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飞将逞勇(2)

    一路上时不时都能看见丢弃于两旁的刀枪或者断弓。这表明匈奴人确实从这里退军了。

    :"少将军,如果我们追上去,发现了骁骑将军就被俘虏在匈奴部队里面,那该怎么办?"陈子昂首先提了出来,他很担忧李敢的性格会做出鱼死网破的事。

    果然,李敢不屑一顾道:"那我就单枪匹马把父亲救出来,杀他个狗匈奴!"李敢从马背右侧掏出一把好弓,虚拉扯了几次弦说道。

    :"可是我们就三个人,怎么能从千军万马中把骁骑将军救回来?属下认为还不如一路打探好骁骑将军的行踪,被关押何处。回朝廷再想办法。"子昂提出了一个办法。

    ::

    朝廷?朝廷巴不得我父亲死呢,还指望朝廷救。子昂不觉得可笑吗。李敢冷笑两声

    李伏并不为李敢这话感到意外和震惊的。以前孙全救和他说过,说李广这个人,武力皆备,又颇有带兵之才。但缺乏政治素养。在平定七国之乱时虽然立下大功,但因为私自受了梁王的将军印。而受到了朝廷的猜忌。所以平定七国之乱后不但没有任何赏赐,还被调到了环境恶劣的边关去抗击匈奴。虽然李广任劳任怨,与匈奴奋战几十次余。匈奴人慑其勇而不敢轻易扣关,但李广终不得封候,相反朝廷也堆李广十分敏感。李敢这么说估计也是因为此。

    :"唉,也怪我父亲,好好的私自受别人将印干嘛,不然朝廷也不会比如对待父亲。"李敢感叹道。

    :"骁骑将军那是被人利用了罢了,怪不得。怪不得。" 子昂帮着李广开脱道。

    :"父亲自在边关抗击匈奴以来,大小几十战。打的匈奴人丢盔卸甲,不敢南下牧马,而朝廷竟然还是如此猜忌父亲。"李敢有点闷闷不乐。

    :"少将军,骁骑将军心正志清,还怕的朝廷猜忌乎?这几年骁骑将军在边关的功劳。那可是军民共睹的,谁也轻易抹杀不了。"子昂安慰李敢道,

    只有子昂清楚,李广自从私受将印起,就注定仕途艰难。不被杀头还得重用以是万幸。

    :"不知道其他几路汉军们状况如何?咱们遇到的是匈奴主力,那么他们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吧。"李敢还没说完,就听到前方传来一阵吵闹声,伴随而来的则是马蹄踩踏大地的声音。

    几人慌了,心想莫非是匈奴人又回来了,再仔细一听,隐约听到有人高叫着,而距离自己近的地方只有数匹马蹄的声音,那巨大的马蹄声则还在一段距离之外。

    :"走,咱们上前去看看!"李敢持弓带着李伏和子昂迎了上去,透过身影一看,那个正在最前面飞驰的,不就是飞将军李广?只见他双腿紧夹着马腹,不时转过身去拉弓引射,身后远处跟着数百匈奴骑兵,不依不饶的跟随着。

    李敢特别激动,高叫着:"父亲!快朝这来!"说罢自己也策马飞了出去。李伏只好在后跟随着,他看到李广已经卸去了玄甲,只有一身沙毅禅衣裹身,下身罩深红色裤。那是普通的戎服。穿在李广身上显得十分有精神。李伏看到李广身后跟着至少百余个匈奴轻骑,而李广每回身引射一次,就有一个匈奴骑兵中箭跌落而死。连续七个匈奴骑兵在片刻间就被李广的一把弓所击杀。

    而李敢和子昂这时也取出了弓,弓臂撑如满月,箭似流星。飞奔着扑向追来的匈奴。瞬间有两名匈奴人扑落马下。而李广已经和李敢他们汇合到了一起,虽然后面追骑不少,但李广和李敢几乎箭无虚发,每射一次,定有匈奴殒命。短短时间就有十多匹马成了无主的。

    匈奴人虽然仍在继续追着,但显然不敢像之前那样拼命靠近了,而是躲得远远的。像是在驱赶李广而已。再李广又两箭射死两个匈奴人后,追骑们彻底调转了马头,消失在了视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