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6章 祭天登基

    贵妃和淑妃得知皇后回宫,两位还在宫里‘养老’的前朝嫔妃,也开始准备了起来。

    “妹妹,你说我们太庄重了是不是不太好?”贵妃潘颖有些拿不准,“毕竟殿下是男子,要是陛下误会了……”

    淑妃看着自己的衣裙,也是有些头疼,“太过常服也不行。”就显得不尊重了。

    最后两人磨蹭半天,化了个淡妆,确保不会喧宾夺主,而服饰,她们没有按照妃嫔的着装要求,而是按照世家女的妆容进行搭配。

    两人现在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虽有共同的目标,但陛下已经透露出来需要多多的人才,她们自然不能内斗,何况,少一个有才能的女子,对于女子从政这条路而言,就少了一个帮手。

    互相给对方确认无误后,这才出门前往两仪殿。

    “潘氏/温氏见过殿下,殿下金安。”

    景昀坐在上首一脸无害,“两位请起。”遂吩咐宫女看茶。

    景昀状似无意地打量了两人一眼,从她们进门伊始,就能看出她们的规矩很好,且能在规则内很快定位准自己的位置,潘贵妃长得更加艳丽有些,一举一动却也没有破格,在稳重的范围内,淑妃更显温婉淑女,看起来似乎更加无害。

    景昀没有一点威严,温和地问她们住得如何,就像是不知道聊什么被迫营业,贵淑二妃的素养让她们不会看着场面冷场尴尬,一时间两仪殿内十分和谐。

    送走了两位,景昀不再露出生涩无害的笑容,整个人无精打采了起来,用过午膳后还睡了个午觉,才溜达去了太极殿等盛棠,无聊时还有他的猫陪着,比起还在忙的盛棠,这日子也算是潇洒。

    盛棠在太上皇二人的寝宫,听闻盛棠的来意,太上皇木着个脸,太后乐呵呵地瞧他们父女互杠。

    “你懂什么叫太上皇吗?太上皇就该安心养老,哪个太皇上扒拉着政权不放的?”

    “那是被夺了位的!”盛棠觉得她可孝顺了,“我是那种不放心家人的人吗?爹,您的本事不能浪费了!”

    “别跟我扯这套,你就是想我白给你打工!我在琼州给你当牛做马,这都太上皇了,我不干!”盛徇文开始摆烂,“我人老了,精神不好,干不了事。”

    “我都说了没打算让你出题了,我让你干回老本行而已,”盛棠软磨硬泡,“以前是给皇帝打工,还得看人脸色,还得担心皇帝拖后腿,现在不一样啊,现在谁敢给你脸色?”

    “爹,你这闲着也是闲着,这俸禄改革就是得趁现在朝廷初立,而且我听说啊人越是动脑以后越不容易老年痴呆……”

    “盛棠!”

    “我看你是当了皇帝飘了,诅咒你爹我老年痴呆?你给我站住!”

    盛榕在宫殿外听到了盛父的怒吼,拍了拍胸脯,在盛棠出来后把她悄悄拖到了一边,“姐,那个……”

    “哪个?”

    “那个九公主……”盛榕神色尴尬,“怎么办啊?”

    盛棠凤眸微眯,神色玩味,“是你看见过她了,还是有人在你耳边说什么了?”她弟可不是能想起这些的人,靳予安的姐妹们和那些太嫔太妃,都被盛棠统一挪到了后宫的一角,按理来说不应该被盛榕遇见,莫不是最近动静太大,或是大典在即,有人忍不住了?

    “听见两个宫女在谈。”盛榕这时候倒是不扭捏了,好奇地看着盛棠,等待盛棠的处理。

    “公主们和潘温二人不一样,她们和皇家的感情始终不一样,先晾着吧。”她们身为前朝公主,注定了和别的女子不一样,她不可能直接用她们,即使她们天赋能力都高。

    “至于你以后的亲事,有喜欢的,自己去追,没有的话,弱冠之前爹娘那里我会给你挡着,满意了?”

    “满意满意!”

    打发走盛榕,盛棠又忙活了半天,这才回太极殿,一回太极殿就发现景昀抱着猫,旁边还烤着火炉,好不悠闲自在。

    “你倒是过得舒坦。”盛棠酸溜溜地来了句,随后自己也走了过去烤火,把猫儿给顺了过来。

    景昀猫儿被抢走也不在意,“能者多劳。”

    盛棠:“这不就是我撺掇别人忙活的话术?”

    景昀:……

    “潘贵妃没有淑妃能装,”景昀汇报情况,“但两人恭顺的态度都挺足的,爹娘那儿对她们的认知如何?”

    “还不是那样,浮光和跃金两人也说她们面上听勤奋的。”

    “那什么时候用她们?”

    “等大典结束后吧,”猫儿四肢摊开趴在盛棠身上,还是有点重量的,“到时候先让她们做女官。”

    “世家怕是会有意见。”宫中的女官说得好听,那也是服侍人的。

    盛棠闻言好笑地看着景昀,“那不正好?这宫中动了那么多眼线,他们还是跟个乌龟一样动都不动,就等着他们有意见呢。”

    “万宁的一切如何了?”

    “都挺好的,今年百姓种的白萝卜,有些还没长得太大就爆开了。”景昀笑着说,“如今南北一统后,游客反而更多了,就是这要邻近过节,估计都还得忙。”

    白萝卜爆开,倒也不是烂了,而是肥料撒多了,也证明如今万宁百姓的生活确实不用担心了。

    京中巡逻的官兵越来越多,就是老百姓也能看出氛围的严肃。

    至于散乱的御林军,原先那一批真正的混日子的二代们,已经被盛棠扔回了家中,换上了武将家庭的子孙,又或者一些勤恳的二代们,要知道,君子六艺,就算是文人,他们也是会要求骑马射箭的,还是有一定‘武术’的基础。

    不仅如此,新编的御林军每天的日常训练也加大了力度,盛棠可不允许再出现所谓的御林军,连被人一锅端了还反应不过来的事情。

    到了正月初一的前一晚,盛棠是别想睡觉的,干脆白天给睡足了,将公务扔给了太上皇和右相公孙珏,这一次太上皇倒也没有意见,很是爽快地应了。

    天还未亮,就开始整理仪容,禁卫军和新编的御林军也一早就在到处视察安全系统,不能有丝毫错漏。

    登基大典第一项,也是最庄严肃穆的流程,就是祭天。

    事实上,若非边境还在战乱,疆土未稳,公孙等人是想让她前往泰山祭天封禅以示正统的,然为了安全和坐镇京都的考虑,只能‘委屈’盛棠在京都东侧专用来祭天的天坛进行祭天仪式。

    因要出行,街道等路面都早早进行了清洗和疏通,兵马先行开道,龙辇内坐着盛棠,盛棠坐得端正笔直,身形不动,冠冕上的冕旒十分平稳,盛棠面色平静,不怒自威的气势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来,后面跟着一长串的随行护卫和官兵。

    百姓都在官兵拦住的里面,看着这长长队伍,竟不敢大声说话,只是小声的嘀咕,但一个人的嘀咕是嘀咕,人一多,就还是嘈杂了起来,盛棠想别过头去看看,问问你们在说什么,但想到可能有损形象,只能继续目不斜视,忍着腰酸,继续前行,她回来一定要乘马,一定!

    到了天坛外,盛棠被人扶着下了龙辇,百官已经在此等候,一声号角响起,所有人都一脸肃穆,没有人敢嬉皮笑脸。

    号角声歇,敲出第一声鼓声起,盛棠踏出第一步,双手一个甩袖,两手叠于腹前,长袖大袍平整顺滑地侧在身旁,盛棠昂首挺胸,一步一步,缓缓走向祭坛,冕旒晃动的幅度不论是谁,都无可挑剔。

    盛棠走过百官站立的一段,前面也还有一截路,文武百官此时就像是经过无数次的训练,转过身子正对祭坛。

    从某一个朝代开始,皇帝的龙袍统一默认成了金色,象征帝王的权威,可盛棠偏偏让人将龙袍改成了红色,红色张扬而瞩目,加上金丝线勾勒的金龙图腾,在暖眼下格外的耀眼,红色也一如盛棠的气势嚣张。

    龙袍看似只是改一个颜色,却是盛棠在告诉百官,告诉天下,新的王朝,她就是规则,规则也只会由她来制定,之前的默认,之前的潜规则,已然作古,正如同她一个女子也能登上皇位,登上祭坛,她本就代表着新的规则。

    盛棠平稳地踏上祭坛的台阶,一个阶梯,一声鼓乐,直到盛棠踏上祭坛,鼓声停下,偌大的祭坛,可闻呼吸。

    盛棠双手接过礼官递过来的酒杯,平稳持在前方,抬眸,一字一语,铿锵有力,“朕,盛棠,上乘天道,下顺臣民,昭告天地皇祗,于正月初一,立国大晏,伊始新元。”【1】

    “日月为证,天地可鉴,凡犯我大晏疆土,欺我同袍者,虽远必诛;凡我大晏子民,虽远必救。”

    “朕,必将守土开疆,扫除敌寇,启民智,守国魂,创海晏河清之景……”【2】

    一敬天地,二敬山川,三敬浴血沙场的将士们。

    礼官接过空酒杯退在一旁,盛棠再拜天地,而后转身看向台下,那里有百官,有军队,一个个的人头,数不胜数,这还仅仅是能进来的,而这些,都将是她的臣民,也将是她的责任。

    “臣等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等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有的官员没有一丝错漏,其中真正做事认真的官员对于这样的君主,虽然一开始可能接受不了是个女子,但只要接触后,就会发现在她手底下,只要办事利索,日子就会十分好过,比在前朝办事好太多。

    而付连一派本就是因为利益而在一起,都是些没太多骨气的,盛棠稍微强势一些,自然不然反抗,是为墙头草。

    不提这些,他们做官的,说白了本就是给人打工,真正为民谋福的,太少了,而这些人,更不可能拒绝一个做实事,能看到底层百姓的皇帝。

    种种效果的叠加,祭天仪式,顺利至极。

    叩拜声一浪接一浪地传来,百官下跪,官兵半跪,就算是微眯着眼,也看不到尽头,这就是……权力。

    盛棠右手一抬,“平身。”

    “谢陛下——”

    她的声音不可能传遍,之间从近到远,一摞一摞的人起身,而此时,天空中霞光万道,渐变色的云彩带给人祥瑞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