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8章 出书

    许家, 许姑娘回到家里之后,还想着苏秋雅的事情。

    “去柳家的铺子了?”许夫人问。

    “嗯。”许姑娘微微点头,“也就是那样, 没有多了不得。”

    “她能开铺子,还能把生意做到县城, 实属不易。”许夫人不希望女儿就盯着柳延波, 当母亲的为了女儿着想, 都不希望女儿嫁给一个停妻再娶的男人。

    “那她就是一个山野村妇。”许姑娘道。

    “山野村妇?”许夫人摇摇头, “她不像是一个没有读书过书的人,说话也是有理有据的。别忘了,这一带有不少流放之人。”

    “既然是流放之人, 那就更没有什么好的。”许姑娘道。

    “女子跟着夫君流放, 那是她们的婆家出问题, 而不是她们的娘家出问题。”许夫人道, “这女子又开铺子供给她夫君读书, 也算是不离不弃。真若是如此, 你再想着柳延波, 怕是不能。”

    许夫人就是想让女儿放弃柳延波,柳延波真的没有什么好的。

    “娘, 您就不为女儿考虑一下吗?”许姑娘不悦,“就女儿这样的,还能嫁给多好的人家。”

    “那也不是你自暴自弃的理由。”许夫人道,“要是不行, 就过两年, 你先去其他地方住上两年。回头就是你是寡妇再嫁,这样一来,你的夫君也就知道你不是清白之身。”

    许夫人认为这样的法子是最好的, 不然,除非女儿洞房花烛夜的时候就隐瞒过去。要是隐瞒不过去,女婿必定认为女儿不好。

    到那个时候,许姑娘就别想到更好的人家。

    寡妇再嫁,未必就不能嫁好一点。哪怕有人说寡妇克夫,那也好过被夫君认为是不洁之身,让夫君厌恶为好。

    女人成亲,那就是一辈子的事情。要是没有选好男人,这一辈子该有多难过。

    “你之前就是眼光太高,想着攀龙附凤的。”许夫人直言,“也怪我,没有盯着你,见你父亲没有说话,也就任由你。”

    许夫人知道她的夫君就想利用一点关系,可是他们这样的人家,本身就没有多大的关系,也看不出那些人到底是什么人。本以为人家是高官,结果人家根本就不是什么高官,还骗了女儿清白的身子。

    “柳延波,不行。”许夫人道,“你想想,你是想为了证明他是一个薄凉的男子就挑拨他们夫妻关系,还是想着自己找一个好一点的人家,以后安安稳稳过日子。”

    “娘……”许姑娘有些不甘心。

    “都被骗一次了,还想在男人身上栽跟头吗?你又不是多喜欢她的。”许夫人道,“真要看柳延波对他妻子是不是真心的,还不容易么。你就只是一个夫子的女儿而已,等他考上秀才、举人,等他以后当官,他自会遇见更多的女子。”

    许夫人认为女儿根本就没有必要跟柳延波多接触,柳延波以后将会面对更多的诱惑。柳延波薄凉不薄凉,也不用女儿去证明,时间会证明一切。

    许姑娘沉默,她还得再想想。

    清晨,柳玉莲就醒了,又做了一些糕点,让柳延敬和何锡元能带在路上吃。

    “父亲。”小柳佳有些舍不得她的父亲,父亲这么快就要走。

    小柳佳知道她父亲今天要走,昨晚都不敢睡得太沉,就想着今天能起来见一见父亲。

    “在家乖乖的。”柳延敬要走了。

    “好。”小柳佳点点。

    何锡元看看柳玉莲,道,“要是我两年没有建立功勋,就回去参加科考。”

    “行。”柳玉莲认为何锡元有这样的想法也不错,没有必要在一个地方死磕着。若是能有出息,死磕着也行,关键是何锡元还有其他的路可以选择。

    柳家还让人架着牛车去,在牛车上放了不少东西,就是为了让柳延敬和何锡元在军营能过得好一点。

    所幸柳延敬和何锡元也不是那种为了隐瞒身份,就不要家里准备东西的人。这些东西都是家里精心准备的,要是他们拒绝,多么伤家人的心。

    何况,他们的身份又不可能一直隐瞒下去。前一阵子,边境有多次冲突,柳延敬和何锡元都去解决过。没有大的战役,那就是靠着这些小战先积累经验,也积累一些功勋。

    柳延敬和何锡元从小兵升级到了百夫长,他们就打算着再努力。其实他们不需要很大的功勋,像他们这样的权贵人家的孩子,稍微有一些功勋,皇家就有理由多赏赐他们。

    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经过科考入朝为官,像一些权贵家的子弟,没有参加科考,没有参军,皇帝也有让他们做一些事情。皇帝见他们做事不错,也会提拔他们。

    只是权贵家的公子若是参加科考或者参军,以后的路能走得更远,毕竟又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从龙之功。

    像何锡元的兄长何锡辰就不用想着参军或者科考,何锡辰为肃王做了那么多事情。肃王以后成为皇帝,必定会重用何锡辰。

    柳玉莲不是很喜欢送别的时候,太容易伤感。

    柳玉莲写的《从羊毛到羊毛线的制作工艺》这一本书印了很多本,有不少商人和一些权贵人家买。还有人把这一本书送到其他地方卖,柳玉莲不管书馆到底把书送到哪里卖了,她只管收钱。

    她没有在羊毛上多赚钱,还不允许她赚一些稿费么。

    柳玉莲又不是傻白甜到非得跟钱过不去的,一些药丸子的配方的钱,她不赚,那是因为普通百姓看病就要不少钱。她要是再收那些药方的钱,那么医馆大夫给人看病卖药必定更贵一些。

    她没有收药方的钱,医馆就不用在药方上另外多花钱。

    羊毛的话,又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买羊毛线。

    “县主,您这书还真好卖。”书馆的东家把柳玉莲写的这本书送到府城,还送到别的地方去卖,卖了不少钱,“那些商人一买就买好几本,还有一些稍微富贵的人家,也有买上一本。”

    虽然这一种书没有科举用的书卖的多,但是东家认为这已经很不错。

    以前,那些人不知道羊毛能制作成羊毛线。现在,那些人知道羊毛能制作成羊毛线,可不就是想知道一些。那些商人就喜欢看有没有商机,一本书的钱对于商人而言又不算多。

    这一两个月的时间,扣去成本,都赚了好几百两银子。

    东家就先把钱送来,他可不敢吞了这些钱。

    柳玉莲找书馆印刷书的时候,就直接在上面用皇帝给她的封号,笔名就是荣宁。

    荣宁比玉莲好听多了,柳玉莲有时候还觉得自己的名字有些娇。还有就是玉莲两个字比较女气,这又是一个男权社会,要是那些男子认为书是一个女人写的就不买,那不就很可惜。

    因此,柳玉莲直接用荣宁县主的身份跟书馆的东家合作,这个东家是在府城开书馆的,不是在镇子上开书馆。镇子上的书馆做不了那么大的生意,镇子上的书馆主要也是从外面进书,还有就书院的学子抄书,基本上不自己去印书。

    “好卖就好。”柳玉莲看了那些银票一眼,她总算又有不少收入。

    “县主若是再有其他的书,可以在我们书馆卖。”东家道,“这一类的书也是极好的。”

    “有关于种地的。”柳玉莲道,“不过应当没有什么人买。何况,我又是雇人种地,写出来的书,估计也没人买。”

    柳玉莲想多少农民都没有去学什么农业知识,都是靠着他们祖辈经验去种地。

    她要跟那些人说什么,说板栗树木剪枝,葡萄疏果吗?

    后世,有就科技特派员下乡就教导农民如何种植果树,比如一片竹林,要想让竹林产笋多,还得给竹林施肥,不能让竹子太密等。

    柳玉莲认为自己写出一本关于葡萄的种植方法还行,要是每一种都写过去,那不可能。她又没有种过所有的果树,也不知道所有的果树都该如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