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9章 罚睡厢房

    赵氏回山后没多久,让林二送了一篮子山货来,都是山里的菌菇、野菜、山枣、野果之类。

    玉秀挑了一些,给夏知荷送去。

    夏知荷如今刚出月子,伺候的张婆婆昨日已经回家了,因她照顾得好,夏知荷如今比怀孕前还丰满了些,从前总是精神气不足的样子也没了。因感念她细心周到,除了给她一两银子的工钱以外,夏知荷又包了个二百文的红包、并半匹细棉布给她。

    玉秀去时,夏知荷正抱着小面团坐在廊下,李大柱在院子里劈柴。小面团是他们夫妻二人给小宝宝取的小名。

    玉秀将篮子放在地下,熟门熟路地抱过小面团,逗弄一番。

    夏知荷道:“你如今月份越发大了,以后少抱他,别累到自己。”

    玉秀笑道:“他才多重,能累到我了?”

    李大柱在院里搭嘴道:“还是秀儿说了句公道话,你娘一直嫌面团太重了,说正常的孩子没他这么肉,昨日张婆走后,她还把面团放在篮子里称了,你说,有你娘这样的吗?”

    夏知荷被他说得羞恼,嗔了他一句:“你心疼儿子,晚上你带着你的宝贝儿子去厢房睡吧,别来扰我清梦。”

    李大柱缩缩脖子,吐吐舌头,不敢再说话。

    玉秀笑着看她娘一眼,道:“娘,您这样做,等面团长大后知道了,要哭鼻子的呢。”

    夏知荷点了点面团肉嘟嘟的脸颊,道:“要哭让他哭去,这个小哭包。”

    玉秀便侧过身不让她点,看着自己怀里白胖胖的小宝宝,禁不住喜之情,低头亲了他一口,道:“我们宝贝长大了要做男子汉呢,怎么会是小哭包,你说是不是,小面团?”

    小面团睁着黑黝黝的眼睛看她,嘴角挂下一串亮晶晶的口水。

    玉秀在家里坐了一会儿,便准备回去。

    夏知荷接过小面团,道:“厨房里有十几节藕,你都拿回去,留几节自己家吃,剩下的让阿潜给你婆婆送去,他们住在山上,怕是不常吃这些,给他们尝个鲜。”

    玉秀问道:“哪里来的藕?”

    夏知荷道:“月梅前几日托人送了一篮回来,你琴婶儿给咱家送了些,我记得你吃这个。”

    玉秀道:“我给娘和爹留一些,拿几节给婆婆好。”

    夏知荷摇头道:“都拿走吧,我和你爹不这个,我也懒得弄。”

    玉秀便去厨房将莲藕装上,出来时问道:“对了娘,咱们家今年田租收到了吗?”

    他们家去年买的五亩地,都租给了琴婶子一家,前一阵谷子成熟,村里人都忙得热火朝天,他们家因夏知荷坐月子,把这事都给忘了。

    夏知荷道:“收了,这些藕是他们家送租子一起送过来的。今年地里收成不错,五亩地的租子除去农税,还有六百斤,都在你隔壁屋子里堆着呢。”

    玉秀喜道:“以后咱们家不用买谷子了。”

    往常他们家一年买四百斤谷子,掺着红薯、南瓜等粗粮,一年到头每日也都能吃上干饭,现在有了这六百斤谷子,是顿顿吃白米都成了。

    夏知荷面上也有喜意,笑道:“可不是,咱们家这田,是买对了。只是你之前让我留意的,我前两日让你爹又去问了七叔,才知今年因年成不错,竟无人舍得卖田,你家的地到现在也没着落。”

    玉秀安慰道:“这事又不急,咱们慢慢来是了。对了娘,琴婶儿家里今年多了这些粮食,日子该宽松些了吧?”

    夏知荷点头道:“她前两日过来,我看她面上也是喜滋滋的,直说是三好给她家带来了好兆头。三好如今在家里织布,一个月也能织个五六百文钱,她又乖巧,得来的钱都交给你婶子了。你婶儿如今只盼一个孙子了。她之前来与我商量,说想把三好织布的钱还给她,李靖每月交给家里的银子也给三好,让她拿这些钱,去县里李靖学堂边租个小院子,给他们小两口住,问我合不合适。”

    玉秀奇道:“婶儿竟舍得?”

    村子里那些做人婆婆的,没一个不把家里的钱银捏得牢牢的,儿子媳妇赚来的钱,都得归到公中,若能剩一些给他们做零花,已经算是个大方的婆婆了。琴婶子虽不是刻薄的人,可毕竟家里穷,对银子也看得重,眼下舍得让三好支配这么一笔钱,难怪玉秀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