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98.第九十八章

    旁友,防盗比例是8o%, 72小时以后依然能看的!【拍胸脯!

    大胤地大物博, 老丞相陈勇篡位后大胤是过了几年安生日子, 风调雨顺人息蔓延,陈勇迷信南边真龙之气不足移都燕京, 还未踏实下来一纸通告天下,赋税加一成。原先大赦天下也不过两成赋税如今又加了一成, 收获十斤稻有三斤得交给国家,如果只有五斤稻,就得交两斤。

    这个夏天天气十分炎热,长溪流到竹南村只够人喝水, 哪里还能浇灌土壤。牛老伯才会出这样的感叹,过不下去啦!

    “二狗哥,你在看什么呀?”

    十五岁的少年黑黑高高的长得精壮, 他已经到了可以娶妻的年纪。

    问话的是隔壁张师傅的女儿张香,这个叫张香的小娘子长得比村里大多人白, 面貌秀美,好事的同龄男孩把她叫做村花, 她已经十四岁了,再过一年也可以嫁人,这会儿家里母亲已经开始张罗着合心的郎家了。

    少年则是村里李木工捡到的孩子。

    少年李二狗他捡来的时候,脖子里挂了一枚玉佩, 上头刻了一个信字, 李木工不识字抱着小婴儿去给张师傅看, 张师傅就说他就叫李信吧。

    李木工为人木讷,到了娶妻的年纪竟村里没一家娘子看上他的,一直蹉跎到了三十多岁可以做爷爷的年纪这才娶了个寡妇。

    李木工的老婆是村里有名的寡妇,有名在总是勾搭别人家男人,曾有人看到地痞流氓出了她屋子才系上腰裤袋。这寡妇行事风流,东边屋出西边屋子进的,生怕别人不知道她是村里一流动牛车。

    李木工却不敢说什么。

    他俩本就搭伙过日子,若因为这事就把女人赶跑了,谁来给他做饭洗衣?到了这个年纪了也只有李信一个捡来的孩子,李木工知道大抵是自己身体有问题的。他对寡妇也有点愧疚,就更加不管了。

    李信记事以来,父亲就很坦白与他说是捡来的孩子,寡妇也不是他亲母,寡妇李氏对李信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坏。李木工勤恳老实,过的了日子,一半的钱李氏收了就不多话,除了吃饭的时候李氏一般不会出现在家里。

    每次她叮叮咚咚腰上缠了厚厚的回来,李木工的眼神就会黯淡一点。

    张香十分喜欢李信,因为李信是竹南村里最俊的小伙,星眸朗目,身材魁梧,完全不似弯腰驼背的李木工。他还会读书写字,竹南村有个教书老头,李木工拿出了两百文,两条腊肉,两小袋米,一些自家田里种的菜当做束脩,从十岁起便让李信跟着去读书。

    李信勤勉好学,早已将童生需背诵经书学了好几遍,可是他运气不好,朝代更迭,新朝科举到他十五岁这一年才刚刚开放。

    他嘴里叼着狗尾巴草,望着太阳落山的地方,不知心里在想些什么。

    李信眉目俊朗,刀削般的下颌使他看起来十分精神,农家子弟大多在夏天赤着胳膊,他两条日晒雨淋的胳膊,散着热气,肌肉线条好看流畅,只闲散地坐在石头上,也是一种风姿。

    少女慕艾,张香看呆了,从记事起就信哥哥信哥哥这样的叫唤着,心里想着念着都要嫁给李家哥哥。

    张香的母亲心里却有其他念头。

    竹南村往东,有一地主唐家。

    唐家做的是丝绸生意,从前朝到大胤王朝,生意还算红火。问题就出在唐老太爷身上,唐老太爷近知天命的年纪却依旧“宝刀未老”,不说他正儿八经娶的老婆,另外还有带回家的七房小妾,这开枝散叶好比树状图,一个枝头平均俩娃,唐地主家树干再粗壮也承载不了那么多主子啊。

    好在唐老太爷多的是女儿孙女,如今到年纪的已经许配了人家。

    稍大些的儿子要全国各地跑商,也不太住在家里。

    现在唐家里留着的还有仨儿子,孙子孙女若干。

    怕是继承了唐老太爷多情的基因,唐老太爷还留在宅子里的三个儿子也是呕心沥血播撒希望种子的主。

    其中有一位最是年轻,最爱插科打诨游手好闲,这人便是唐老太爷最小的儿子,唐玉光。

    唐玉光十五岁娶妻之时便已非童子之身,据村里人小道消息,李屠户家的二儿子的小女儿就是去唐家给唐玉光做丫头的,十五岁的丫头十四岁的唐玉光,干柴烈火一点就燃。

    等真正娶妻的时候,唐玉光已经有了一个庶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