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6章 大树

    突兀登门拜访的好看小郎君,留给元哥儿的真正登门礼,是第二天冬至之日,让胡管家亲自送来的,摆满了整个大书橱的书册卷籍。

    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一直到四书五经典籍古卷,即便是元哥儿以后想考状元,这里的书估计也够用了。

    陶三春目瞪口呆都不足以形容当时的震撼了。

    即便是在她家乡,满满一书橱上千册、包罗天地万物的书册,也是很珍贵很珍贵的啊。

    她怀疑因为她不肯接那一千两的酬金,人家全部买了书拐弯抹角地给她补上了。

    对于普通市井人家来说,有什么,可以比供出一个读书人来摆脱布衣白身,进而改换门庭更难能可贵的呢?

    书卷典籍,便是改换门庭的真正底气。

    这满满一面墙一书橱的书册,就是嘉义夫人府还给她的天大人情。

    “陶旦旦,这大树果然是不好靠的啊。”

    送走一脸艳羡不舍的胡管家,她喃喃自语,颇是头疼。

    “投机取巧的事,不能再想了。”

    她只是想带着儿子,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异乡好好地活下去罢了,怎么就这么难呢?

    好苦恼啊,虽然她目的就是求个大树底下好乘凉,同那嘉义夫人府扯上关系,但却不想走得太近啊。

    这满满一书橱或一屋子的节礼,她收得胆战心惊,既怕是人家想一次性把人情买断,更怕是人家还另有所求。

    这遍地权贵的京师,她不过小小百姓,根本不懂与权势人家交往之道,那些文绉绉的言语,那曲里拐弯的话里有话,她根本不会应对啊。

    “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她头疼地叹口气,瞪着自己只知道玩的傻儿子,颇有些恨铁不成钢。

    “陶旦旦,你确实该好好读书学习了!”

    “妈妈你不是说等我八岁了再读书也不迟吗?”

    元哥儿莫名其妙地瞅自己娘亲一眼,理直气壮地道:“我现在才七岁,还能再玩一年呢!”

    “……”

    陶三春拍拍胀痛的脑门,有些不明白自己当初是犯了什么魔怔,竟然能对儿子说出这样的话。

    “不过那个小哥哥应该读了很多书。”

    元哥儿坐在小板凳上,笑眯眯地瞅着自己书橱中多出来的满满一面墙的书,沾了天大便宜似地欢喜道:“妈妈,咱们发财了,以后你不用再给我买书了!”

    “……”

    陶三春这次是真的不想再同傻儿子说话了。

    陶三春担忧刚刚靠到的大树还能否继续乘凉,结束了冬至大朝会的韩旭山和杨达虎,并骑跟在自家大人车驾之后,也正在津津有味地聊着那棵大树。

    真正的大树。

    “你是不知道,当时小郎君那瞠目结舌的样子,我都给惊着了!”

    韩旭山咂咂舌,一手控着马缰,一手摸索着下颌,讲说得津津有味。

    “等小郎君出了陶家门,立刻让老胡回嘉义夫人府,去搬他放在府上的那一整橱的书送元哥儿,老胡一直磨蹭打岔,想劝小郎君改了主意。”

    他哈哈大笑。

    “哎哟,他那个心疼的守财奴样儿啊,我看得下巴都要笑到掉下来了!”

    哈哈,向来做狐狸的人,终于也被他瞅到了兔子的傻呆样,简直是大快人心得厉害!

    “只怕不止是心疼小郎君的书送了人。”

    杨达虎轻哼了声,细长的锐眼半眯,“是心疼小郎君要渐渐脱离了嘉义夫人府吧。”

    他们小郎君自襁褓之中离了明德皇后怀抱,便被当今郑重托付嘉义夫人代为抚养了一年。

    虽小郎君自两岁起便回宫由当今亲自教养,但从来是将嘉义夫人府当做第二个家,连三岁开蒙后,偶尔离宫闭门读书,也是落脚嘉义府。

    “小郎君在嘉义府遭了这么一番磨难,如果不是恰好有陶娘子献药,如今有没有嘉义府,还两说呢。”

    韩旭山冷冷一笑,掌中马缰捏成一团。

    “嘉义夫人果真是老了,连她儿孙的小心思也约束不住,如何让小郎君继续安心落脚?”

    即便是小郎君和今上念旧,尚顾念着嘉义夫人往日情谊,但他们家大人,可没这些顾虑。

    “当初明德皇后——”

    “慎言!”

    杨达虎低喝一声,打断同伴的忿忿。

    他冷静地道:“你喝醉了不成,竟学那长舌妇人,敢嚼舌风言风语的疯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