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正文 第三章 李云

    林天失神地坐到书桌旁的摇椅上,看到眼前堆满在书桌上一本本厚厚的书籍,心中莫名的升起一股厌恶!

    索性用力一推,哗啦啦的全部掉落在地上。

    踩在掉在地上的古书上,林天烦躁地用脚尖旋了一下,然后随意踢落在一旁,看见面前“干净”的书桌,心中果然痛快了许多,在桌上趴了一会,感觉心中稍定,也不理洒落得到处都是的书籍,便抬脚向外走去。

    (几天后,林家门前……

    “李公子,这些便是我家少爷不要的书宝了。”周福指着身后堆积成小山似的古书说道。

    那名叫“李公子”的青年目光轻轻扫过周福身后的书籍,摇了摇手中的折扇,不以为然地道:“谁不知道林少爷乃是漓水群第一才子,爱书如命,再说林家家大业大,什么时候需要卖书为生了?哈哈……”

    这名叫李公子的青年,乃是漓水群守的次子李慕华,前些年随其母在京省亲,今年才回到群府,听几个朋党说起漓水群出了个第一才子,心中大为不屑,自己以前也曾经被评过漓水群第二才子,不过那是因为当初安国公之子在漓水群之时,自己才走了几年,这就又出了个第一才子,而且听说还是个商贾之后,不屑之意更胜,刚好被乌山县令请来赴宴,看到周福在童家门前搬弄书籍,便借买书之名准备前来刁难。

    周福笑道:“李公子说笑了,要不是李公子这几年在外省亲,漓水群第一才子早就应是李公子才对,如今我家少爷辍学经商,这些书宝深怕所托非人,准备封入别府,李公子有意,本应不吝送给李公子,不过以李公子的身份……”

    李慕华抻手止住:“王管家不必多说,我家虽走的是仕途,但这些许银钱还是凑得起的。”

    周福赔笑道:“那是、那是。”

    “不过……”李慕华走到堆积成山的书前,用折扇轻轻挑着书籍,故意叹息几声,对着周福说道:“本公子还以为林少爷要贩什么书呢?就这些,本公子五岁时便能倒背如流了,你不会是故意框我吧!”

    就算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性,看到少爷平时珍藏若宝的书籍被贬的一无是处,周福沉着脸道:“李公子既……”

    却忽然听到李慕华惊叫一声“慢着!”

    李慕华惊喜交加,手中的折扇都扔到了一旁,从书堆里掏出一本古籍,颤抖地捧在手里,“这本,这本好象、好象是古黎志,绝本,绝本啊!终于让少爷我找到了!哈哈哈……,咦?不对,怎么好象少了几页,噢!可能绝本都这样吧!咦?还不对,这几页中间怎么有个洞洞?他妈的……谁这么缺德……把这样的宝踩成这样……呜呜呜……”

    看着李慕华抱着一本书又哭又笑,状若疯狂。路人不禁纷纷侧目“那个不是我们漓水群第二才子李公子吗?怎么是个傻子啊!“是啊,是啊!”“哎!看他捧着书又哭又笑,真不亏是才子啊!”“呸!你懂什么!定是他有什么难言之隐,从古书上找到了什么古方振纲有望,这才高兴屁急,欣喜若狂!”“对啊,对啊!风流才子做不得啊!”)

    秋风拂过路边的枫叶,荡起一片片灰尘。已是秋天,天气渐渐凉爽,而街道两旁的小贩不停的吆喝叫卖,满身的热汗却如同雨一般洒在灰白的地面上。

    林天一个人静静地在街道里走着,对旁边小贩的拉拢充耳不闻,只知道没有目的的呆滞着向前行走。

    天色渐晚,天边孤月与残阳并起,将人的身上沐起一层光亮,分不清是日光还是月华。

    而乌山县的夜市才刚刚开始,各种奇怪悦耳的声音不绝于耳,无处不透着一股人气、俗气、财气,和高深幽静人林家大院形成鲜明的对比。

    “娘,我要吃糠葫芦!”一个扎着小辫的四五岁的小孩拉着一个挎着菜篮子的妇人哭着哀求道,那女子身着灰色布衣,上面还有几个大大的补丁,显然不是什么富裕人家。

    妇人听见小孩的哭闹,面色一紧,拉着那小孩哄道:“娃儿乖,那什么玩意不好吃,赶快和娘回家,我给你贴饼子吃。”

    “不嘛,不嘛!我就要!”那小孩仍是目不转睛的盯着前面那卖糠葫芦的商贩,而且紧紧拽住女人的衣袖,不依不饶得摇晃着。

    见小孩没有一丝离开的意思,妇人猛得变了脸色,怒道:“吃什么吃,就知道吃!和家里那吃货一个样!你再不走,我自己走!叫你在这里被人贩子拐走!反正我也不想要了……”

    小孩一听,哭闹得更凶了,索性一屁股坐到地上,任那妇子如何打骂,就是再也不肯起来。

    旁边的人看见这边出事,都围了上来,纷纷劝道:“给他买一个不就算了。”“是啊!这孩子多可爱啊!大姐,就给他买一个吧!”

    妇人看到这么多人围了来,尴尬得站在一旁,吱吱唔唔得说不出话来。

    “诺,我请他吃吧!”一个苍老的声音传了过来,粗糙的手上拿着一支晶莹剔透的冰糠葫芦,却是那卖糠葫芦的老人看不下去了,走过来递给哭闹在地上的小孩。

    妇人赶忙抓住老人的手道:“大爷,您这几个钱来的也不容易!他也就是好奇,过一会就好了。”

    老人看了一眼妇人,展颜一笑,不着痕迹的把手从妇人手中抽出来,“大闺女,我老头子虽然老,但一个葫芦还是请的起的。”又把糠葫芦递到小孩面前“诺,吃吧!”

    小孩停下哭声,好奇地看了看面前的老人,又小心地看了看妇人,猛得从老人手夺过那串糠葫芦,躲到妇人身后。

    妇人看到小孩的举动,跺了跺脚,涨红了脸从菜篮子里拿出一把不怎么新鲜的蔬菜,喏喏地递到老人手里道:“大爷,这给您。”

    老人看了看,虽然是时下最便宜的菜,不过贫苦人家能吃上菜就不错了,从妇人接过菜,又在手中分成一半还妇人:“闺女,那一串糠葫芦值不了这么多钱,一半都彀了。”

    妇人又拉出身后的小孩让他向老头道个谢,然后拉着小孩急急离去。

    周围的人看到妇人离去,哈哈笑着,不是嘲笑,亦不是讥笑,都只为了事情的圆满结束而高兴。

    看着刚刚发生的一切,林天微微有些暖意,心情也渐渐平静下来,只是陌名的又有些惆怅。

    现在想一想,父亲的才学恐怕胜自己十倍吧!然而却从未听过父亲有上京应试的意思,只是听福伯说过,父亲年少的时候也曾去过一次京,那次虽然落榜但却带回来一位女子……那位女子自然就是自己的母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