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十九回雄心壮志

    邓家庄精对黑老寇的备战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赵耳单行军路线图就准备了五条,那条路近,那条路远,那条路便于隐蔽,那条路最适合大军行军,那条路的里程有多少,都说说得清清楚楚。就连黑老寇的老窝黑风寨的建筑面积有多大,怎么布局,哨位,那些地方适合大军进攻,那些地方适合偷袭也一目了然。

    赵耳绘好地图后,拿到作坊复印了十几份,凡是排长以上的官职人手一份,开始各自做准备工作。

    拿到地图后陈武开始拟定作战方案,且作了多套方案,行军的队形布置,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如何应对,遇到的遭遇战时如何用最快的速度把队伍展开,以便取得胜利等。进攻黑风寨时,野战怎么打,强攻怎么攻,偷袭又有那些注意事项等,把可能或即将要发生的战争考虑的十分周全,邓林看了半天也找不到漏洞。

    李修文也十分认真,每一种兵器都仔细检查过,所有的兵器都磨得雪亮,只要有一丝不合格的地方就立即换上新的,且他提意每个火枪手还加配了一把燧发短铳,说是把燧发短铳提前装好弹药,用纸压紧弹药随身携带,三段射压制不住敌人的冲锋时,待敌人冲近后,所有的火枪手拔出燧发短铳来一次齐射,不仅能给敌人沉重的打击,也许长枪手,刀盾兵们兵不血刃就能击溃敌军。

    李修文的这个提意一致通过,陈武还说他不仅是邓家庄的火器专家,打仗也是一把好手。

    徐东、邓成两人也忙得脚不沾地,准备粮草,运粮工具,加紧制作干粮等,除此之外,还要在邓家庄挑选青壮组建辎重队。

    各排排长、班长找了一座跟黑风寨相似的山头,每天从早到晚模拟实战进行演练,“轰轰轰”的炮声,“砰砰砰”的燧发枪枪声,“杀杀杀”的喊杀声就没停过,蓝、白对抗演练各种招数层出不穷,你攻我防,我攻你防,失败的一方绞尽脑汁要扳回一局,胜利的一方也寸步不让,用尽各种手段想要再赢一局。

    整个邓家庄的人都在忙活,只有邓林天天跟陈泽慧腻在一起,说是有伤在身,要好好休息,能恢复的更快些。

    陈武看不下去了:“小子,你沉迷于温柔乡里不思进取,如何服众!”

    “岳父大人,小子不是有伤在身嘛!”

    “你右手是有伤,不是还有另外一只手嘛,腿和嘴也正常呀,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讲究一个名不正则言不顺,总旗虽小,也是朝廷命官呀,可以名正言顺的招兵买马,发展壮大自己。”

    也是,穷人为什么遇到灾荒就活不下去呢,而富人就是遇到连续几年灾荒也照样活得有滋有味呢!是因为穷人家无余粮,而富人随时都把家中的粮仓堆得满满的,以备不时之需。”

    “岳父大人说得极是,只是一个小小总旗就已经有两百多家丁,若是再增加家丁的话,难免遭人非议,得再找一个地方,秘密训练一支精兵。

    “老夫看老鸦山就不错,地形比较隐蔽,还有现成的营房,在那里驻扎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再好不过,以前虽是土匪窝,咱们在老鸦山后面加上军营这两字,就是名符其实的军营。”

    邓林眼睛一亮,这个主意确实不错,换汤不换药,意义却大不相同,即使是掩耳盗铃,也要做个样子给别人看看不是。

    时不待我,说干就干,第二天,邓林、陈武两人率领牛明智、段伍、邓五福等家丁就出发了,去江北那边招人。

    中国是个农耕文明古国,虽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贫穷始终像幽灵一样,徘徊在神州大地上。每逢世事板荡,灾祸战乱连连,首先遭殃的总是百姓。

    沿路所过之处饿殍载道,满目疮痍,饥民们无所不食,树皮草根,挖剥殆尽,邓林没有欣赏破败不堪景象的兴趣,躺在牛车上闭目养神。

    这次准备扩招一个连的家丁,称之为一营二连,陈武任连长,这让陈武来了兴趣,沿路和副连长段伍说过不停,兵还没见着就开始商议如何管理和训练二连来了。

    地位高了,眼见就不同了,邓五福、王荣达、刘阿牛这三个新鲜出炉的排长眉欢眼笑,围在陈武、段伍身边参加讨论,时不时还能出些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