦子能长好才怪。
北方冬天来的早,等麦子熟了,怕是没两个月就要下雪了,耕地保护做不到位,也就无法在来年有好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