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9章 痴心十六

    “几百年的研究传承,凭公输家的仙骨,还真不是不可能。可就算真公输亭从《登仙图》上找出了嫁接仙缘之法,凭他孤家寡人之力,不太可能引发如此广大面积的凡俗之争。他有此等能耐走至如今,定然少不了有人在之后推波助澜。”颐天真人道,“你在俗凡更久些,有什么头绪么?”

    伯容谦摇摇头,和他打手势:未见异常。

    大概是说公输亭的那座半山腰的庄子内并没有什么能够引起他怀疑或说警惕的地方。

    伯容谦五感迟钝,又不是脑子变成了二缺眼,虽然他不了解各地的情况,不知战争所起,但既然认出了公输亭,哪里还能不多想一些?昔年公输舀之事还是他经手的,各大门派里查也查不完的心思涌动他又不是不知道。

    眼见颐天真人欲言又止,伯容谦比划道:怎么了?

    颐天真人眼神复杂:“公输氏族没了。”

    伯容谦:?

    颐天真人道:“不是公输谁谁谁死了,是整个公输氏族。公输氏族领内空无一人,魂火熄灭,但无法探及‘魂消骨锉’的痕迹,生死难料。”

    仙骨这种东西,可以把它看成是资质的一种,这种资质依凭在灵魂之上,而公输家的仙骨能够代代传承,自然是最最上等的资质。仙缘就不一样了,仙缘并非真实存在的东西,仙缘算是注定的命途,除了天道,谁也无法再造注定的命数,这涉及了‘命运’的道法,比死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命运这玩意儿玄之又玄,死生好歹看得见摸得着,命运呢?

    公输舀一脉所研究的‘仙缘之法’,其实就是嫁接。把他人涉及仙途的命运嫁接到另一人的身上来,失去了未来的命运,后果显而易见。

    移植命运不是移植器官,这个实验自然不是从一人身上割下点什么放到另一人身上那么简单,人死如灯灭,命途自然烟消云散,谈何‘嫁接’?

    这种概念性的问题难以解答,反正伯容谦追踪了几百年,直至他弃道改道最后也没搞懂。同是天道规律基础道法之一,他要是搞懂了就转修命运了,还修个屁生死。

    只是有一点是很清楚的,仙缘之人不似仙骨好找,仙缘并非仙骨能够一眼望穿。除非道法特殊亦或是天生具备什么特殊能力,再或者就是像之前的伯容谦、颐天真人以及其他各大门派顶端上那些证了其他道统的人,道统触类旁通,他们站在某一道统的山尖上,才能隐约窥见世间相互连接的线,至于这些线的终点具体连接向何方或者何人,仍要近了才能看出。

    而只有仙骨几乎与凡俗无异公输氏族或是其他未曾证得道果之人想要分辨仙缘就要走些异类的法子了,例如,大量的混乱、天灾、或者是无数人同时发生的巨大的变故,当无数的命运猝不及防地被搅和在一起成了乱麻,不少人的生命由此转折,仙缘被逼无路,特殊的命途相对于仓促的人们而言自然会浮出水面。

    除开这些还有更简单的,直接找仙门中那些已经被命运归束好的仙缘之人,若门派中无力庇佑,门中众人自然也只能任人宰割,比如很久之前的笃月门。

    仙缘之人大量失踪引起仙门重视,仙门委员会自然而然地联想起了百多年前的公输磬公输舀之事,公输氏族作为最大的得利者被仙门视为重点怀疑对象。

    然而前往公输氏族的人却只看到了空无一人的领地和满门皆灭的魂牌,众多魂牌的角落中,唯有一只不知名的火种还在闪闪发亮,在暗室中点燃了唯一的光,对于仙门众人而言,那微光的火种稍微显得刺眼了些。

    公输氏族近千百年来只有一只血脉被除了名,虽然未曾标上姓名来源,但它还是执着地点燃在公输祠堂的角落里,昭示着那一支血脉还未曾彻底没落。

    颐天真人能够想到的,仙门委员会中众人自然也能。唯一仍闪烁着的魂火被仙门多方通缉,可公输氏族既然凶多吉少,那一支魂火势单力薄,公输氏族若不是最大的得利者,还会有谁在其中推波助澜?

    ——凡俗中,命运工整归宿指向唯一,每一个节点和变化已经敲定,哪有那么多的转折和波澜?若想引起无数命途的冲突和变故,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死亡。

    战争能够带来最大量、最迅速的死亡。

    ——广陵的瑶月尊者,不久前才弃道转证生死。

    生死道法为基础天道其一,入道难、证道难,若瑶月尊者真可证道生死,那世间万物莫不如他掌上玩物。

    一个想法难免在仙门众人心中产生:瑶月尊者位高权重,证道已久,鼎立仙门多年,若不是有相当的把握,怎么会突然弃道转证生死?

    就算伯容谦自身道法反噬难以掀起波澜,可他得证道果,受益者又不止他一人——还有整个广陵,广陵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由是,仙门委员会中虽嘴上不提,私下里的风向却已经有所转变。

    伯容谦愣怔了一下,看到颐天真人脸上莫名的神色,很快也考虑到了这一层。他苦笑了一下,自己还真是无法辩驳。

    向来死生道法难证难触及,以往的入道者想要证道果,不是作为医者行医救世就是参与到凡俗间的祸事中收割死亡。伯容谦不擅医术,对‘生’的理解多在‘存活’中,不仅限于‘使人活’之上。再者,且不说他孤身走在尘世中难以凭证,这种事越辩越惹人生疑,他确实在此道上天赋异禀,短短百年,仅凭近段时间的争战和苦难,伯容谦的死生之道从入道未久已初见雏形,他的道果得利颇多,一望便知,难以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