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9章 春日

    陌上人如玉,爽朗清举。

    君子世无双,萧萧肃肃。

    未等回过神来,她直接吹出了一记响亮而悠远的清脆口哨。

    ……

    那拈在指间的迎春花枝僵了僵,葛布面纱倏地归回了原位。

    呃,好尴尬哦。

    是她肤浅,冲动了。

    “……果然是天变暖,连会吹哨子的红翅凤头鹃也飞北方来了。”

    被一位娘子当面调戏了的人,很镇定地开了金口,不在意自己脸面,反而还想强行为她挽回几分薄面。

    “娘子可曾在明州见过凤头鹃?”

    她呆呆地,回过神来,脸若火烧。

    仗着有薄薄的葛布面纱遮掩,她龇牙咧嘴,脸皮不住抽动。

    脑中乱成一团。

    平心而论,这位先生长相着实出众。

    但这绝对构不成她当了一回登徒子的理由。

    僵僵地俯身,深深地行了一个福礼,她快步往前走,去追赶她的儿子和小郎君。

    太尴尬了,太尴尬了!

    这里不是她家乡,不是为美人哥哥弟弟投币鼓掌的时代啊!

    太尴尬了!

    “妈妈,妈妈,送你花!”

    说时迟,那时快,真正来拯救她的人挥舞着一枝梅花向她奔过来。

    好儿子!

    她仿若看到了脚踩五彩祥云飞来的英雄,顾不得后边还有人在看,三步并作两步抢上去,一把抱住儿子,弯腰将脸埋在儿子的小肩膀上,终于懊恼地低低嚷了一声。

    “妈妈?”

    “刚刚你跑哪里去啦?”她站直,捏捏儿子的小红脸蛋,“怎么把面纱摘了?还有沙尘呢。”

    “带着好累赘的。”儿子扭头摆脱了她的五指,将手里的梅花枝显给她看,“山那边有梅树,可漂亮啦!”

    “现在还有梅花开呀?”她此时此刻无比欢喜儿子的小嘴叭叭叭。

    “不多啦,我好不容易才找了这么一枝花多的。”儿子将花枝塞进她手里,拉着她往前走,“元寿哥还在梅树边等着呢,妈妈,我带你去看看吧!”

    只要是现在能有个事干,让她能忘了刚刚的糗事,她绝不拒绝。

    兴冲冲的元哥儿拉着讪讪笑的母亲,转过山间的小道,往印象中的梅花林找去。

    “妈妈,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对吧妈妈?”

    一边迈开小短腿,元哥儿一边振振有辞地拉着他的妈妈走,小嘴巴继续叭叭叭。

    “我们今天就在行万里路的第一步,对吧妈妈?”

    不,不,他们只是被人硬扯着出城踏青,可没她儿说得这般的冠冕堂皇。

    陶三春腹诽自己真的不该出门来,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随着这个开始喜欢掉些书袋子的儿子走啊走。

    “妈妈你看这天上的云好白好白啊,就是这山有点多,不过也算是青山连绵了,嗯有山有水有树有花,妈妈,我可以背哪首诗来应应景呀?”

    她儿却是轻松自在开开心心,一时竟还诗兴大发,想找首诗来显摆一下肚中的墨水。

    “胜日寻芳泗水滨——”她随口一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元哥儿小胖手拉着她摇啊摇,立刻琅琅而诵,末了很得意地道:“我没背错吧,妈妈?”

    陶三春很应景地嗯嗯了两声,夸了句好。

    “再来一首,妈妈,再帮我起个头。”她儿大受鼓舞,立刻要求再来。

    她如今脑子里如大雪纷飞,能记得这么一首已经很了不得了好吗孩子?

    她借口仔细找那所谓后山的梅树林子,假装没听到儿子的话,不肯再开尊口。

    “妈——妈——”她儿扯住她袖子,不肯被她混过去。

    “迟日江山丽——”

    她无奈地抓抓头发,盯着转到眼前两人多高好似城墙绵延的大山石,不是很想继续翻过去寻花了。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生。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她儿却兴致勃勃地一边大声背诗一边手脚并用往上爬,“嗯,沙暖睡鸳鸯——妈妈,我记得还有几句哩,咋背来着?”

    她儿卡壳了。

    她……也卡壳了。

    “我也记不得了,晚上回去翻翻书好了。”

    她很爽快地朝她儿子表明,自己绝非是那种肚子里有好多好多墨水的饱读诗书的……别人家的妈妈,顺手扯住她儿的小手,“别爬山了吧,很累的哎。”

    “可是转过这块大石头,妈妈你就能瞧到后山的梅花了啊。”她儿还做着立于高山之巅,仰首狂背唐诗三百篇的美梦,不肯这么半途而废,“行百里者半九十,妈妈你忘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