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六十二、祭先人

    林月央一愣,暗怪自己不当心,居然忘了问夜少琛这件重要的事了。

    正当林月央不知该如何开口的时候,林山忽然道:“娘娘您不用担心,陛下已在符山建好陵墓,您的家人现下全部已经入土为安了,娘娘如果此刻想去祭拜,末将立刻去准备瓜果冥钱,我们晚些就可以出发去符山。”

    林月央愣愣的想,原来夜少琛将一切都打理好了,她如今真的是欠了他一个天大的人情。

    林修尧听闻家人的后事已经打点好了,便也稍稍松了一口气,他道:“准备瓜果冥钱的事就不麻烦这位大人了,就让我这个不孝的儿子,去尽自己最后的孝道吧。”

    林修尧的眸光一黯,他看了林月央一眼,便起身往外走去,林月央连忙道:“二哥,我跟你一起去。”

    林修尧脚步一顿,立定等林月央过来,两人出了光风霁月阁,走在街道之上,林月央见天色已晚,心中不由起了担忧,这大晚上的,不知道瓜果冥钱还有没有的卖。

    皇天不负有心人,两人在寂静的长街上兜兜转转了一大圈,终究是将瓜果冥钱寻了来。

    回到光风霁月阁,林山说天色已晚,明日再带林月央去符山祭拜父母,林月央对此倒是没有异议,今日夜深,去山上确实是不太好。

    想到父母,想到大哥、大嫂以及他们那可爱的小宝树,林月央不禁深深叹息,人生实在是聚散无常,难道离别竟是生命的常态。

    第二天早晨,天刚刚蒙蒙亮的样子,林月央一行人便乘马车来到了符山,马车在山脚下停下,林修尧将马车用绳子缚在了一棵郁郁葱葱的梧桐树上,他拍了拍手,穿过一大片草丛,朝林月央走了过来。

    林月央正低头看裙摆上沾染的草屑及水珠,山上草木极为茂密,清晨又是露重的时候,沾染上这些东西倒是没什么奇怪。

    只是她好久没有脏过衣服了,至于爬山涉水更是久违。

    林修尧站定,“走吧。”林月央回过神来,看到二哥已经越过自己朝山上走去,忙不迭地了跟上去。

    山道上白雾缭绕,林月央在高处弥望着山底,只见天地间一派空濛,林山走在林月央的前面,有他带路,她与林修尧很快就见到了家人的陵墓。

    在父母的坟茔前跪下,林月央与林修尧深深拜倒,磕头,磕头,再磕头。

    林山站定在二人的身后,他轻轻地将手中的一篮瓜果放下,林月央与林修尧双双站起,他们开始上香,上完三炷香之后,林山开始将宣读手中的祝文。

    林月央手也没有停下,她将两碟瓜果摆好,再献帛、献酒、献馔盒、献胙肉、献嘏辞,林修尧等林山将祝文念完后,再作了一揖,从他手中接过祝文,然后在陵墓前焚化。

    林月央退开了一步,她静静地看着祝文化为灰烬,神色平静,眼角还闪着泪光,表情没有一丝不耐。

    如是这般,她又与二哥一起拜祭了大哥、大嫂,以及其他的亲人,待一切都做好,太阳都已经升上了中天。

    山林中雾气渐渐消散,高大的树木显出了轮廓,树影皆是碧阴阴的,日光耀目如金,在树阴处投下斑驳的光影。

    林月央一行人穿过树林,步行至山脚,坐着马车在山道上缓缓归去。

    马车中,三个人都陷入了诡异的沉默中,林月央将帘子揭开,探出半个身子,最后一次凝望着高高的符山。

    符山周边的雾气淡淡的萦绕着,而她的家人将永远在这个地方长眠。

    放下帘子,林月央突然静静地看着林修尧,“二哥,家如今你也回不去了,不知道你可有什么打算?”

    林修尧一愣,眉心微拧,显然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林山在一旁开口道:“陛下之前说让人重建林府,可现在一时半会儿林公子也住不了,不如先跟着娘娘回宫吧,看陛下如何安排。”

    林月央点点头,她也觉得这样挺好,经过那样突然的噩耗,她现在可不敢让二哥住在外面。

    林修尧听了默了一会儿,然后也没有说什么不同意的话,现在林家都已经没了,他还能怎么样,况且皇帝也算是他的姐夫,他住在皇宫里头虽然有些不合规矩,但也不是说不过去。

    注解:嘏辞:意思是古代祭祀时,执事人(祝)为受祭者(尸)致福于主人之辞。

    胙肉:祭祀时供神的肉。《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及祭之期,定公行礼方毕,即便回宫,仍不视朝,并胙肉亦无心分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