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章 一万

      想了想,顾海直接说道:“这五尊瓷瓶,我都不怎么看好。”

  此话一出,赵老很是诧异,刚刚还看这小子目光落在那两尊瓷瓶,一时难以抉择。所以,他认为顾海会在那两尊瓷器之中选择,或者干脆明言是两者之一,只是那一个他也看不准。

  而如今的情况,是任何一个都不选。

  “是吗?说说你的看法。”

  顾海看到赵老这表情,一下子明白过来,感情这也是考验。故意拿出一组全是赝品的东西来,还下了套,故意误导他,说什么中间有一个是真的,其实都是假的。

  想通了这一点,顾海应付起来就容易多了。

  “这三尊瓷瓶,疑点都比较明显,拿这一尊来说。这里……”他把瓷瓶的一下做旧疑点指出来。

  最后的两尊,顾海也坦言:“这两尊,我看不出问题所在,只是感觉不对,所以我不会要。”

  赵老鼓掌,得!他们玩古董,要的就是这种心态,对自己不看好的,感觉不对的,都不要下手。

  “很好,以后就是要记住,模糊的东西不能碰。这组瓷瓶,其实都是赝品。”随后,赵老指点,将另外两尊瓷瓶的作假痕迹指给顾海看。

  “基础已经有了,但还不能骄傲,这行的内容很渊博,就算是鉴宝宗师,也不能保证自己已经全部掌握。继续努力,尤其是加强眼力锻炼,多点出去走走,多看少入手。”赵老说道。

  “入手”也是一种行内话,就是“买”的意思,比如入手某件物品等等。

  就在这时候,门外探进来一个人头,眼睛贼溜溜的。

  “老板,在吗?”他试探问道。

  赵老一看这个人,就差不多猜测出是什么人,微微皱眉。对这种“铲地皮”的人,没什么好感。

  所谓的“铲地皮”,也是一种行话,指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或者是盗古墓的人。拿到东西后再卖给各商家,行里人称他们“游击队”,又叫“铲地皮”。

  他真正厌烦的,不是跑乡下收货的人,而是盗古墓的人。也不是说赵老有很高的思想觉悟,身怀高尚的国家大义之类,只是单纯觉得这些盗古墓的人破坏了很多古玩。

  很多东西一出土,就要妥善保存,否则就会被氧化等等。

  “什么事?”

  那人没说话,眼睛望向顾海,也表现得小心翼翼。

  “说吧!他是我的人。”

  “收货吗?”那人走进来,贼头鼠脸地问道。

  “什么货?”赵老谨慎地反问。

  刚出土的东西,来路不明,虽然可以大赚一笔,但总归是触犯法律,还是小心为好。

  “绝对是好东西,麻烦开个价。”说着,那人伸手到外套里面,掏出来一件青铜器,看样子应该是一个喝酒的杯子。

  拿出来后,他开始编故事,说什么是自己老家锄地挖出来的。

  在古玩行,讲故事是非常常见的事情,每个人,每一件物品都可能有个故事。这些故事很吸引人,但千万不要相信。

  别说赵老不相信,顾海都看出这家伙不是农民,手指甲有点发黑,肯定是经常摸尸体的存在。

  赵老看了眼顾海:“你来看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