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077截教门人袁角之诸星剑法

    刑浩也是两手抱拳,“贤侄请!”

    这刑浩使的一是板斧。刑浩的弟弟刑天在作战时拿的是盾牌,持一大斧,不是有“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这一典故吗?传说刑浩和刑天两兄弟是一次地震后出现的,无父无母,靠吃一只野猪的奶长大成人。遭遇一次雷电后,两兄弟神力惊人。两兄弟后跟随炎帝。

    言归正传。

    刑浩将板斧舞了一阵,见袁角从腰间抽出一软剑,差点笑出声音来。

    “贤侄,你用这等薄片作兵器,怕是不行吧?俗话说,两军对阵,有好的兵器就得先机一半!”刑浩说。

    袁角也不说话,将软剑折了几折,搓了搓,然后抛向空中,刑浩和袁周山都看得出神:只见一只软剑头部出现一轮毂状形体,形体四周均匀分布着三个三角形凸缘,每个三角形都闪着光。

    “贤侄,你这是什么兵器,形状如此怪异?”刑浩说。

    袁周山则是好奇中带着疑问:我儿什么时候学会这种本领,现在不便问,一会儿再说吧。

    “角儿,开始吧,好好向刑伯伯学习!”袁角说。

    袁角现在这剑可就不是刑浩说的薄片了,而是一把气势磅礴重型豪华剑器了。

    “我这剑叫三星剑。我们只比三招,可以吗?”袁角说。

    刑浩说:“依贤侄所言。”

    “请刑伯伯指教。”袁角抱拳说。

    刑浩也不客气,板斧一挥,夹带着劲风,呼呼向袁角攻击。

    袁角侧向让过这一板斧,三星剑刺向刑浩头部,这招在蒙面道人的口诀写的是:直捣黄龙。

    袁角开始是也不懂这直捣黄龙是什么意思,后来反复琢磨,才明白,这是直取面门的意思。不过,这直取面门到底会是什么效果呢,袁角也还是第一次和真人对阵,说良心话,他也不知道。

    这一剑刺出后,一旁的袁周山叫了起来,“刑将军当心!”

    只见这剑头部的三个三角星的里面突然伸出三支软剑,能伸能缩,剑尖分别刺刑天头部三处大穴。

    一是头部的印堂穴。这个穴位在两眉心连线的中点,刺中后人麻痹三叉神经,让人头昏头痛,严重时会死亡。

    一是头部左侧的太阳穴。这个穴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它的位置,是一个死穴,被点中后,轻则昏迷,重则死亡。

    一个是头部后面的哑门穴。此穴位于项部,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此穴被点中后,会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刑浩是练武之人,当然明白这几处穴位被点中的后果,忙用板斧去格开三星剑,同时弯腰,想避开这些软剑。可是这些软剑极有灵性,看准三个穴后,竟紧追不舍,其中有一只软剑竟转弯越过刑浩的板斧,直刺刑浩脑后的哑门穴。

    可是真正当这些软剑要刺中三处要穴时,袁角突然收剑,跃出圈外。

    “刑伯伯,第一招我们打平。”袁角说。

    此时的刑浩已吓出一身冷汗,他心里当然明白,如果袁角不中途撤招,也许现在自己已躺在地上了。

    “贤侄武功精湛,这第一招刑浩输了!”刑浩说。

    袁角也理会这句话,“刑伯伯,第二招,注意了!”

    袁角正要出剑,袁周山说:“角儿,今个儿,炎帝那儿还有事,你刑伯伯那儿还有公务,下次再比吧。”

    这话正合刑天的意思。

    “袁兄,不是你提醒,我差点忘记了。”刑天转身又对袁角说,“炎帝今天让我去一趟祝融那里。贤侄,你功夫了得,下次再向你请教!”

    袁角说:“刑伯伯言重了。”

    其实这是袁志山的良苦用心,让一个大将军输得太惨,面子上也不好看。

    刑浩离开后,袁周山立即将袁角拉到家里,说:“角儿,你这剑法是谁教你的?”

    袁角说:“爹,是一个蒙面道人,有天晚上,他来到我房间里,给我了剑诀,有一次还在梦中给我讲解,不过,我不知道他是谁?”

    “角儿,你这种剑法,我曾见到过。”袁周山说。

    “爹,在哪儿见过?”袁角说。

    “炎帝的二女儿曾使过这种剑法,不过,当时见他的剑端只有两颗三角星。”袁周山说。

    袁角说:“说明她只练成了剑法的第二层。”

    袁周山说:“你师傅有没有说这剑法一共有几层?”

    袁角说:“九层,师傅当时说他也只练到第八层。”

    袁周山说:“角儿,刑浩是有名的将领,你用第三层剑法第一招就赢了他,如果是三层以上的剑法,那还得了!角儿,从今往后,你就在家好好练功,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是,爹!”袁角说。

    现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厉山镇九龙山南麓的烈山,炎帝的宫廷。

    炎帝的大臣祝融、夸父、刑浩刑天兄弟、雨师赤松子,力牧等立侍两边。

    “各位,当今天下五分,东边有太吴统治,句芒辅佐,西边有少吴统治,蓐收辅佐,北方有颛顼统治,玄冥辅佐,中土有伏羲统治,表面上风平浪静,不过,大家都在暗中招兵买马,以期能一统天下。所以我们也不能闲着,得广招天下英雄,扩大我们的力量,伺机一统天下。”炎帝说。

    众臣一齐说:“是,炎帝!”

    炎帝说:“很好,有事奏来,无事就退朝!”

    众臣都没事,次序退朝,炎帝突然说:“力牧,招袁志山父子到后宫。”

    力牧实际上就是传令官。相传力牧原是一畜牧氏族的首领,善于牧羊和射箭,力气大,能拉开强弓,在炎帝手下当个传令官是窝囊到极点,炎帝死后,被黄帝请去,赐名力牧,曾拜官丞相,力牧的后代有姓力的,有姓牧的,按理力姓和牧性本是一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