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2章 三小姐

    虽然魏小公子的语气实在算不上好,但赵重霜还是很高兴。

    读书识字,是她这么多年连想都不敢多想的事情,也从来没有和任何人说过。

    只是不知道,明明来福就可以说清的事情,魏小公子为什么还要专门跑一趟呢。

    总不能是特地来奚落她一顿的吧。

    好吧也不能排除这个可能,毕竟魏小公子似乎一直不怎么看得惯她。

    去枕流园的时候躲开一点好了。

    ……

    魏梓没坐一会儿就走了,说是要去街上随便逛逛。

    赵重霜于是去和赵大夫与庄伯坦白了这件事,她有些无措,好在二人虽然一开始有些惊讶,却也完全包容赵重霜的想法。

    赵重霜十分感激。

    夜晚,赵重霜少见地有些紧张,她拿出赵大夫以往写的药方。

    赵大夫每次写了药方,常有病人用不着也不拿走,赵重霜便一张一张细心地收拢起来,现在已经快堆满她的小木箱了。

    在油灯下,赵重霜默念药方上的字,一张张地复习下去。

    只有这样,她才能安心些。

    去枕流园的前一天晚上,赵大夫专门来找赵重霜。赵大夫买了笔墨纸砚,还偷偷给赵重霜塞了银两。

    第二天早上,庄伯不知道从哪里借来了牛车,亲自送赵重霜去枕流园。

    他们平日虽看着大条,却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关心着赵重霜。

    赵重霜紧张得手心都有些汗湿了,她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她以前从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赵重霜一路攥着手帕。

    ……

    一切都超出寻常地顺利,孙先生虽然看着严厉,却很会照顾人。

    他并非从圣贤经典教起,而是从日常交流中找出十分必要的字词,赵重霜学得很刻苦。

    她要学的不仅是认字,更是要学会写字。只有把笔顺结构融会贯通,她才真正识得一个字。

    等孙先生教完一日的内容,庄伯便又驾着牛车出现,高高兴兴地接赵重霜回去。

    不上课的时候,赵重霜会在医馆空闲的时候,默默地回到自己的房里,照着在枕流园写下的字一笔一划地临。

    她找赵大夫借的游记和话本,赵重霜也常常拿出来翻翻。

    每回发现自己能读懂的地方又多了一些,她总是有些高兴。

    一切都很完美,除了……魏梓时不时出来唠叨两句以外。

    也不知道是不是待在善平县这小地方太无聊了,魏梓总要逛去赵重霜识字的那几间屋子,拿着赵重霜刚写的字嘲讽两句,或者趁中间休息的时候给赵重霜讲讲他的“霄芸姐姐”,还美其名曰:

    “小爷我这是为了激励你用功。”

    哪怕赵重霜左耳进右耳出,还是被迫了解了不少事情。

    武安侯家的三小姐姓白名霄芸,是才动京城的大美人,五陵年少心照不宣的对象、暗暗较劲的原因,全都是她。

    三小姐写的诗词但凡流出,勋贵人家的子弟谁不竞相传抄。要是连这都不知道,可是要被嘲笑的。

    只是三小姐的身子骨有些弱,武安侯与其夫人四处求医问药,终于寻到了一位游方僧人。那僧人有神医之名,收下重金后,给出了一副颇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方子。

    这其中,便有这味白茱萸。

    若非安国公府与武安侯府素来有些瓜葛,这味药也不会轮到魏梓他来找。

    赵重霜:“三小姐身子骨弱?那与公子您岂不是天造地设?”

    魏梓有些微妙地看了一眼赵重霜,既想发火,又有点发不出。

    他啧了一声:“霄芸姐姐自然惹人敬佩又怜爱,多好的男子都配得上。小爷有自知之明,像我这么不学无术的还排不上号。别乱说。”

    “字写得这么烂还管这管那的,还不快用功去。”

    赵重霜默默扭回脸,不说话又要嫌她是个哑巴,接嘴又要嫌她话多……

    虽然她挺感激魏梓给她找了教书先生,但她也希望魏梓抓紧寻药去,别在这晃悠了。

    啊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莫怪莫怪。赵重霜忏悔了一瞬。

    ——

    不过是五六天时间,赵重霜就已经习得了许多字。

    不单单是日常书写中常用的字,赵重霜还拜托孙先生教她那些药材名的笔顺。

    在医馆的时候,赵重霜就琢磨着什么字该怎么写,拿手指作笔,在什么地方都能练习。

    赵大夫也看在眼里,暗自感慨一句“痴丫头”。

    账房季先生有天又来了医馆,这次却不是为了看什么病,单纯是过来聊聊天的。

    “上回我急着赶回酒楼,都没讲几句话。”

    “我失眠的毛病好多啦,虽然半夜偶尔还会醒,但过会儿就又能睡着了。”

    “说起来,小双儿最近在忙什么,怎么都不来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