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51.第五十一章

    杨家人对萧清黎的态度真的挺好,就跟其他被买回来的哥儿比,萧清黎绝对是日子最好过的一个,从没人逼着他做什么,除了刚开始柳翠姑对萧清黎有些不满,到后面连重话都没人说过萧清黎一句。

    杨德富不让杨衣锦去找萧清黎可能也是觉得萧清黎就这么走了,然后那天看到来接萧清黎的人,担心杨衣锦找上门去吃了闭门羹什么的,杨德富心里心疼的也还是杨衣锦这个儿子。

    杨衣锦没跟杨德富吵架的想法,也并不想惹他不高兴,所以就耐心的跟他说,跟他解释。

    他这边说不通就跟柳翠姑说,柳翠姑向来疼他,加上杨衣锦在当时灌香肠的时候就说过要给萧清黎留点,就知道杨衣锦的想法了。

    杨衣锦让柳翠姑帮帮忙开口说一说情,柳翠姑一心软就答应了,开口对杨德富说:“老家伙,算了,你就让他去吧,这娃子就是个牛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哪次想做什么没做,你这松口了他还能光明正大的走,你要是不答应他半夜偷摸的跑了你也抓不到人。”

    杨德富不高兴的瞪着杨衣锦,虽然把柳翠姑的话听进去了,却也不想松口。

    柳翠姑看他这样又继续说:“至于清黎那小哥儿,他在咱们家是什么样的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也住了好几个月了,你也别管那么多了,让三娃子去了就赶紧回来,这要过年了,要是去的晚了这都赶不上回来过年,到时候你还得气。”

    杨德富听到这话气的就变成柳翠姑了,他板着脸开口:“你就惯他,从小就惯他,还有谁能管得了他不成?”

    杨衣锦立马开口,“管的了管的了,爹,你看你平时说的话我不都听了吗?就这一次,你就让我去吧,成吗?”

    杨德富气的也不想吃饭了,直接站了起来,“你爱去不去,我不管了!”

    然后就自个儿走了,杨衣锦知道他这是妥协了,笑了笑,对柳翠姑挤了挤眼,“谢谢娘。”

    柳翠姑没理会他,也起了身,“我去看看你们爹去。”就剩下他们这些晚辈自己吃饭。

    杨衣锦这天晚上格外勤快,吃了完饭之后就主动收拾碗筷,还抢了李双珠的活把碗给洗了,此洗完了碗之后就把香肠割了一半下来……

    ……

    一想到要去见萧清黎杨衣锦就有些兴奋,晚上都没睡好,但是早上起来的时候精神非常的好。

    他一起床就直奔县城去了,去京都肯定不能走着去,路远不说还天冷,更何况杨衣锦还想给萧清黎带点菜过去呢,所以他就打算在县城弄辆马车,坐马车去。

    不过去的太早,又是冬天,街上都没多少人,想临时买都没地方买,杨衣锦就只好去找熟人帮忙了,又去了孙府。

    孙家大公子还在暖呼呼的被窝里,是被帮杨衣锦传信的下人给生生叫醒的,原本这下人也不愿意去叫人,杨衣锦就开始拿给孙府送菜的事情威胁人家,然后就不得不去了。

    这是冬天,冷的很,孙明孝也显然是不想起床的,不过他更担心以后没菜吃,所以还是起了,来见杨衣锦的时候,还有点衣衫不整,这样子在外面被人看到了,指不定会有人多想呢。

    孙明孝看着杨衣锦说:“我的杨公子啊,你这是有什么事情非得一大早的叫我起来啊,我这正困的很呢。”

    杨衣锦说:“我想请你帮个忙,问你借一辆马车也借,我要去京都。”

    孙明孝本来还有些迷糊,一听这话瞬间就清醒了,“去京都?这马上都要过年了,你还去京都做什么?”

    刚问完孙明孝的心里就有了答案,“莫非你是想找你那个回了京都的小夫郎?”

    时间一长,孙明孝他们跟杨衣锦的关系也不错,也大约知道一些杨衣锦的事情,对他这小夫郎还是京都的人都有些诧异,不过也没太大的反应,就是没想到杨衣锦会在这个年关想着去找人。

    杨衣锦点了点头,“是,能借吗?”杨衣锦没打算详说。

    “借啊,我再安排个车夫给你,这大冷天的,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孙明孝道。

    说完这话后就让人去安排去了。

    然后他又看着杨衣锦,“你这手上可有银子?去京都可不比我们这小地方,那地方什么贵,若是银子不够我也可以给你借一点,只要你明年多给我送点肉来就行。”孙明孝其实还是很希望杨衣锦能够跟他借钱的。

    杨衣锦哪里能不知道他的想法,摇了摇头,“不了,这点钱就还是有的。我真缺钱了自然会说,那我就先走了,我今天就要出。”

    杨衣锦这样说孙明孝也不好留人,摆摆手:“行行行,那你赶紧走吧,马车估计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他自己打了个哈欠,捂着嘴巴说:“不行,我还得回去睡会儿。”然后弯腰驼背的走了。

    杨衣锦出了孙府,果然就在门口看到了已经等着的马车,车夫在马车旁边站着,见到杨衣锦来了就对他弯了弯腰,“杨公子。”

    杨衣锦点头,“麻烦你了,先去杨柳村,我要回去装点东西再走。”

    车夫点头,“杨公子请上车。”

    杨衣锦上了马车,车子往杨柳村去,如今道路平坦,马车并不颠簸,在马车里也没感觉到冷,杨衣锦挺好的。

    回家之后杨衣锦就先把香肠给装到了马车上,然后又背着背篓去菜地里摘了不少的菜一起放到了马车上,这要千里送青菜,估计也只有他能做的出这样事情来了。

    然后杨衣锦回去跟家里人说了一声,杨德富依旧不太高兴,柳翠姑是从家里到门口都一直在叮嘱他要小心,不能因为省钱就短了自己吃穿,还说要是碰上下大雪,回来不方便的话就不要那么着急赶回来,他们看雪就知道,反正就是万事小心。

    杨衣锦知道柳翠姑是真心关心他,自然是她说什么就答应什么。

    杨衣锦上了马车柳翠姑还在对他说,杨衣锦对柳翠姑挥了挥手,“娘,回去吧,外面冷,我有分寸,知道的。”

    柳翠姑不仅没回去,还追着马车跑了一会儿,杨衣锦也只好一个劲儿的叫她回去,别冷着了。

    只不过马车还是渐行渐远,看不到人影,也不看到房子,很快就出了杨柳村。

    他们去府城要半天,而府城要京都赶的快点不到四天就能到,他在京都耽误一天,杨衣锦是算好了时间的,反正不管怎么样都能赶回来就是了。

    天气寒冷,杨衣锦也没让车夫一个人赶车,他跟车夫几乎都是两个时辰一换人两个时辰一换人的,晚上就找地方凑合住一晚上,吃的多是干粮,走的也挺快的。

    在腊月二十四这天傍晚,赶在城门即将关闭之前进了京都。

    京都的繁华可能是所有电视剧都演不出来的,这是一种真正的底蕴,比杨衣锦前世看的所有电视剧都好,都要繁荣,即便是已经到了傍晚时分,他一进城,只觉得满心震撼。

    不是林立的高楼,而是真正原汁原味的古色古香的建筑,精致到一砖一瓦都是讲究,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就连路边商铺门前的灯都是最原始的味道。

    还有脚下的青石板。没有任何装点,就这么一眼看过去,看不到头,到处都是来往的行人。有行色匆匆赶路的,有夫妻两人并肩而行的,还有小孩儿蹦着跳着在街上跑的,欢笑嬉闹,这些画面可能他永远都不忘记。

    这是一个来自未来的人对历史的震撼,哪怕这段历史在他曾经的世界从来没有存在过。

    杨衣锦刚刚回神,车夫就开口询问他了,“杨公子,我们今个儿要怎么安排?这时候也不早了,是不是先找地方住下?”

    杨衣锦收回自己的视线转移到车夫身上,点了点头,“那就找个客栈住下吧,明日你就自己是随便逛上一逛,我有些事情要去办。”

    “好嘞,那我就再往前走走。”车夫驾着马车继续前行,没多久就停在了一家客栈前。

    这年关,多数人都要回自家过年,这客栈的生意并不怎么好,这有人上门小二自然是高兴的很,立马就跑来招呼他们了,“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啊?”

    杨衣锦从马车上下来,“住店,要两间房,有吗?”

    小二笑着说:“有的有的,客官里边请,小的这就给您安排。”

    杨衣锦却是先去将车上一背篓菜给背了下来,“麻烦小二哥帮我们喂一下马了。”

    小二看着杨衣锦背着菜,心下好奇,“客官这是来京都卖菜的?”

    可一想又觉得不对劲,这卖菜的还有马车?还能来住客栈?

    杨衣锦道:“不是,来看一个故人,自家种的菜,就给朋友送点过来。”

    “原来是这样,客官楼上请,我们这儿的房间啊可干净了,客官您来看看。”小二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给杨衣锦介绍。

    杨衣锦说的两间房,这小二是直接把人带到上房了。

    推开门看,房间听挺大,一张桌子,一张床,还有挂帘,没什么味道,看起来也很干净,确实算不错了。

    “就这间吧,隔壁再开一间给我随从,小二哥可有吃的和热水?”杨衣锦问。

    “有的有的,客官您稍等,等会儿小的就给你送上来。”

    杨衣锦将自己的背篓放下,在房间里转了转,然后开窗看了看外面,夜景也不错,不过此刻杨衣锦却没什么欣赏的心思。

    没过多久小二就端了吃的上来了,就一碗饭和两个菜。

    小二要走的时候,杨衣锦叫住了他,“小二哥,可否跟你打听个人?我头一次来京都,故人走时也没说具体住在哪儿,所以想跟小二哥打听打听。”

    小二拍着自己的想胸脯说:“客官有什么要问的尽管开口,我们这些做店小二的啊,那个不是外号包打听,只要是我知道的,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杨衣锦拿出了一两碎银子放在桌上,“我想问问这京都一位叫萧清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