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9章 迎风

    不过短短数日,一身棉袄棉裙整齐回家去的妇人,如今却是这般凄惨。

    身前灶台里火焰熊熊,刘嫂子却哆哆嗦嗦泣不成声。

    很寻常的异乡事。

    家有破屋三间,被大雪压塌,婆母当场毙命,公公挨到今日早上也伤重不治。

    丈夫两年前因病无钱医治,吊死在自己屋后。

    如今仅余孤儿寡母。

    “族里说,如果奴没钱给公爹婆母办丧事,便要把奴和小福卖去红袖胡同,说,说哪怕去给妓子们做个烧火的下奴,也该尽孝心整齐地给公婆发丧,给宗族博一个孝妇的美名!”

    小福跪在地上,一边无声流泪,一边砰砰磕头。

    陶三春抿紧双唇,一言不发地掀开锅盖,抓一把红糖撒进滚开的热水,拿块冻姜拍烂丢了进去。

    “奴跪着求族长,说先借些银子,好歹先凑合着把公爹婆母安葬了,等熬过了年奴和小福会回东家娘子这里做活,到时候必定将借的银子给还了。”

    刘嫂子泪早已流干,嗓子哑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可族长说,奴和小福在外做活一年也不过能得上二两银子,发丧怎么也得五两银子,如今正闹雪灾,却到哪里去借这许多的银钱!还说当初小福爹痨病没钱医治,自己吊死了不管家里,我公爹不肯舍了房子去发丧,棺材钱还是找族里借的,到如今尚没还清呢!”

    陶三春瞅一眼门外洋洋洒洒的鹅毛大雪,入目一片干净的白。

    默了片刻,她方板着脸,平静打断妇人的泣血哭诉。

    “你们先起来喝碗姜汤,不然冻死了也就是死了。”

    刘嫂子重重地磕个头。

    东家娘子平日里看似温和可亲,她相处了一年多,自然明白东家娘子的行事性子。

    听娘子这么平平静静一说,她立刻不敢再哭着找厌。

    冻僵的身躯实在没了爬起的力气,她有些狼狈地跪着挪动两步,移到灶台前。

    拿碗盛了姜汤,她哆嗦着先递给儿子,再给自己也舀了一碗,顾不得滚汤烫手,急急灌进嘴里。

    舌头烫得立刻起了燎泡,瞬间滚过心肺的热流,却让她终于活了过来。

    陶三春转过视线,不想再看这凄惨狼狈的母子二人,却见借口去收拾后院收拾了多半天的胡管家,正站在厨房外对她轻轻招手。

    她静静走出来,反手关上门板,再朝着胡管家福一福,却说不出话来。

    “娘子想如何处置此事?”

    胡管家示意她进厅堂暂避了风雪,低声道:“院外有两个汉子和牙婆正等着呢。”

    陶三春闻言,有些恼怒。

    这是做什么呢!

    逼着她买下这可怜的母子,还是说逼着她掏银钱给他们解决事端?

    她也只不过是普通的小老百姓,也是身无所倚的孤身母子。

    “依本朝律法,身无恒产者禁止立户买奴。”

    干巴巴地背出立户规矩,这是她当初进京来就打探清楚的。

    “胡老爷,这屋子我还是从贵府赁得呢,根本不能买了这母子俩。”

    所以为了避免麻烦,她还是掏钱买个清静罢。

    “我这就取二两银子去,先让刘嫂子回家把丧事办了,您看这样可行?”

    没钱大办丧事就简办,买不起好棺木买两个薄板也是大有人在的。

    五两银子她当然拿得出,但她不能这么拿。

    “娘子切勿动怒。”

    胡管家却低声拦住她,捋捋花白的胡须。

    “不瞒娘子,当初从许衙役手里买这宅子时,老奴曾顺便打探了这刘氏母子的底细。”

    陶三春愣了愣,虽然明白这权贵人家的管家老爷的言下之意,但心底止不住泛起后怕的寒意。

    “这母子也是可怜人,夫郎病重为不拖累家里自己吊死了,余下老夫妻辛苦带着儿媳孙儿艰难度日,家里不过破房三间。如今既然老夫妻已身故,想必这孤儿寡母是保不住家产了,即便娘子心善给了银子暂时解了他们困境,也不过是暂时而已。”

    胡管家似是没瞧到她不自觉的防备,只继续说下去。

    “娘子如今身边无可用之人,何不趁机收买人心,给自己买几个忠心的奴仆?”

    不等她出口反驳,他继续道。

    “元哥儿眼看着就大了,娘子还能保证自己不离元哥儿左右、时刻寸步不离么?娘子迟早要给元哥儿身边备下几个忠心的下人,时刻跟着看护着。”

    “可是……”

    “娘子与这刘氏母子相处一年有余,该是知晓这母子本性纯良,刘氏勤快老实,胆子虽小却知晓世故人情;小福机灵听话做事利落。”

    他深深看一眼那紧闭的门板。

    “若娘子善心,给了他们恩情,何愁他们母子不真心侍奉娘子和元哥儿,一辈子对娘子忠心耿耿?”

    “可这……不就是趁火打劫么?”她有些动心,却是过不了自己心底的那道关口。

    “应该是娘子解了他们危难,救他们于水火才对。”

    胡管家忽然叹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