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9章 第29章

    可月有圆缺,人无完人。要说这齐佑廷有勇有谋,背靠武安侯这等官爵世家,照理应该仕途顺遂、花好月圆才对。可现在的齐佑廷官职只比之前往上升了一级,二十好几的人还未成家,连在汴京居住的时间都非常有限。

    归根结底,无非两点原因。第一,齐佑廷虽是武安侯的儿子,但却是庶子,乃是一个登不上台面的爬床丫头所生。有了齐佑廷后,抬了姨娘。但在武安侯府里只能说是不饿不寒地活着。前面的大哥乃是正房嫡妻所生,不出意外将来定是武安侯的继任者。二是齐佑廷的面貌,确切地讲不仅仅是面部,连有衣服遮盖的地方也都不同于常人。早年吴怀节还在京城时,便听人八卦说。有一次一个丫头存了要爬床的心思,在齐佑廷沐浴时冲了进去,正好目睹齐佑廷出浴穿衣的一幕。传言那丫头说齐佑廷身上一块白一块红,脸上更是连眉毛都没有。整个人就像敲碎的鸡蛋,有的带壳有的不带壳,看着甚是吓人。那丫头看了一眼就昏了过去,醒来之后更是疯疯癫癫。原先还有人存了心思,想把人嫁给齐佑廷,现在就算不是为了女儿的终身幸福,为了自己的名声,也再无人提及婚配一事。齐佑廷变成了京城中的边缘人,连当今天子知晓此事后,也日渐疏远。

    譬如这次督办东南海寇之事,有些脸面的勋爵人家早就走门路想办法向皇帝递了意思。毕竟那浙江福建一带早年是不毛之地,黄宋建立后,日子慢慢有了起色。可听说动不动就有海上飓风侵袭,这几年寇贼又成群结队烧杀抢掠,大有与官府分庭抗礼之势。官府想做些成绩出来,可水上作战实属不易,几次交锋下来败多胜少。所以,一句话这督办海寇的是件棘手的差事。谁家闲着没事,愿意让自家儿郎到这种鬼地方。

    自然而然,爹不疼娘不爱的齐佑廷成为了最合适的人选,既有能力,同时又能用身份镇的住地方上的官员。

    官家做出这个决定,上上下下无不称颂其决断英明神武。习惯了在外漂泊的齐佑廷,行李什么的都不用收拾,只去自己姨娘身边话了个别就踏上了漫漫征途。因为想要提前习惯水上作战的感觉,所以舍弃了陆路交通,走了运河水路。

    船只行走到黄州一带,考虑到这片区域乃是九省通衢的要地,又是产粮大区,以后运送筹备兵粮,少不得要与这里的官员打招呼,所以齐佑廷在黄州码头停泊了下来。一面安排人补充船上的物资,另一方面开始与黄州的官员联络感情。

    本也没有存要见吴怀节的想法,毕竟武将之间交往过密不是什么好事。只不过,齐佑廷在酒桌之上偶然听闻了有关吴老夫人的离奇故事。直觉告诉他,此事可以做文章,而且还要文章。于是谎称也想寻医治病,派人送了拜帖到了吴家。

    这份拜帖好似一阵惊雷,砸在了吴府中人头上。吴家老爷和老夫人自是知道吴怀节口中所提的贵人是谁,所以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是一副“贵人用情至深,果然如此的表情”。而吴怀节,他的心情更为复杂。难得狐假虎威一次,转头就被抓包,关键自家老爹和老娘还蒙在鼓里。怎么办呢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李月萍,此刻还不知道什么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一门心思地跟栖雁院的毒物较劲。

    带着一身的疲惫和心塞,李月萍回到了丝雨院的偏房处。却看见柳姨娘正在逗弄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在床上玩儿。孩子现在已经接近一岁了,不再是躺在襁褓里冒奶泡泡的娃娃了。现在正是对外面事物感到新奇的时候,原本乔氏安排了婆子过来照看两个孩子。但无奈吴家不是什么钟鸣鼎食之家,婆子手头上总有些事情。支应不开的时候,旁边的柳姨娘便成了他们的救星。一来二去,柳姨娘现在倒成了带孩子的主力。

    就听到柳姨娘对着孩子问:“鼻子在哪里啊?眼睛在哪里?姨姨的眼睛在哪里啊?”孩子们乐此不疲地和柳姨娘进行互动,小手也在脸上挥舞,有时候着急起来,踉跄着就要往柳姨娘身上扑。嬉笑之间,仿佛李月萍才是那个外人。

    看见月萍回来了,柳姨娘似乎有些失望和不舍。可还是站起身走到了门口,经过李月萍身边时,见到月萍向她行礼,赶忙扶起了她。纠结了一阵,开口对李月萍说:“这几天你事情多,我有空会来替你带着这两个孩子。等你得空了,我有些话想对你说。”

    李月萍是乔氏的人,本不想和柳姨娘发生太多交集。可是两个孩子正是开口说话,要人引导的时候。没有柳姨娘,确实不方便。李月萍思忖了片刻,就笑着答应了,只要不是什么威胁乔氏主母地位的事,想来自己也可以帮帮她。

    送走了柳姨娘,李月萍就和孩子收拾收拾早早睡了。吴府的这几日,慢慢让李月萍过出了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边云卷云舒的惬意,真希望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下去,不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