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9章 小狼崽睁开了眼睛

    “鱼, 跟着我一起念,这是鱼。”

    夏禹坐在一块光溜溜的石头上,他的左边是一个炭坑, 静静的炭火散发着的热量让他并未觉得有多少冷意, 反而暖洋洋的。

    在他身前的位置,则是一块被清理掉了小石头, 相对平整的泥地, 上面特意弄了点沙子扑了一层。

    夏禹手里拿着一根细木棍,正在写着一个简体的鱼字, 然后手里拿着一条熏鱼,他在教原始人们简单的一些字跟物体对应。

    其实夏禹也没想过要把原始人一个个都教成九年义务教育读完的小学生一样聪明,只是这样的简单对应, 以后可以更方便他们交流。

    这个族群以后想要发展,在彼此的言语沟通上肯定要更加顺畅, 对应的沟通词汇也必须要更多, 这才是原始人彻底进化到智人, 最后真正去区别于野兽。

    现在距离第一场大雪到现在, 已经过去了半个月。

    夏禹对原始的冬天再一次有了深刻的认识,半个月的时候, 几乎每天都在下雪, 尤其是晚间的雪总是很大。一大早上扒开封洞口的土砖,雪的高度总会堆满大半个洞口。

    天气已经寒冷到了一个极点, 哪怕是成年原始人们晚上睡觉, 也总是尽可能的裹着厚厚的草被, 然后彼此互相挨挤着一起睡。

    不过除此外,对其他原始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幸福的冬天。

    比如现在, 吃过中饭之后,夏禹就开始教他们认字。其实他们不太明白‘字’这个字本身的含义,浅薄的认识就是一个符号。

    一个跟某个东西对应的符号,代表的意思。就像是他们外出采集、狩猎,有时候怕人走散,也会在一些树上可以用石刀镌刻出一点痕迹作为标记。

    鱼这一个字,夏禹已经教了天了,不过应该是鱼这个字笔画太多的原因,能够写的磕磕绊绊的,始终只有大猴一个。其他人,拿起树枝就不知道要从哪里下手。

    夏禹也不气馁,反正这里也没什么活动,他慢慢教,原始人们也就慢慢学,都不着急。

    “咿唔。”

    夏禹指着手里的熏鱼,又指着地上的简体字‘鱼’慢慢教的时候,只狼崽打闹着歪歪扭扭的撞在夏禹脚边,然后就咿唔咿唔的嚎叫了起来。

    一般两个星期左右,狼崽就会睁眼了。

    这只狼崽在一个星期左右的时候就不安分了,会从包着它们的狼皮里面歪歪扭扭的爬出来一些。而在两天前吧,夏禹有一晚不知道怎么就醒了,他看炭火有点暗淡了,就在洞口的角落拖出一藤筐木炭打算加一些。但走到炭坑边,夏禹就看到一只狼崽蹲在那儿,睁着眼,泛着一点微弱的蓝光。

    小狼崽跟夏禹对视了会儿,然后扭着毛茸茸的身体一点点挪向狼皮。等夏禹查看后他就发现,只小狼崽都已经在这个晚上不知不觉睁开了眼睛。

    之后,夏禹绞尽脑汁给这个小狼崽想了名字,分别叫趹蹄、飞菟、嶙驹。夏禹都佩服自己取的这么有文化,而不是叫狼一、狼二、狼,这是因为夏禹记得那本基建指南之中还有一些朝代事物介绍,其中就有古代名马的介绍。

    对,所以这几个名字,是夏禹从那些名马身上‘剥’下来的,还好只有只狼崽,因为再多他想不起来了,而且也不知道这个名字有没有凑对。

    另外有意思的是这几个名字对壹号他们来说发音都太难了,他们叫不出来。所以叫只小狼崽的时候,他们是嘴巴里发出‘哚哚哚’的呼喊音,跟在农村中叫那些没名字的狗一模一样。

    这种胎生动物,幼崽时期都显得特别可爱。

    这会儿的趹蹄只小狼崽还没长开,只被鱼汤、鱼肉、骨汤还有蜂蜜水,一个个喂的滴溜溜的胖,要是长大还这么胖,夏禹觉得它们到时候跑两步都会气喘,别想着捕猎了。

    这会儿是趹蹄撞到了夏禹这边,因为这只应该是只小狼崽里面最强大的,每次吃也是吃最多。另外就是他们黄白灰杂糅的毛发中,就这只脑门眉心的地方,竟然有一撮黑色的。

    狼群是群居动物,是自动在群体里面择出狼王。

    这只小狼崽,现在已经有这苗头了,这是刻在它们基因中的生存本能。

    夏禹捞起了趹蹄,趹蹄气得嗷呜嗷呜去咬夏禹的手指,但这会儿它们牙齿都还没长,就是牙床在那边磨,一点杀伤力都没有。

    “叫你闹。”夏禹也伸出自己胖乎乎的手指,对着趹蹄额头的黑毛处弹了下。

    趹蹄更‘凶’了,不过也能看得出来,它不是被激发出那种凶性,而是幼崽想要玩闹的那种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