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章 朋友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的飞机已经降落在花城国际机场。花城的地面温度28摄氏度,82华摄氏度,飞机正在滑行,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先不要站起或打开行李架……”

    伴随着飞机落地播报,楚曰终于来到花城。

    离开前,江尽恒教养极好的跟楚宋玲跟楚曰打了声招呼,楚宋玲堆着一脸的慈爱笑意看他,言语极尽温柔。

    可以看出,楚宋玲很喜欢江尽恒,不是对普通孩子家的怜爱,是作为父母看隔壁邻居家优秀孩子的那种带着欣赏跟羡慕的喜欢。

    飞机廊道里,透明的玻璃上有灯光折射进来,如被剪碎的星光洒落在苍蓝色的地毯上,地毯上绣着的精致花纹不及少年活蹦乱跳的身影。

    此刻有多美好,楚宋玲这番话就有多突兀。

    “以后这样的朋友要多交一点,要是运气好能混熟一点,以后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你以后要上的中学,那校长就是他的亲奶奶。”楚宋玲的脸被攀比之心浸透得扭曲,声音也变得刺耳了起来,“我跟你说,他家祖辈是京上的,后来他奶奶因为工作调动一家就来了花城定居。他爸现在是搞那个什么科技研发的,爷爷是医院外科教授,他家里就他一个儿子,就一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小少爷。他母亲娘家家里也很厉害……”

    楚宋玲看不上坐在大榕树下那群长舌妇嘴碎的八卦,殊不知这样的她其实跟那些人差不多。只是她总是骄傲的认为,她跟那些人始终是不一样的。

    楚宋玲的成年世界里充满了势力跟攀比,所以她用这么直白的方式告诉了楚曰,他跟她之间的世界从一开始就不一样。

    ——

    这是楚曰跟潘博文的第一次见面。

    眼前的这个男人身高跟比她高出那么一点点,估摸着一米六左右。潘博文个子矮小,体态臃肿,五官平平,还有点地中海,笑起来有种佛像的慈祥。

    那时的楚曰并不知道,眼前这个一个素未谋面,没有半分血缘之亲的男人,在将来会比怀胎十月的母亲更让她懂得亲情意义。

    潘博文穿着t恤中裤,脚上踩着一双人字拖,踢踏踢踏地踏在光滑的瓷面上朝她们疾步走来,动作热情,上来就是给了楚曰一个拥抱。

    “叔叔可算系见到你了。”他张嘴就是一股跟飞机上江尽恒师父一种口音的广普。

    潘博文拍了拍楚曰的后背就把她松开了:“这一路上系不系很累?七饭了吗……”他一股脑的抛来许多问题,语速又快,楚曰不知从何答起。

    楚宋玲拍他肩膀:“仔仔睡了没有?”

    潘博文注意力在楚曰身上,挥手道:“睡啦,有隔壁阿婆帮忙看着你放心啦!”

    “那还是要赶紧回去,不然他起来看不到我得哭。”楚宋玲把行李塞进潘博文的手里,催促他快点。

    “遵命遵命。”潘博文搞怪地做了个敬礼的动作,把楚宋玲当成老佛爷似的伺候着,一手拖着行李,一手把楚曰的手拉了过来,“回家了,妹妹。”

    前面楚宋玲疾步走着,潘博文拉着楚曰屁颠颠的跟在她的身后。

    那双粗糙厚实的手,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夏夜里,给了楚曰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夜已深,楚曰到潘家已经接近十一点了。

    潘家在花城老城区的一个老旧的小区里,听楚宋玲说就是为了他们上学才选择买的这里,从小区到楚曰将来要上学的学校走路只要二十分钟的时间。

    楚宋玲到家以后就去找弟弟潘一帆去了,热情的潘博文挨个的跟她介绍起了房子。

    这一间百来平方的屋子跟外观的老旧不同,装修很讲究。屋子一共分了三间房,他们夫妇两人睡在主卧,楚曰睡在次卧,潘一帆睡在最小的房间。

    次卧带着个小的卫生间,装修的很有少女心,壁纸是柔和的浅粉色,一张公主床,窗帘是浅蓝色的,靠窗的位置放上了一张带书柜的书桌,上面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跟一盆绿植,书柜上放着很多课外的书籍,床上放了很多的玩偶,任何一个都比她手里抱着的这个要好看。

    潘博文一脸小骄傲道:“介个系我亲自设计的,我的老本行就系介个室内设计师啦,好不好看?”

    楚曰点了点头:“好看。”发自内心的好看。她一个举足若轻的人,第一次被人如此的看重,心中的滋味不是用一言两语就能表达的。

    潘博文轻拍她的后背,声音醇厚:“介个就是咱们家了,你有什么需要咧,就找叔叔或者找你妈妈,如果你弟弟那个死衰仔欺负你,直接就告诉我,我帮你打他!”

    “嗯。”楚曰点了点头。

    夜已经深了,潘博文怕她饿不敢说,自己去厨房的零食柜里挖了一堆零食还在冰箱里找了牛奶面包带给她,嘱咐她早点休息以后自己也回房间去了。

    楚曰把放在房门旁的行李箱拉了过来,走了没几步,行李箱发出不堪重负的声响,随即她的行李散落了一地。

    她被吓了一跳,手里揣了一路的鸭子掉在了地上,那明亮的黄色在棕色的地板上跳了几下一头扎进她散乱的行李堆里。

    楚曰看着看着,忽地笑了出声。

    那天晚上,楚曰坐在窗台前,听着外面的风声从树叶穿过轻拍窗户,用那支江尽恒给的钢笔,在江尽恒给的那个笔记本的第二页上一笔一笔的写上了江尽恒的名字。

    这是她在这里认识的第一个“朋友”,一定要记住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