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8章 绝望尽头

    “这里是冥土金兰。”

    白苏眨了眨眼睛,足足反应了数十秒才听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所以说……”她颤抖着手指向自己,哽咽了半晌:“我是……真的死了?”

    那方才的话还说个屁啊,人都死了原谅还有何用处?!

    悭忱挑高了眉,他在未化形时曾随水神见过无数次凰王,那位大人从骨子里都带着运筹山河的博朗从容,无论发生什么意料之外对她来说不过尔尔,她即为天地间最完美最得意的杰作。

    而当她跌落神坛,落在自己面前这般不曾一见的忧虑无措模样,还真是充满了新鲜感。

    “吾在这里,你死不了。”

    冥皇依旧语气平淡,不由自主挪开目光以掩饰自己方才一瞬的失神。阎鸢提着裙子从他身后挪出来,颇为讨好似的凑过去捏住白苏的衣袖,边解释边摇头:“父亲在……可以控制,魂魄不散,保护……凤凰姐姐。”

    白苏低下头,冥土阴风阵阵,空中飘落着肉眼可见的骨尘,那座腐朽的城池中,有无数双目无神懵懂无知的人形,在一些拄着魂幡的黑衣人指挥下,列成十分壮观的队伍徐徐而行。

    她声音不自知的窜高了两三度,指着脚下那井然有序的魂魄大队舌头打结:“他他……他们,他们都已经……”

    “他们已经死了,就算是吾也不能让死人回生。”

    悭忱误以为她圣母心又开始泛滥同情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语气低沉的像是寒冬三尺的冰。阎鸢焦急的拽了拽手里的袖角,满目忧伤:“有一个……姐姐,被父亲,收起来了,她还没死……那些人,不是父亲不救,是他们……命数已尽,救不了,凤凰姐姐不要怪父亲。”

    白苏愣住,这才意识到他们误会了自己的意思,没忍住瞟了眼不甚开心的冥皇,实在是想不明白这种人怎么能有这么可爱乖巧的女儿,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吗?

    “姐姐不是怪罪不救人……姐姐是好奇为什么会死这么多人,究竟发生了什么?”她扒拉着小孩儿软嫩嫩的肩膀,认真的问着,得到冥皇一个看白痴的眼神。

    “你不记得了?”

    “我……”

    被这么一提醒,她才想起来临死之前究竟做了什么,僵住的身体猛然低头看向城池,聚集而来的魂魄还在增加,胭脂红的天洋洋洒洒飘下骨尘,风声吹过魂幡,低吟着安息。

    她确实是死了,她的躯壳被鬼相占据,在这座繁华安详的城池里,开始了无差别的屠杀。

    这些命数已尽的人,因她而亡。

    “臣无妄呢……钟兰呢,还有师尊,没有人阻止吗?你刚刚说的收起来的魂魄是什么?怎么才能……阻止那个家伙。”

    “姐姐放心,父亲就是……为了这件事来的。”

    “九百七十三年前,臣喜麟和其道侣到金仙山……那时候还不叫金仙山,因为山中有一处关不上的往生路,被当地人称作往生山。当年仙门发下诸多封印往生路的委托,吾也是知道的,但……往生山的往生路与其他地方有点不同。”

    寻常往生路通往忘川三途,直接送到判官殿再至酆都,而往生山因为聚集了诸多妖魔残念,打开的往生路尽头是无间之鬼域。

    无间之鬼域没有半点生气,对于妖魔来说,是真正让他们灰飞烟灭的万劫不复之地。

    “受尽折磨的妖魔向往人躯的生气,导致那处往生路发生逆反。”

    “逆反?”

    悭忱轻哼一声,表示不屑:“无间鬼域还未消散的魔魂察觉到生气所在,会妄图顺着往生路逃离。”

    “还能这样??”惊煞白苏,倘若可以逆着走这往生路,那岂不是——她看了眼下方奇长无比的队伍——岂不是乱了套?

    “自然不能,所以……臣喜麟发现异样,将他的道侣抛弃了。”

    “因为那条路的特殊,死在其中的凡人魂魄无法进入冥界,冥界也无法探知此人生死,臣喜麟便趁机将那女人的魂魄拘住,为己所用。”

    这便是宫素琴百年怨气的根源,是她和仙师一路追查的真相,但当她真正清楚来龙去脉后,竟然生出一丝丝悲悯。

    仿佛她早有预料这种结局。

    “呵……”悭忱突然笑了笑,出神的盯着还在伤感的白苏,恍惚想起一段往事:“还记得洛娲曾和凰王争论凡人修习仙法一事,洛娲担心凡人野心膨胀觊觎神坛……当时凰王是这么说的,‘当他们能成为自己真正的神明时,我们应该为此高兴。’呵……那时吾还未化形,从未明白过这句话的意思,如今看来,还是她看得明白。”

    ——当人们成为自己的神明,便不会为了所谓野心与贪欲而自相残杀了——

    白苏没有说话。

    她第一次从一个不分喜恶不带偏见的人口中听到关于凰王的事,百感交集。

    “此事瞒了冥界数百年,直到四百五十年前那里的往生路再次被开启,吾座下那些饭桶才察觉到异常。”

    脚下冥土,冥界的饭桶们还在兢兢业业引导核对着四处汇来的魂魄,拄着魂幡的模样喜感得很。

    “那时候……是因为她暴走滥杀,才引起注意吗?”

    “……不是。”悭忱略微羞恼:“因为那里往生路一直开着,却没有魂魄入三途,有判官发现端倪,这才上报阎罗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