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3章 太白之笔

    “嗯,就是這麼简單!”葉西坡轻轻笑道。

    其實很多事情都是這樣,说齣來简單無比,隻是人们想不到而已。

    有一個真實的例子,在後世十九世纪,玻璃製造的工藝還不成熟,玻璃裏麵常有氣泡,隻要德國一傢小工廠製造的玻璃没有氣泡。

    彆的大工廠消耗鉅资搞科研,研讨來,研讨去,也没研讨齣來。後來那傢小工廠公開瞭機密,他们隻是多瞭一道工序:用木棍搅拌幾下。

    製鹽也是這樣,用木炭就能够吸附海鹽裏的苦鹵雜質,去除異味,隻是這個超级简單的方法,唐朝人不晓得而已。

    葉西坡忽然認识到,對本人來说,這可能是個最好的時期!

    不是说本人比一切唐人都聰明,而是他们都遭到瞭時期的限製,被局限住瞭。

    很多東西他们没見過、想不到、不懂得,學问储藏缺乏,所以大多數時分他们都被一層窗户纸遮住眼睛,思想想法有局限性。

    但本人來自後世,比這時期的人多瞭一韆多年的見识和聰慧结晶,思想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全都不同于古人,完整不受限製。

    釜裏的水分逐步蒸發洁净,釜底留下厚厚一層洁白如雪的细鹽,精鹽製好瞭。

    馮元英迫不及待又用挑瞭些嘗嘗,然後整個人就墮入瞭一種癫狂狀態,衝動得浑身上下就像觸電瞭一樣不停哆嗦。

    “哈哈,有瞭這製鹽法,某高潘兩州的難题一下迎刃而解,每年七萬贯的赋税再也難不住我们!”狂喜不已的馮元英再次抓住葉西坡的胳膊,鼎力地摇擺。

    “某不是在做夢吧!三郎,某真不晓得该怎樣谢谢你,请受元英一拜!”说着便真的跪瞭下來,恭恭敬敬拜瞭一拜。

    葉西坡呲牙咧嘴揉瞭揉胳膊,將他扶瞭起來,心道製糖的事的事還不是先不和他说瞭,以免這傢夥遭到刺激又來抓本人的胳膊。

    “這不算什麼,用這個法子,還能製齣比霜糖好十倍的白砂糖齣來。”

    葉西坡原本還想低调,一旁的葉璄却率先说瞭齣來。

    昨日烤魚片做齣來,曾经是微辣瞭,但還是有人覺得有點太辣,葉西坡就想到瞭甜辣。

    一切的辣味裏麵,甜辣是最温和的,绵裏藏针,對口腔的刺激最小,但同樣能讓人上瘾。

    可是傢裏居然没有白糖,一问之下纔晓得大唐最好最贵的糖,就是嶺南齣產的霜糖,一斤要賣到三百多文,而赤糖则隻賣二十五文。

    于是葉西坡就想到瞭用木炭和赤糖加工白砂糖,结果一下就勝利瞭。

    還沉浸在宏大喜悦中馮元英反響過來,瞪大雙眼看着葉璄,问:“一斤赤糖能消费幾白砂糖?”

    葉璄想瞭想:“十一兩多。”

    馮元英眼珠转瞭兩圈,怔在那裏,半天纔反響過來,慘叫一聲:“天呐,我们發瞭啊!”

    然後一屁股坐到瞭地上,险些没昏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