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九章 李晨的姥姥

    从阿兴那里出来,李晨和王永健,各自都在回想着阿兴的经历,和说过的话。

    这个年纪的男孩,大部分都有一个江湖梦。以前他们也很羡慕在电视上那些江湖大佬,兄弟情义。想象着自己也能向他们一样。直到今天遇到了阿兴。他们觉得这个梦,也并非是那么美好。

    一路上两人都很沉默,就这么不觉间,已经走到了家门口。

    李晨王永健的家,住在126厂家属院。两家住的很近,中间就隔着一栋楼的距离。

    126厂以前是一家大型国有纺织厂,于建国后成立。

    在当初计划经济的年代,百废待兴,物资短缺,国家大力扶持发展工业。126厂顺应潮流,迅速发展壮大。工厂实行三班倒的政策,24小时不停歇的运转。即便是这样厂里生产出来的布匹也是供不应求。纺织工人也成为当时高收入的群体,让人羡慕的行业。厂里工人最多时多达六七千人。

    到了90年代,由于经济结构的转型,私人纺织也企业越来越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工厂订单持续减少,业绩也不断下滑。126厂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辉煌。

    企业为了求生存发展,先是进行了改制,由国有制变为了股份制。又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生产线。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对工人的需要也不断减少。所以近些年来企业不断进行裁员,很多工人也因此下岗了。曾经几千人的大厂现在也只剩下不到一千来人。

    李晨和王永健都是单亲家庭。他们的父母同样都是126厂的职工。

    王永健从小母亲就因病去世了,他一直跟着父亲生活。

    李晨从小父母离异。也一直跟着母亲。

    三年前,母亲也下岗了,跟着一个亲戚去了南方做生意。平时几个月才能回来一次。为了方便照顾李晨

    两人走到李晨家门口,王永健看了看表。

    “4点多了,我家老爷子今天上中班,应该已经出门了。我回家一趟把衣服放回去,洗个澡。晚会儿去你家蹭饭吃。”

    “好嘞,我让姥姥多做点。你待会直接过来吧。”

    两人就此分开,李晨转身进了一栋略显破旧的3层楼房。

    这是一栋老式的苏式建筑。每一层有3个总门,每个总门内合住两户人家。两家人共用一个厨房和卫生间。

    李晨的家在一楼。刚到楼门口李晨就喊

    “姥姥,我回来了。”

    总门没关,李晨推门进去。一个老太太,正在自己家门口小板凳上坐着扇扇子。

    老太太有60来岁,身高不高,比较胖,腰围足有三尺。看到李晨进来,脸上露出了笑容。显得很慈祥。

    “晨晨,回来了。中午在哪吃的饭?外面热得很,快去洗洗。一会儿我给你做鸡腿饭。”

    李晨进厨房打开水管好好洗了个脸,又对着水管咕咚咕咚的喝了起来。这水是厂里自己打的井水,冰凉的很。有一股甘甜。李晨夏天最喜欢这样喝,很过瘾。也从来不会拉肚子。

    “这孩子,少喝点,凉!”

    姥姥在一边劝阻。

    “啊!真爽!”李晨打了个饱嗝。“姥姥,晚上多做点。小健晚上过来。”

    “知道。他爸爸今天又上中班了吧。”

    “嗯。我们今天中午在学校吃得饭。刚才一起回来的。他先回家洗个澡,一会儿过来。”

    李晨边说边走进自己的小屋。

    李晨的家有一间半房子。外屋有15平方,里间还有一个6平方大小的小屋,是李晨的房间。

    房间里有一张小床,和一个带抽屉的桌子。床边贴满了足球,篮球明星的海报。桌子上放着各种各样的书。

    走进屋里,李晨把上衣裤子脱下来,开始试军训发的迷彩服。

    “晨,回来就进屋里干啥呢?”外面传来姥姥的声音。

    “试衣服呢,明天要军训。学校发了迷彩服。我试试大小。”几分钟后李晨从小屋走了出来。

    身高将近1米8的李晨,穿上迷彩服很有一股英气。

    姥姥围着李晨看来看去,止不住的夸赞“乖乖!这是从哪来的解放军战士。这还是我外孙子吗。我见过这么多穿军装的,都没有我外孙好看。”

    李晨冲姥姥模仿解放军敬了个军礼。

    “士兵李晨,谢谢首长夸奖。”

    这一举动把姥姥给逗了。

    “这孩子,净瞎胡闹。我去给你们做饭。你把冰箱里的鸡腿给我拿到厨房。”姥姥戴上围裙去了厨房。

    李晨想要帮忙被姥姥给赶了回来。只好坐在屋里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