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章05节 你的选择

    “选择最重要的目的是行动,行动就会产生结果。这里也是我我思维中很重要的原则。对于您的问题,我仅仅着眼于“鱼”或者“渔”的本身,就让我的思维受到了局限,也可以说我的思维被引导了,这就陷入了您之前告诉我的所知障。不要纠结于问题的本身,比纠结于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找到问题答案的方法。”听了刘教授的解答,彩辰也说出了自己的感悟。

    “很多总裁班的学员都被这个问题绕进去了,原因是被引导了。你们会犯同样的误区,发现任何一个问题都只盯住问题的本身而忘了寻找答案或者是说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多的结果证明,你们努力了半天奋斗了半天得到你的东西是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相信对参加过很多课程的你来说,应该听过这个理论:有一个梯子等我们爬上去了之后发现我们跑错了方向。用这个案例来证明中国人不怕努力,但是很多人却选择错了方向。对于这个观点我是不认同的。我们现在深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现在三十层楼的窗口,向外走一米,会发生什么事情?没错,就是发生自由落体运动,你会迈出这一步吗?你是不会的。我在课堂上调查得到的结果也是这样,大家都不会。当然,我们不会走出这一步,因为我们不想发生自由落体运动,那好把窗户换成梯子是不是同理可以证明,我们所迈出的每一步都是经过自己的选择,没有被胁迫!在我们的学习当中没有更好,没有最好,一切都是刚刚好。”刘教授躲在椅子上,停止了对话。每次刘教授把观点阐述完毕后,总会说一句,一切都是刚刚好,算当做口头禅了。

    杨彩辰不经意间想起了刘教授总说的那句话:认识一个人打开一扇门,打开一扇门认识一群人,一群人里面认识一个人,这个人再带你打开一扇门。莫忘启缘人!原来刘教授一直在教我们如何做圈子。

    彩辰问自己,我如何可以寻找一个简单的方法,能让我收益的,持续收益的,不断的持续增长的收益!我的圈子在哪里,团队就会在哪里。团队才是我价值的重要体现。彩辰记得在北京,有一次跟一家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聊到了团队。当时的负责人应该是王总。王总提到,我单位投资,最看中的就是团队。项目路演时,你有很多的点子,有很多的模式,我不感兴趣。因为我这里有比你的点子还好的点子,有比你的模式还好的模式。如果没有团队,这一切都只是一纸空文。你有了团队,要项目我给你项目,我手上有很多的项目;要钱我给你钱,因为我就是做投资的;唯独一个团队,是你的财富!当别人说,我有想法,你回答我有团队;当别人说,我有模式,你回答我有团队;当别人说,我有钱,你回答我有团队;当别人说想法时,你在说你正在做的事情,我就会投这样的团队。你有团队在哪儿里?

    杨彩辰看着打算休息的刘教授,起身,向往常一样给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退向了门口。当来到门口,看到自己给刘教授拎地那袋水果时,他感觉到自己这次投资很值得。正当彩辰开门要离开时,刘教授又说道:“回西安了,没啥礼物送你的,就送给你十个字吧,慢慢地去感悟吧。记住这十个字:学、思、行、悟、智、听、说、读、写、慧。”

    离开了刘教授家,彩辰回味着这十字真言,如获至宝。是该跟自己的过去say goodbey了!

    杨彩辰给了自己一个选择——我要有一支自己可以依靠的团队!

    他也开始正视自己——我是一个三十而立的人,一无所有,以往的很多思维都是混乱的,我要先理清自己的价值观,我到底想要什么?我如何用三年时间,完成自己的500万的收入?都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自己不是癞蛤蟆,自己想要的也不只是天鹅肉,我想要真真切切的生活。

    他制定了自己的规划,规划的很简单——正常生活!

    回到西安了,想要正常的生活,就有两种选择,创业或者就业!

    如果选择创业,杨彩辰需要先找到一位投资人,有钱了,才有事儿。有事儿了,才有团队;

    如果选择就业,杨彩辰知道,自己就用到了另外一个智慧,有团队了,就有人。有人了,就可以生事儿;

    回到自己仅有一张床的屋子,彩辰并没有为自己感到沮丧。自己有了失败的经验,也开始有了方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一步一步的实现自己赚500万的梦想。彩辰有想过买彩票,这种低投资高回报的形式,对自己来说好像并不现实,因为机率太小了,据说概率只有0.0000056%。杨彩辰不认为自己有这么好的运气;时间到了21:36分,杨彩辰的脑子还是乱乱的,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刘教授给自己的评价是聪明,绝对的聪明,自己一直也是这么认为的,可以现在,自己的聪明度好像变成了0.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杨彩辰知道自己要行动。行动的第一步就是两者相害取其轻。在就业与创业之间,杨彩辰的选择是先就业再创业。与刚毕业的大学生们不同的是,自己没了年龄的优势,得自己也不是一张白纸,纸非非纸非常纸。一大批大学生就业的目的,是为了择业;而彩辰的就业,是为了找到自己的团队和投资人!最快速的找到投资人的办法是去金融机构,但是自己对金融机构的了解不够,没有足够的把握可以就业。这时,聪明的杨彩辰选择了自知之明。自己的优势是熟悉高校,这几年全都在高校圈里打拼了。要就业,彩辰决定去高校,不是试试,是一定要在高校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