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四章 萧兰心

    徐清阳正为送礼的事闷闷不乐,看到嬷嬷送来的茶立刻有了想法。

    “对啊,茶!嬷嬷你快去茶室问问,老家小姑姑送来的庐山云雾还有没有了。”

    徐氏一族历来都有一间茶室,每逢谷雨之时,无论年少都要聚集在茶室品茶。其他时间,所有的茶都要放在茶室,有专人看管,每日再送往各处一天的份量。

    徐府的茶室名叫思源堂,意味饮水思源,不要忘了徐氏的家训。

    王嬷嬷到茶室询问,果然还有一包庐山云雾。嘱托好后,看守茶室的小厮仔细记录好,放了起来。

    回到潇湘阁,回了话。

    徐清阳又立即叫人备好笔墨,脑海中回忆着徐翟房中挂着的一副山川图,复原了十之八九。

    不过片刻,一副山川古松图就画好了。

    “墨儿,去把画裱起来,公主生辰时一同带过去。”

    “是。”

    解决完烦心事,徐清阳决定出去走一走。刚到园中,就碰到了徐谦。

    此时的徐谦,褪去了稚嫩,已然是一副真正美男子的模样。

    原本凭借徐陵的地位,若想给他谋个官职也不难。但徐陵不知怎的,就突然想通了,不再强迫徐谦,而是允许他去做一个饕客。

    自徐谦少时,先是凭借出众的相貌被人所知,而后就是品尝美食独到的见解,彻底在建康城出了名。

    现在建康城内,谁要是请徐谦去品鉴美食,都要先付十两银子。短短数月,徐谦挣得银子比一个普通的官员都多。

    这样一个有貌有学识又能挣钱的男子,自然成了很多人眼中的贵婿。故而年仅十四岁的徐谦,来议亲的人都要把徐府的门槛踩破了。

    张昭守孝期虽然过了,奈何身为长子的徐俭还没有议亲,故而大多数人都是无功而返。此时媒婆又动了歪心思,把眼睛盯在了即将归来的徐俭身上。徐谦也算躲过一劫。

    “三哥!”

    听到徐清阳的声音,徐谦立刻停下脚步朝着徐清阳走了过来。

    “三哥匆匆忙忙的,又是哪家老板请三哥过去?”

    徐谦站在徐清阳面前,此时兄妹两人的身高差已经十分明显了,

    “可不是那些老板们,而是父亲。”

    “父亲?”

    “大哥要回来,自然要准备家宴。父亲命我选出十二道美食用作家宴。”

    徐清阳趁着徐谦说话的功夫,拿出手帕为其擦拭汗水,

    “虽是为了大哥,你也要注意身体啊。天气本就热,你若心焦,必定生出病来。阿良呢,有他和你一起还会轻松些。”

    “放心吧小啰嗦婆,阿良去牵马了。你若在府中待的无趣,可以去马场。四弟他们几个在那练骑术呢。好了不说了,我先走了,有什么想吃的尽管托人告诉我,我给你带回来。”

    “好。三哥慢走。”

    徐清阳目送着徐谦离开,直到走远。

    “墨儿,我们回去换上骑马装,去看一看。”

    “是。”

    徐氏子弟的学习,六岁前为启蒙阶段,都是请的有名望的大儒,主要是识字和学礼。启蒙之后,就到了第二阶段,也就是正式学习,即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男子到了十四岁,就可以通过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去做官。此时徐俭和徐荣都已经做官,而徐肃还差一年。这一年,除了继续听学,徐肃还要学骑马射箭,听琴学琴。

    徐清阳则是不再跟着听学,转身去学女则,琴棋书画以及管家之道。

    偶尔黄昏时刻,几人也会偷偷溜出府,却免不了罚跪。

    马场上,三匹马儿整装待发,马匹上的少年也是英姿勃发。一声令下,三人扬长而去。

    徐清阳到马场时,看到的就是三人下马,各个大汗淋漓,笑着谈论些什么。

    “清清来了。”

    徐肃快步走了过去,“你穿这一身,也想来骑马么?”

    “清清见兄长马上英姿,也想试一试,还请四哥不吝赐教。”

    徐肃揉了揉徐清阳的头,这三年徐肃的变化也很大。随着徐俭和徐荣接连入仕,两位兄长珠玉在前,徐肃也明白自己不能再浑浑噩噩了。

    虽然文学素养方面,徐肃还是略逊一筹,但却在学骑马射箭时,发现了他惊人的天赋。

    见到徐肃找到自己的一技之长,徐陵格外开心,立刻请来自己的至交,都尉萧丛。

    这位都尉年轻时,统领中央军和萧鼎里应外合,助萧鼎登基有不可磨灭的功劳。其本人也是武艺高强,骑射一绝。但在一次剿匪中不幸伤了左腿,无法再骑马。