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章 文坛批发商

    墨羽离开了许久,张虎仍静静坐在椅子上沉思。

    管家老范上前,“老爷,什么意思啊?”

    张虎摇了摇头,“我也搞不清楚,你说会不会是苏轼要提拔我,用如此隐蔽的方式,是不想暴露我和他的关系?”

    管家老范也提出了自己的猜测,“新党是改革派,将来王安石他们执政,必然要扫除异己,莫非苏轼他们想将您培养成后手?”

    张虎:“唉,谁知道呢,这些文官整天搞些弯弯绕绕的,一句话就让人猜半天。不过,这首词倒是真不错,靠战功青史留名是不太可能了,靠名作流芳百世...呵有意思。”

    ...

    翌日,中奉大夫,李忠明大人府邸

    李忠明正妻刘氏,抱着孙子来到客厅问道:“今天来了什么贵客啊?还要送钱出去。”

    李忠明没有回答,津津有味地默念着手中的半首《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下次钱塘江大潮,我们全家一起去看看。”

    刘氏嗤了声,“发什么疯呢,现在才三月,钱塘江大潮八月才有。”

    “是吗?”李忠明遗憾道:“要等这么久啊。”

    ...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匆匆半个月后。

    苏轼在洛阳的公差也办完了,准备启程回汴京述职。

    离开前又想起来墨羽,遂问起随行的秦观:

    “那个墨羽最近可有新作?”

    秦观摇头,“没有,不过学生发现他到处跑,一天一处,拜访了很多官员。”

    苏轼脸色一黑,“这小子也太不识抬举了吧?我屡次暗示要举荐他走仕途,他都无动于衷。还以为他淡泊名利,原来是看不上老朽我。”

    秦观摇头,“他拜访的人,大多数名望和地位都不如老师。学生也不知道他在干嘛,我们这边的官员,王安石那边的官员,其他摇摆的官员都有拜访。”

    苏轼问:“我们这边的?”

    秦观答:“中书舍人周大人。”

    苏轼也想知道墨羽在搞什么鬼,当即挥手,“去问问。”

    ...

    中书舍人,周府

    周宁贤进客厅,拱手道:“秦大人,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秦观起身回礼:“周大人,秦某有一事不解,特来求教。”

    周宁贤疑惑道:“秦大人折煞老夫了,尊师博古通今,有什么事需要向我请教?”

    秦观道:“是关于墨羽的,听说他来拜访过周大人,不知道你们聊了些什么?”

    “这...无非是些诗词歌赋,风花雪月罢了。”周宁贤眼神闪躲,心中疑惑。

    迎来送往的,怎么这种小事也来过问?

    秦观面色不悦,“周大人,此事秦某是代老师问的,之前大家说好的互通有无,互帮互助,如今不做数了是吗?”

    周宁贤连忙摆手,“没那么严重,没那么严重。周某与墨先生谈的确实是私事,无关政事。”

    秦观突然起身,“无关政事?十五天接连拜访十六位官员,岂能无关?周大人可以欺我年少,但最好不要糊弄老师。”

    周宁贤惊愕道:“什么?十六首!”

    “是十六位...”秦观正要纠正他口误,忽然隐隐感觉哪里不对,“等等,什么十六首?”

    ...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苏轼念了一遍纸上的佳作,点了点头。

    “秦观,这是你的新作?想念家乡了就回去一趟吧。”

    “不是的老师,这是墨羽所作。”

    苏轼轻哦了声,眼睛一亮,“婉约与豪放收放自如,两种迥异风格的词作都有如此水平,不简单啊!”

    秦观咬牙,“老师,这人当真是不简单,学生生平首见!”

    苏轼听出了他语气中的不对,“怎么回事?你不是去周大人那里了吗?怎么带回来墨羽的词作?”

    秦观气愤地将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苏轼脸色越听越黑,最后竟破口大骂,“混账!混账小子!他把文坛当成什么了?走!去找他!”

    ...

    洛阳府尹,沈府

    “墨羽前来拜会沈大人,烦请通报一声。”

    这是墨羽拜访的第十七家,前面十六家碰壁了两家。

    十四家少的给三千,多的给一万。

    算上卖镜子的钱,他就差最后八千两银子了。

    “大人有命,墨先生来了直接进便可...”

    沈府护院正要领墨羽进去,背后却突然响起一声爆喝。“等等!”

    两人转头看去。

    一辆车辇疾驰而来,刹停后帘子一掀,一老一青拨开车夫,迅速下车。

    苏轼?秦观?

    墨羽和沈府护院都认得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