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十五章 五千块转给我?

      尽管有疑虑,文成旭也还是憋着没有询问,一直到大家离开那摊位,他终于忍不住。

  “这石雕难道还有什么名堂?”

  袁宝那么宝贝也就算了,就连顾海也面带欣赏,可见是一件宝物。别说是他,很多人都不会花五千元弄一块两个巴掌大的破损石雕。

  “捡到宝了,好眼力。”顾海赞叹道。

  他用右眼看过,起码价值五十万以上的宝物,五千元肯定算是捡大漏。不得不说,袁宝这位四家之后有点道行。

  “别卖关子呀!跟我说说,这有什么特别。”文成旭急了。

  他从袁宝手里拿过石雕,用手电筒认真看起来。

  “看出是什么朝代的石雕没有?”袁宝瞥了一眼文成旭,显然对他的眼力不怎么看好,不指望他能看出点什么来。

  文成旭观察了一会,手上这块石雕,是一块人物石雕,人物面相丰满。

  无论是雕刻,还是绘画,这种风格都非常符合唐朝人的口味。

  而事实上,唐代的雕塑是中国雕塑史的最高峰。在众多石雕里面,唐朝石雕也是最珍贵的。

  唐代造像以奉先寺造像为代表,雄伟壮观,丰满圆润,有力地体现了大唐风格的特征,又以敦煌彩塑为主体和精华,数量之多,内容相当丰富,艺术水平达到很高的程度,是历代造像所无法比拟的。

  “应该是唐朝的。”文成旭语气颇为肯定。

  “确定?”袁宝似笑非笑地问道。

  文成旭一听这种语气,就知道有陷阱,马上不确定起来,吞吞吐吐:“难道不是?”

  袁宝转看顾海:“顾海兄弟,你觉得呢?”

  “先搞清楚,这个人物是谁吧!”顾海没有回答,从另一方面指点文成旭。

  “人物?”文成旭打量着手中的人物石雕,看得出应该是一个和尚,但谁能瞧出这是哪座山上的和尚?

  顾海和袁宝都没有出声,让他尽情观察。

  很快,还真被他找到石像一处不起眼位置的两个模糊字眼。

  “憨山?是他?那肯定是明朝之后的作品了。”文成旭这才肯定道。

  他眼力是不怎么好,可是博学,脑子记的东西极多,袁宝都不是他的对手。憨山和尚,是明朝四大名僧之一,他如何不认识?

  或许,很多人听到这个法号也还是不知道是谁。

  可是提起海印寺,很多人肯定就听说过。这海印寺,就是憨山大师苦心经营的。

  既然是明朝的高僧,那眼前的石雕,就肯定不是唐朝的。

  文成旭也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人用唐朝的雕琢手法,雕琢出这一尊人物石雕。从雕工来看,确实不同寻常。很可惜,石雕被破坏,盘坐的人物底部缺了一个角。

  “没错!这应该是明代的作品,而且很可能来自惠安。”袁宝说道。

  惠安雕艺源远流长,源于黄河流域的雕刻艺术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于一体,汲晋唐遗风、宋元神韵,形成精雕细刻、纤巧灵动的南派艺术风格,与建筑艺术交相辉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就在这时,文成旭一惊一乍:“不对!这是一件赝品。”

  嗯?

  不仅顾海,就连袁宝都不知道这家伙抽什么风?他的眼力,两人都很清楚,还能看出是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