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5章 兄弟情

      
“文武现身在何处?”曾荣问道。
“回国公爷,在临安已徘徊二十余日。”铁一说道。
“二十日?他在那里做什么?”曾荣蹙眉再问。
“炒菜,乐不思蜀。”铁一顿了半晌还是加上了‘乐不思蜀’四个字,因为曾斌确实乐在其中,每日起早贪黑,就差赤膊上阵了。
“哼,终于知道钱的重要性了,跑的时候怎么没想到拿银子。”曾荣冷哼一声,言罢,又问:“那对母女是何身份?”
铁一答道:“据查是河北难民,辗转临安被死去的临安人士宋可救济,平常以夫妻想称,却无夫妻之实。”
“身世还未查清?”
铁一俯首说道:“请国公爷恕罪,密谍所得消息不多,暂时只能查到这些,依老奴之见,那对母女应无其他身份背景。”
曾荣点头,半晌说道:“文武待在临安的时间太长了,此去长安还剩不足一个半月,快马加鞭虽可一个月到达长安,但以文武的性子,一边照顾那对母女一边赶路,怕是路上要耽搁不少时间,弄点事让他尽早离开临安。”
“昨日接到飞鸽传书,小公爷离开临安已有三日,不过……”铁一欲言又止,见曾荣抬起头瞪眼,铁一连忙说道:“小公爷身边多了那对母女,还有宋家眼瞎耳聋的老夫人同行,有三人拖累,小公爷怕是一个半月无法达到长安。国公爷,这如何是好。”
曾斌不按时入吏部报备,并非拖延时日不上任,此举实为抗旨,是要杀头的。
皇帝与曾荣关系虽亲也堵不住《武国律》。
曾斌按律处死,曾荣也没办法拿朝中大臣撒气。
《武国律》是死律,曾荣岂敢违逆。
曾荣就怕曾斌在临死前把自己的身世抖出来,而救出曾诗韵和让墨倾传话,便是曾斌对曾荣的一个警告。
朝中官员对曾荣已是怨念滔天,有了这个欺君把柄,岂会让曾荣再多活一天。
“怎么做还需要我教你?”曾荣拂袖离去。
柳七娘数度上门商议俚人与僚人事,在柳七娘看来,镇压俚人和僚人并非上策,当以恩威并立为佳。
曾荣何尝不知。
但河北第一批灾民涌入岭南,六万灾民岭南东部四州肯定是吃不下,唯有岭南中部与西部可安置。
曹允为安置灾民已是焦头烂额,曾荣为防止南诏暗中使手段已有一月未得安眠。
柳七娘却不知所谓保那些愚蠢的俚人和僚人。
女子误国啊。
皇帝对南诏意图未曾明面摊开的时候,曾荣尚惧柳七娘几分,现有十数万河北百姓落户岭南,不足万人的俚人和僚人,曾荣已不放在眼里。
俚人和僚人懒惰,能听从安排的话,曾荣或许还能给他们好一点的荒地。
若柳七娘和俚人僚人再执迷不悟误了武国对南诏用兵大计,曾荣只好杀之而后快,尽数围剿了事。
曾荣刚出肆厅,方氏迎面而来,愁眉说道:“老爷,诗韵怀胎已八月有余,东躲西藏也不是办法,万一流产了可如何是好啊。”
曾荣与方氏皆不知曾诗韵腹中孩子是曾斌所为,心中虽对曾斌强硬要挟多有不满,却知道曾斌一旦不管不顾,曾家必万劫不复。
方氏说罢,叹息说道:“这孩子从小聪慧,怎么就变糊涂了呢?”
“这才是文武做得最聪明的地方。”曾荣说道。
威逼与要挟双管齐下,曾荣不忌惮都不行。
曾斌羽翼未全,还需曾荣庇护。
李乐和曾荣若想安心对付南诏,也须曾斌保持缄默。
两者互对互利,难有对错之分。
曾荣一世英明勇武,却栽在了自作自受之上。
……
“那小子到哪了?”
李乐批阅完奏折,对着一副画像皱眉问道。
“陛下,已出临安半月,从饶州坐商船向岳州进发,按时间推算应到鄂州了。”李彦忠说道。
“嗯?为何不过淮南扬州,反而饶远路?”李乐问道。
“回陛下,六月底他们便可到岳州,而岳州与荆州水道七月吹的是南北风,顺风坐船八日到襄阳,六日快马可至洛阳,洛阳至长安快马加鞭一日便可到达。”
“嗯。”李乐点头说道:“二十余日每日行六十里路,和游山玩水无大差别,他还真会享受。到洛阳还剩三日,一日可到长安,他算得倒是精准。”
“就怕途中有变。”李彦忠说道。
“说来听听。”李乐说道,李彦忠如此说,说明曾斌离开临安时这几日遇上了麻烦,如麻烦不断,怕是很难在规定时间进入长安前往吏部报备。
李乐心中暗叹,曾荣虽有心计,却比不上曾斌。
长安行令曾斌知晓其隐秘身世以此要挟曾荣,李乐忌惮的便是此处。
曾斌若不管不顾暴露自己的身世,曾荣绝对难逃一死。
欺君之罪李乐能护得一时,却护不到对南诏用兵的那天。
朝中大臣早对曾荣掐断他们岭南财路不满已久,抓到把柄岂容得曾荣再翻身,碍于天子威严李乐不得不杀掉曾荣。
所以李乐才这般关注曾斌的行程,不然他一代帝王去关心一个男爵死活作甚。
“就在两日前,那宋家老夫人落水身亡,当地官府查实因百姓赶着上船撞倒了宋家老夫人,恰巧水下有一块凸起的礁石,救起时已无生命迹象。”李彦忠说道。
“你信?”李乐冷笑说道。
“老奴愚钝。”李彦忠俯首说道。
“我不信。”李乐说得不清不楚却又清楚无比,将手中的画像卷起,交给李彦忠说道:“你亲自去一趟沐王府,把这幅画像交给李朝中。”
“是,陛下。”李彦忠后退两步不见李乐再说话,缓步退出南熏殿,坐马车出了宫城,向宫城东面缓缓驶去。
“公公大驾光临,朝中未曾远迎,请公公见谅。”
“沐王爷还是神俊非凡啊。”
李彦忠微笑站于正殿,不一会便见年约四十的中年男子从偏殿快步走出,来人不是李朝中还能是谁。
李朝中年近五十依旧面如冠玉,依旧玉树临风,简直就是违背天理的逆生长,让李彦忠羡慕不已。
整个长安除了李朝中这个皇室宗亲,其余亲王皆被李乐送去封地养老了,在很多人看来李朝中深得李乐信任。
其实不然。
李乐之所以留李朝中在长安,一是忌惮李朝中手中的红线,二是为了利用与夺取李朝中手中的红线,三是宗庙的规定。
皇帝集军政于一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利通天。
没人管得了皇帝,盛德皇帝便在宗庙中建立了一个组织名为红线专治犯错的皇帝,组织由宗亲管制。
管制者,一不畏皇权,二不怕死,三有才干,四运筹帷幄。
李朝中就是红线组织的管制者,但红线却不会听命于李朝中,看似奇怪却也在理。
李朝中的任务是监督皇帝,红线的任务是惩戒皇帝与后宫妃嫔们。
比如三年前,一名宫女只是打了个喷嚏,恰逢李乐心情不好,宫女无端遭李乐杖杀,夜间李乐便遭红线惩戒,被红线掌门重重打了三十戒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