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4章 潇湘馆(加更)

    第74章潇湘馆(加更

    在此以前,姜笙先吃了点东西填填肚子,然后去了趟成衣店。

    等一会儿从成衣店出来,姜笙换上了一件月白长袍,一半的墨发高高束起绑成一个圆髻,扎上雾蓝条带,另一半披散下来落在肩下,还画了点妆意图使五官更加立体并且男性化。

    但姜笙照了铜镜仍旧不满意,又在小摊上买了个半截的金属面具戴起来,只露出眼眸和鼻尖以下的位置,她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化身成了一个身量不高的世家公子的姜笙,雇了马车,向潇湘馆而去。

    白日的潇湘馆有些冷清,只有两个丫头站在雕花木柱旁看门。门面装潢雅致,不像青楼,倒像是一家茶馆。

    从姜笙的视角看过去,宽大的牌匾用簪花小楷写着“潇湘馆”三个字,笔锋利落,似乎能从中看出主人雷厉风行的性子。姜笙眸光在牌匾的字迹上多停留了几秒。

    牌匾以下,还能看到左右两边的紫檀架上放着的碧玉比目磬,透着一股潇洒风雅的书卷气。

    见了姜笙,有个丫头问:“公子您找谁?”

    这个点儿来潇湘馆,一般都是提前和里面的姑娘们约好的。

    姜笙问:“你们妈妈可在?”

    丫头和另外一位对视一眼:“您是和楚妈妈约好了吗?”她们确实知道有位公子间或会来潇湘馆,并且楚妈妈对他很是恭敬。

    姜笙扯了个小谎,便通畅无阻见到了潇湘馆的楚妈妈。

    彼时楚妈妈正悠哉悠哉在自己寝房休息,听到丫头传禀说有位戴着面具的公子来找自己,忙放下手中的缠花玛瑙盏起身相迎。

    楚妈妈似乎很意外:“您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姜笙挑眉,出声:“楚妈妈指的是谁?”

    她的音色温而不软,清而不脆,听到这个声音,楚妈妈一愣,才发现自己认错人了:“您……是?”

    楚妈妈在内心狂拍自己大腿,真像,她差点就认错了!不是说容貌,毕竟对方戴了个面具,就是一种感觉。

    在知道自己认错人后,楚妈妈整理面部表情,慢慢上下打量姜笙:“这位姑娘找我,所谓何事?”

    平心而论,姜笙的男子装扮还算合格,她又戴了面具,身量在女子之间也算高的,寻常人见了并不会怀疑。

    但楚妈妈是谁?第一青楼潇湘馆的老鸨。眼尖的她很快就看出来了姜笙是女子。

    楚妈妈摸着下巴。

    来她们这儿的女子,无非就一种情况——捉,奸。

    不过这姑娘倒是有趣,人家来捉奸,都是仆婢成群地来喊闹,她却一身男装身姿潇洒,自己这个混迹这片多年的老行家,都差点被她忽悠过去。

    难不成不是夫君?是相好的或者未婚夫婿,不敢大闹?

    “确实有点事找您。”姜笙边说话,边拿出一锭银子。

    楚妈妈忙说不敢收,推拒道:“嗨,您有什么事就直说,老身能帮则帮。”

    东家早说过了,捉/奸这种事情,如果有人来问,一五一十地说,不必隐瞒。

    再者,楚妈妈的小金匣子都足以为潇湘馆所有姑娘赎身了,实在看不上姜笙那个银锭。

    姜笙也不觉尴尬,便直问:“您可认识一个叫钱学朝的人?”

    楚妈妈把姜笙带入包房内,两人相对而坐。

    “您说钱大人啊?”楚妈妈当然记得这个人。

    因为他,潇湘馆还遣散了几位姑娘。

    潇湘馆的姑娘们个个都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毕竟大多数人来这儿不是为了满足欲/望,是为了找红颜知己的。

    姑娘们都往才貌双全的方向去培养,要漂亮、善解人意、多才多艺,能吟诗作赋、能抚琴下棋……

    仅仅培养一个姑娘,就要花大把银子。一下被遣散了好几个,楚妈妈可心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