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1章 真相(中)

      
西郊贫民聚集区位于广州城西北三里处,于灵洲山环抱下而建。
大量树木被砍伐变成民居,土地变成稻田。
灵洲山西南处有瀑布直流而下,水流平缓区被开成数道水渠,其中一道水渠连接聚集区开垦出来的稻田。
大部分稻田还在焚烧翻土,少部分稻田已收获了一季水稻,百姓正翻土耕种第二季水稻。
瀑布是广州部分城区的饮用水源,也是城中百姓灌溉稻田的水源。
聚集区里的百姓不能说是贫民,用流民更加准确。
从车上下来汇入人群后,曾斌趁机在聚集区中游荡,甩开三人不见了踪影。
很快便看到他踩着泥巴,攀了小半段山腰来到了瀑布边上。
迎着温润潮湿的水汽,聚集区一览无遗。
看到聚集区全景,他对曹允的看法改变了很多。
六千七百多人聚集在一处,没有出现暴乱,没有出现疟疾,没有出现怨声载道,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功绩。
岭南一个县的人口少则千人,多则两三千人。
县人口数这么少,主因是岭南多山多林难开发的缘故。
六千七百八十二人至少可新建三个大县。
先前曹允强硬将这些流民安置在各个州县,州县是接收了,可他们并未善待流民。
当地官员和百姓根本不欢迎外来人,打压极为严重。
立了户籍的流民,因受不了当地人的欺压与当地人的习俗,再次变成了流民。
岭南民俗风俗在各个州县有很大的差异,州县内的习俗风俗也大不相同。
曹允自知流民很难立足,他只是想尝试一下变革罢了。
事实证明曹允的流民安置政策是失败的。
曹允只能将这些流民再次聚集起来,于西郊开辟了这个聚集区。
聚集区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聚方村,取汇聚四面八方百姓之意。
聚方村不在官府造册中,也不在朝廷户部案牍中,也就成不了武国的村落。
曹允曾想上报朝廷恩准开建聚方村,开建聚方村需要广州城官员同意并且在文书上用印。
因涉及到广州城诸多利益,被广州官员全员无情拒绝了。
《武国律》规定流民上户籍必须分发良田,一口人三亩地。
六千七百八十二人,一人三亩地,就是两万亩。
广州全州可种粮地五万七千亩,按全州在册人口分配后的余地还剩两万九千亩。
即便要分发,也要将流民安置在全州各个地方成为那里一方百姓才可。
手握良田的官员和百姓自然不愿意将自己多余的种粮地分给流民。
何况流民不止这六千七百八十二人,每年流入岭南的流民成千上万,谁来安置?
没有一个地方敢接收,更不会有人敢接收。
一旦接收形成风向,很多想要安定的流民必会涌入岭南,必会断了官员的财路,也断了在册百姓的生计。
曹允那些所谓的利民政策根本行不通,只会将弊端更加快速的显现。
政策上的失调,百姓种粮不够上缴赋税,饿死的饿死,流离失所的流离失所,逼得他们远遁他乡变成流民。
这是个死循环。
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岭南,恐怕又要恢复到秦时乱象。
只有像现在流民自愿开垦农田,曹允才能继续实施自己的利民政策。
做什么事都要时间,曹允想要将聚方村打造成一个全国范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在最大的难题是聚方村如何果腹。
方才曾斌去看了一眼他送来的二十车粮食,仅仅两天过去,就只剩不到三分之一了。
从曹允派来的仓库守卫口中了解到,这还是聚方村健全者一天一顿,老幼妇孺一天两顿的结果。
曾斌盘算了一下,按照目前一石八百文的恐怖粮价,一千贯可买一千两百石粮食。
如果没有河北旱灾内涝,岭南粮价不过四百文一石,可买两千五百石粮食。
起建与凝聚梅岭不仅需要粮食支撑,也需要支付工钱。
聚方村大概有两千劳动力,一个人月钱五十,一个月要支出超过一百贯铜币,一年就是一千两百贯铜币。
梅岭开发至少需要四五年时间,还是曾斌算出来最少时间。
一年一天三餐再加上一年一千两百贯月钱,七七八八算下来一年单单供需六千七百多人就需要将近一万贯。
揉了揉犯疼的太阳穴,还是先解决今日之事吧。
聚方村和其他村落一样设有里正之类的管理者,只是没有俸禄而已。
聚方村分三个片区,在职里正共有三人,里司共三十人,其他杂役者共计一百二十人。
聚方村正中有一大型建筑,里面设有议事厅、刑罚、监牢等等各类在州县都能看到的办公场所。
八卦从不缺人,整个建筑周围围满了看戏之人,杂役者在不停的维持秩序。
不去开垦农田,却跑来这里围观,伸手要饭的毛病恐怕一时半会难以改变了,曹允需要走的路太长了。
艰难的挤进人群,出现在议事厅外的时候,除了先前身上的泥巴,衣衫和脸上也多了很多黑灰。
“干什么的,还不快退下。”议事厅前一名负责维持秩序的杂役呵斥曾斌,并狠狠推了他一把。
杂役眼中寒光闪烁,一把冰冷的长剑却架住了他的脖子,眼神瞬间便成了死灰,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杀人了,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